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啟稟大將軍,趙徹率所部二十三人,當先入城,誅殺守城將士,現我大部隊已經入城,正在搜捕張良!”
中山城外,蒙恬一身甲胄,微微點了點頭,輕輕揮了揮手。
“孺子可教啊!”
“趙徹勇而有謀,忠肝義膽,不作匹夫。有我當年的風采!”
蒙恬出身貴族,他的父親蒙武就秦國大將,起點不可謂不高。
而自從始皇帝登基之后,蒙恬兄弟備受重用,蒙恬雖然不過剛剛而立之年,卻已經多年不再沖鋒陷陣,行斬將奪旗之事了。
博浪沙上,趙徹為了保護始皇帝,為流石所傷,足能看出此人忠心于大秦,忠心于始皇帝!
可是中山城池牢固,若不是聽說雇傭大力王在博浪沙襲擊圣駕的元兇張良隱藏在城里,蒙恬絕不會輕易的來啃這塊硬骨頭。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如此牢不可破的百年古城,竟然在趙徹的攻擊之下短短幾個時辰便被攻克!
“此人天賦絕佳,若能有人加以指點,必能建功立業,成為朝廷的庭柱!”
蒙恬背負著雙手,在大帳中來回度著步子。
大秦雖然已經一統天下,但絕不是天下太平!
北方匈奴虎視眈眈,每一刻都在想著如何南侵中原,掠奪財富。六國之地,叛逆暗涌,反秦勢力隱跡其中,都在想著怎么才能顛覆大秦,奪回他們的江山。
“皇帝幾次與我商議,想要命我統領長城軍團,駐守長城,防備匈奴。”
“然而若我離開咸陽,帝國的安危,又有誰來保障?”
“王翦年事已高,王離雖然也有名將之風,但也不過如此而已!章邯?似乎章邯與趙高關系不清,恐怕不能為朝廷盡忠效死……”
正在蒙恬沉思糾結的時候。
“將軍!”
賬簾開處,趙徹一手提刀,邁步走了進來。
“情勢如何,可抓到張良了么?”
蒙恬霍然轉身,原本憂慮滿面的神態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震懾三軍的威嚴和吐字如釘的果敢。
“還是來晚了一步,根據城中歸降之人交代,張良昨日剛剛離開,似乎前往楚地去了。”
趙徹輕聲嘆息:“雖然如此,但抓獲張良余黨十七人。趙徹不敢擅自做主,特來請示將軍,該當如何處置?”
蒙恬目光堅定的外帳外看了一眼,聲音中帶著幾分殺氣:“奸賊逆黨,留之何用?斬草不除根,來年復又生!”
“傳令下去,即刻在中山城門上斬首示眾,宣揚我大秦帝國之威!”
蒙恬為將,剛柔并濟,并不嗜殺。但亡秦之舉,刺帝之行,觸碰到了他的底線,因此才大開殺戒,不作任何的調查核實!
在這件事上,寧可錯殺一萬,也絕不放過一個!
“喏!”
趙徹躬身領命,轉身便要離開。
“且慢!”
蒙恬忽然一招手,將他阻在門前。
“將軍還有什么吩咐?”
趙徹面色如常,沒有絲毫的驚慌,站直了身軀從容問道。
“你平生志向如何?”
蒙恬站在趙徹前四尺之地,目光炯炯,只盯著趙徹的臉。
百戰將軍的威嚴,大秦鐵騎的殺伐之氣,皆在這一刻,彌漫在大帳之中。
“如將軍一般的勇士!”
趙徹微微一笑,體內煉氣一重的修為,雖然不能讓他脫胎換骨,但不論精神還是筋骨,都已超脫平常的兵卒。
而且他作為穿越者,也知道蒙恬雖然當世名將,但放眼歷史長河之中,也不過如此而已,即便是在戰國之內,四大名將也沒有他的一份。
“哈哈!”
蒙恬沒想到趙徹區區一個三級簪梟,在他這個兵團總將的面前,竟然絲毫不懼,還敢說出這么狂放的話!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絕不是一個出色的士兵。”
“不過你的抱負也不過如此而已!我蒙恬何德何能?不過是帶領一支兵馬而已。你可知我大秦有四大兵團?”
