付明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被嚇壞了。
那些圖片上的文字,分明是他付明本名:付明。
一個看起來逼格就很高的瓷碗,上面祥云環繞還有雙龍戲珠。
騰云駕霧之間清晰刻著幾個小字:
“付明尊碗,其萬年永用。”
除了這個碗,還有其他的物件和銘文。
“付明寶曆,其子子孫孫永寶”
“付明尊彝,其萬年永用。”
“付明尊鼎,其萬年/子孫永寶用。”
等等,不一而足。
等一會兒,讓老夫捋一下。
付明揉了揉臉,再次打開了百度。
不大一會兒,他終于出了口氣。
還好,虛驚一場。
那個付明,極有可能是和他同名同姓的一個古人。
這廝剛好會制作一些祭祀的器具,所以才有了這些東西。
這么理解,應該沒錯吧?
畢竟古代的那些銘文,通常會記錄該器具制作的時間、地點、工匠姓名、作坊名稱等。
可這些器具,看起來也太不正規了。
偽造,肯定是偽造。
付明也這么覺得。
眾多網友也是這么覺得,畢竟如果這真是永歷帝隨從大將的陵墓,他們不應該不知道祭祀的規矩。
可也有網友持反對意見:
“都啥時候了,永歷帝跑的鞋子都丟了,你還讓他講規矩?”
“萬一啊我是說萬一,當時的永歷帝,待遇還不及今天的村干部吧?村干部懂的估計都比他多。”
“你這就事侮辱村干部了,我們這里的村支書,個個寶馬奔馳還有開勞斯萊斯的。”
樓鳳很快就歪了。
付明懶得再看他們胡說八道,心思一動,想再玩下那個游戲。
找了半天,終于從歷史記錄里找到了網址。
進入游戲,還是同樣的開場CG。
這次,他沒說一句話,不停的點點點,讓朱由榔按照既有的主線任務往下走。
上班第一天,就這么混過去了。
回到家里,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那些器具上的付明,好像還真是他自己。
這次的游戲和上次不一樣了,哪怕他沒說一句話,可游戲旁邊卻把他當初的話原封不動加載了出來:
“兄嘚啊,你可不能往廣西跑哇,你去了廣西還得繼續流竄到湖廣,云南,最后跑到緬甸被人家五花大綁送給了吳三桂,吳三桂那廝可不是好東西,那逼玩意可是直接把你給絞死了。”
“聽我付明的,別去廣西,往南走,那里不是有個海南島么,占島為王,估計還能茍段時間。”
游戲里的朱由榔還是和上次一樣,我行我素。
只不過在后邊的劇情發展超出了他的預計。
在以后的歲月里,朱由榔顛沛流離,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每逢又要跑路,他就會想起付明的好。
時常會對隨身大將和侍衛訴說他當初聽到的神引,付明神人是如何的勸說朕等等。
那些隨從也都是愚忠之人,根本不懷疑萬歲爺是不是腦袋抽風。
只要萬歲爺說有神人,那就肯定有。
這神人叫付明是吧,那咱們就得把他供起來。
時間久了,付明這個名號就成了所有人的精神圖騰,僅次于朱由榔這個皇帝。
所以當那些將領侍衛死了之后,才會有這么多的陪葬物品,上面都刻著“付明”二字。
“我成神了?”
付明深吸一口氣,顫抖著手拿起了打火機。
點了幾次都沒點著,狠狠甩了幾下,這才讓煙頭飄起屢屢青煙。
吸煙有害健康,可你不抽我不抽,航母壞了誰來修?
想到這里,再看一眼永歷帝的凄慘模樣,又是來了狠狠一大口。
這游戲,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老子一不小心在歷史上留下了痕跡,而且是不可磨滅的痕跡?
問題是,這游戲為什么會找上自己?
這不重要,可能這就是天選之人吧。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
幾十年吃的苦,也夠了,是該時來運轉了。
還有個問題,這游戲,怎么變現呢?
摸索了許久,付明都沒發現什么系統說明。
就一個很單純的游戲,僅此而已,最多就是他說的話,朱由榔能聽到。
信不信還得看人家心情,這就扯淡了。
一個落魄皇帝,不如村支書,能幫上什么大忙。
逆襲的機會,不能就此放棄,繼續摸索。
說干就干,吃完一碗泡面,付明再次打開了游戲。
玩了一天,朱由榔還是被吳三桂給絞死了,所以游戲重新開始。
這一次,付明沒再讓朱由榔固執己見,而是直接點著他的小腦袋,下達了向海南島進發的命令。
------
公元1646年,贛州城破,朱由榔聽從侍衛建議,正要撤離。
此時腦中靈光一閃,聽到了神人指引:
“兄嘚啊,你可不能往廣西跑哇,你去了廣西還得繼續流竄到湖廣,云南,最后跑到緬甸被人家五花大綁送給了吳三桂,吳三桂那廝可不是好東西,那逼玩意可是直接把你給絞死了。”
“聽我付明的,別去廣西,往南走,那里不是有個海南島么,占島為王,估計還能茍段時間。”
這是神引,神人在和朕說話,在給朕指明方向。
吳三桂如今是在關外,可神人既然說他會到云南,那就肯定會去云南。
清廷如今兵鋒正盛,騎兵更是所向披靡,和他們比腳力簡直是癡心妄想。
海南?
占島為王?
海的南邊是有個島,那里不是瓊州府么?
瓊州府雖說貧瘠,可與陸地中間相隔著一條天塹,想要攻下此島,必須有水師助陣。
說到水師,這天下最強大的水師不正是鄭家的么?
到時候一封詔書下達,鄭家必然會前來救駕。
如此一來,可保一時安逸。
“不去桂林了,去瓊州。”
有史以來,朱由榔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決斷。
屬下眾人困惑不已,但看到萬歲爺堅定的眼神,不由得被懾服了。
“謹遵圣命,起駕,改道瓊州!”
歷史的車輪,自此偏離了原有的去向,朝著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滾滾向前。
然而,朱由榔的南下之路并不順暢。
后有清兵追擊,前有不臣之人想借他的人頭討好清廷。
定蠻伯劉成胤聽聞皇帝沒有按照當初的約定退守廣西,甚是不滿。
他本就是剛愎自用驕蹇自恣之人,不顧手下勸說,親自帶領一千精兵直撲高州,勢必要攔下皇帝,行那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
永歷帝一行與劉成胤所部,在高州相遇。
一場戰事,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