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卅四回 救何顒李代桃僵 用奇謀血氣方剛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 紅塵愚者
- 2799字
- 2013-02-13 00:51:06
上回說到,何颙在雒陽城門遇到曹操。卻不想曹操要將何顒綁了交給朝廷。
何顒楞了片刻,大怒罵道:“曹孟德,汝這小人!吾有眼無珠,錯信汝這奸詐之徒!”
曹操一言不發,命手下將其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當夜,曹操來到大牢看望何顒,對身邊之人道:“爾等退下!”待眾人退下后,曹操向何顒施禮道:“先生受苦了!操在此賠罪了!”
何顒對曹操的反應很是詫異,說道:“汝不必如此!無需惺惺作態,任憑發落!”
曹操環顧四周,見無人,便道:“先生誤會了!先生數次出入雒陽搭救太學生,早已引起宦官們注意!今日若非操事先得到消息,趕在曹節等動手前先將先生帶走!恐怕此時先生性命不保啊!”
何顒看著曹操良久,并未開口。見此,曹操心知何顒并未信任自己,便接著說道:“先生,此地不宜久留!請先還換下身上衣裳,隨操離開!”說完,便叫來外面隨從,將衣裳換下給何顒后,讓其在牢中等待。
離開大牢后,曹操讓何顒坐上馬車,陪同其直接出城。直到此時,何顒方才相信曹操所言,開口道:“孟德!顒在此賠罪!方才言語冒犯,還請勿怪!”
曹操灑脫一笑,道:“無妨!事出突然,操亦有冒犯先生之處!如要賠罪,豈非更該是操向先生賠罪!”
何顒感慨道:“卻是顒誤解孟德心意!以為孟德投靠閹人!”
曹操一笑了之,道:“先生以為操乃何人!操自幼熟讀經史,出生雖卑鄙,亦明大義!當下宦官干政,陷害忠良,導致時局動蕩,民不聊生!但凡心存忠義之士皆欲將其除之后快。先生之所為,操深為欽佩!今日有幸,略盡綿薄之力。一者,可表明心志。二者,不欲使忠義蒙難!”
何顒聞曹操如此說,心中慚愧,施禮道:“孟德高義!是顒小覷于汝,再次向孟德賠罪!”
曹操連忙扶起何顒道:“先生不可如此!操萬萬受不得!不知,此次先生為何前來雒陽?”
何顒嘆息一聲道:“孟德亦不是外人,且還須孟德協助。此次前來雒陽乃是尋人!”
“尋人?”曹操疑道:“不知是何人?”
何顒答道:“實是故人之子!顒亦是受人之托。再者,此子與顒亦大有淵源!斷不能使其出現絲毫差池!”
曹操愈發好奇道:“到底何人?竟然使先生甘冒奇險!”
何顒猶豫片刻道:“不知孟德可還記得當年在南陽初次相遇之幼童!”
“竟然是他!”曹操驚道:“此子究竟何人?”
何顒深吸一口氣,道:“此子便是故大將軍竇武之嫡孫,亦是李元禮{李膺}之徒!”
曹操心中思道:果不出祖父所料!真的是他!當下,故作驚訝道:“不想忠臣尚有后人在世!”
何顒見曹操反應,放心道:“不錯!此事實在太過隱秘,還請孟德見諒,之前有所隱瞞!”
曹操笑道:“操明白!現今先生將此等機密之事告知,便不怕操告發?”
何顒亦笑道:“孟德又要戲弄于吾!此時還如何再能懷疑孟德!汝非負義之人!”
曹操激動道:“士為知己者死!君以心腹待操,操如何能負手足之義!”
何顒感激道:“如此,多謝!孟德,還請保重,后會有期!”
曹操亦抱拳道:“先生保重!”
待送走何顒,曹操心情久久未能平復!突然想到一事,驚出一身冷汗,連忙拍馬趕回大獄。
只見其心腹屬下,尚穿著何顒服飾代其坐牢,心中稍定。隨后準備了一桌酒菜,來到牢內。做在那人對面,開口道:“來!今日若非有汝相助,操斷不能將人救走!”
那下屬獻媚道:“都尉大人!皆是大人神機妙算,小人依計行事。哪有什么功勞!”
曹操為其倒上一杯酒,道:“為何不問操所救之人,為何人?”
那下屬道:“為大人效犬馬之勞,乃小人之福分!大人不講,小人如何敢問!”