趙徹點了點頭,從容的說道:“北方長城,南方南越,另有關中軍團和地方兵馬。但成為將軍一般的勇士,也不過趙徹初心而已!”
“哦?”
蒙恬一愣,不覺的一笑:“難道你還另有終極目標的么?”
趙徹心中豪情鼓蕩,想起昔日的抱負,想起鄉下姜雪兒的期盼,脫口說道:“手舞蒼穹,輕笑風云。掌握天下,乾坤在心!”
手舞蒼穹,輕笑風云!
這不就是執天下牛耳,談笑定輸贏?
“掌握天下?”
蒙恬的面色微微一變,勃然而起!
掌握天下!難道你也要謀反不成!
大秦天下,人人想得!
“乾坤在心……”
聽到這一句,蒙恬劍拔弩張的心瞬息平定。
乾坤,即是皇帝,就是我始皇帝陛下。
“難得!縱然執掌天下,仍舊不忘身為臣子,效忠天子!”
既能吞吐天下,又能恪守臣子的本分,這樣的人,古今又有幾個!
蒙恬贊許的看著趙徹:“你隨我來!”
趙徹不知蒙恬留下自己,到底為何,更不知道自己抒發心志的話,竟然已經讓三軍統帥蒙恬,在內心之中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蒙恬走到帥帳的盡頭,從一個犀牛皮的戰袋中取出一個方形的古銅色盒子,遞給趙徹。
“這是我畢生的心血,雖然只是一家之言,未必全有道理。但你資質絕倫,必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你的成長大有裨益。”
趙徹躬身行禮,將盒子接在掌中。盒子乃是青銅鑄就,掂量著有點兒分量。
這盒中是什么東西?
珠寶?名器?
還是晉升的文書?
趙徹猜測著,但有不好意思當著蒙恬的面立刻打開查看。
“你何不打開一看?”
蒙恬看出了趙徹的好奇之心,面色和緩的輕輕笑道。
“這……”
趙徹微微遲疑之后,果斷的打開了銅盒。
《三略》。
銅盒之中,是一本書,書面上的兩個字用小篆寫成,筆力雄渾,棱角分明,一看便是蒙恬的手筆。
“這本兵法紀要,乃是我蒙氏數輩的用兵方略和戰法技巧,我耗時數月,才總結編纂而成。”
蒙恬的雙手扶在帥案上,正色說道:“我自忖此書雖不敢稱之古往今來的兵法之王,但也足可與昔日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所著的《六韜》并駕齊驅!”
《六韜》《三略》,古代兵法的翹楚,趙徹早就聽說過,但是《三略》的作者是誰,一直是個謎,沒想到今日得到澄清,而且蒙恬還親自將這本奇書送給了自己!
趙徹急忙將盒子合上,雙手托在掌心,高舉過頭,躬身說道:“臣子微功,怎能當得起將軍如此厚賞?趙徹不敢領取!”
蒙恬擺了擺手,將趙徹的左手握在自己的掌心里,又放到銅盒的蓋子上,讓趙徹將盒子緊緊的握住,然后才嘆息說道:“大秦萬世基業,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當年姜子牙興周八百年,著《六韜》。如今我將《三略》傳給你,不敢有多的奢求,只望你能奮發向上,保我大秦平安百年!”
趙徹心頭高興!
他正需要建功立業,強化自己,但苦于出身低微,不能速成,若能修行兵法,那絕對可以事半功倍!
“趙徹感謝將軍饋贈之恩,必當竭盡全力,提升自己,不讓將軍失望!”
趙徹再次拜謝蒙恬的大恩。
對于效忠大秦,他可不敢保證。但提升自己,吃透《三略》,那是毫無問題的。
“好好!”
“大秦有你,就算他日我駐守長城,關中有你守把,我也能放心了!”
蒙恬伸手將趙徹扶住,面帶欣慰之意。
……
夜已深。
趙徹的軍帳之中,依舊亮著一盞孤燈。
識人善任,兵貴勝已備!
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
道勝兵,勝兵勝敵!
趙徹研習修行蒙恬所贈《三略》要訣,心血澎湃,受益良多。
天已拂曉,趙徹盤膝而坐,收納著《三略》的精髓和心得。此刻,兵法紀要盡在他的腦中。
【攻克中山,以武入道,武道二重,可有二牛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