曹操將酒端到其面前,笑道:“甚好!來,操敬汝!此事斷不可泄露分毫!”
那下屬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道:“大人放心!小人絕對不會泄露半句!否則便叫小人死無葬身之地!”
曹操聞言笑道:“好!如此甚好!待汝去后,汝之父母妻子,操定當安排妥當,贍養終老!絕不使孤老幼子無所依靠!”
那下屬聽曹操之言,驚道:“大人!此話何意?小人…呃…”
不到片刻,渾身抽搐,七孔流血而死。至死由雙目圓睜,神情充滿著驚疑,不甘,憤怒,眷戀。
曹操對其尸身感慨道“:“安心去吧!唯有死人才不會泄露秘密!此事關系實在太大!若稍有差池,非但汝全家老幼死無葬身之地!便是操之滿門亦不得活,故此只得借汝人頭一用!如此,汝全家得以保全,操亦安心!操既已對伯求先生承諾,就絕對不能失信!汝死的其所,莫要怪操狠心,要怪便怪這世道吧!為了大漢,為了這天下的百姓,便是要操這顆腦袋,操亦絕不吝嗇!更何況是汝,安息吧!”說完將牢中火把丟在其身上。
片刻,大火蔓延開了,似在控訴這不公的世道。曹操的身影消失在火光中。
而此時在雒陽皇宮中,曹節正在喝茶。
不一會,王甫與張讓急匆匆趕來道:“侯爺!吾等去遲了!”
曹節眉毛一挑,問道:“去遲了?怎么說,可是人跑了?”
張讓看了看王甫,見其低頭不語,便對曹節道:“人倒是不曾跑掉!只是,被雒陽北部尉曹操先抓了!”
曹節略一思索道:“曹操?可是曹騰之孫!”
張讓趕緊答道:“正是此人!”
曹節點頭道:“那便容易!去,告知那曹操,說咱家要那人!量其不敢不給!再說,吾等與其祖父亦是舊識!”
張讓一愣,片刻后小心回道:“只是…只是人提不到了!”
曹節抬頭望向張讓,道:“莫非那曹操不愿交人?”
張讓見曹節望向他,頓覺渾身冰冷道:“到不是那曹操不愿交人!只是今夜北獄大火,人犯已被燒死!故無法提來審問。”說完,頭都不敢抬起。
許久,曹節開口道:“燒死了!?呵呵,尸身可曾找到?”
聽不出曹節是喜是怒,張讓小心翼翼道:“已讓人前去尋找!”
見曹節低頭喝茶,未曾回答,張讓與王甫正欲告退。突然傳來曹節話音:“再安排人盯住曹操!”
張讓與王甫應聲而退后,皆安排心腹前往曹府打探。
當然,曹操已經將一切證據毀滅。但終究還是引起老奸巨猾的曹節疑心。雖然沒能抓住曹操把柄,卻為竇輔帶來了殺機。那此時的竇輔到了那里呢?
在一條山間小路上,竇輔正在犯愁,原來他迷路了。轉了一天都未能出山。正著急間,見遠處走來兩人,急上前問道:“兩位先生請了!不知此山何名?在下欲往雒陽,不想在此迷路。還請相告!”
其中年長者當先答道:“這少年,汝卻是走錯道了,此山名為緱氏山,若要前往雒陽,當沿此道下山往西北去,一日當可到達!”
竇輔聞言忙道:“多謝先生告知!就此告辭!”
這時,旁邊那年少這人道:“這位小兄弟!現天色已晚,山路難行,恐下山不便,若不嫌山居簡陋,就請在山上將就一宿。明日再由吾等送小兄弟下山!”說完對旁邊年長之人說道:“兄長以為如何!”
那年長之人豪爽道:“愚兄不及賢弟仔細!不錯,小兄弟就隨吾等回去,明日再送汝下山!”
竇輔心道:這人真是豪氣,但是卻很主觀,也不問我的意見,便自行做主了。另一少年到是行事細密,為人著想,使人感覺親近!
當下,便道:“如此打擾二位先生了!”
這兩人到底是誰?而在雒陽又有怎樣的殺機等待著竇輔?能夠逢兇化吉嗎?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注:1.各種人物開始登場,開始由紅塵自編情節,豐滿人物及故事情節!
2.緱(gōu)氏山,周時又稱“撫父堆”,位于古緱氏鎮東南約6公里,在今天河南省洛陽東南40公里處偃師市府店鎮南,離嵩山距離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