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練兵之法
- 帶著騎砍回南明
- 淚曲.
- 2230字
- 2024-03-10 23:16:22
【隊伍(33)
蘇言
大明義勇步卒(2+1)
大明鄉(xiāng)勇(27)
地方獵戶(3+1)】
掃了一眼系統(tǒng)的隊伍界面,蘇言暗自在心中嘆了口氣后,才將系統(tǒng)關(guān)閉。
雖然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入隊前殺過人的陳獵戶也能夠直接升級,從地方獵戶升級為大明步弓手。
但是,還是那個問題,他手上沒錢,手上的這三兩白銀只夠給一個人升級的,給林炳忠升級了,就沒法給陳獵戶升了。
士兵升級以后身體各項能力都會得到提升,如果真要從這兩個人里面選一個來的話,那蘇言其實更偏向于陳獵戶。
陳獵戶本身的身體素質(zhì)就要比林炳忠好,他身為獵戶,獲得營養(yǎng)的途徑更多,這從他健壯的體格就能看出,雖然殺人經(jīng)驗要比后者少,但他還有一個明顯的優(yōu)勢,那就是斥候技能。
“蘇百戶,怎么了?”
離蘇言最近的陳華彬見他若有所思,便出聲詢問道。
“沒什么。”
蘇言搖了搖頭,收回思緒,看向跟前空地上站著的士兵們,中午的公審大會結(jié)束后,村民們就各自散去了,雖然已經(jīng)決定加入明軍,但生活還是需要照常過下去的。
在村民們各自散去后,祠堂前的空地上就只剩下了這些士兵,士兵們嘻嘻哈哈地站在一起,興奮地討論著以后要怎么殺韃子,這讓蘇言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這讓他不由得開始思考該如何為這些士兵進行訓練,他前世對名將戚繼光的練兵曾有過了解。
在戚繼光眼中,一支戰(zhàn)無不勝的軍隊必須具備孫子兵法中的六如——“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這六如之中,難知如陰與動如雷震要靠將領(lǐng),前面四如則必須靠兵。
因而,戚繼光就有一套屬于他自己的練兵體系,簡單總結(jié)一番就是第一做思想工作、第二行隊列訓練、第三學習號令、第四學習戰(zhàn)技。
這一套是不是很眼熟?后世的某支紅色軍隊的操練方式和這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做思想工作,并非是培養(yǎng)士兵的家國情懷,大明朝后期的士兵連飯都吃不上,還有哪門子的家國情懷。
而是告訴士兵練武的重要性,他們操練武藝首先是吃餉當兵的公事,其次,唯有習得武藝高超才能殺得了賊,而不是被賊所殺,若不學武藝就是不要性命的呆子。
第二步的隊列訓練就和后世軍訓里的站軍姿和轉(zhuǎn)向訓練差不多,但是和軍訓不同,軍訓里錯了有教官的耐心指導(dǎo),這里轉(zhuǎn)錯方向就是被打板子了。
第三步所要學習的號令包括了擂鼓前進、鳴金收兵,以及各種旗幟揮舞的意義。
古代行軍作戰(zhàn)沒有無線電之類的高科技,就只能通過軍鼓號角和戰(zhàn)旗揮舞來傳達信號,不過蘇言麾下士兵人數(shù)較少,這一步暫且可以按下不表。
而且他手下也沒有精通這個的人才,就連他自己都不太清楚,他是明軍百戶不錯,但卻是矮子里拔高個提上來的。
第四步就是重中之重的學習戰(zhàn)技了,這只能他親自來教導(dǎo),而且除了訓練士兵的個人戰(zhàn)技外,還要讓他們學會結(jié)陣廝殺。
戰(zhàn)場上單打獨斗只會死得更快,前天晚上的夜戰(zhàn)是抓住清軍大多喝醉,以及遭到偷襲沒有反應(yīng)過來,才讓他們沒有及時結(jié)陣迎擊。
不然的話,等清軍結(jié)陣迎戰(zhàn),還不知道他們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獲勝。
蘇言便是準備將戚繼光的這一套照搬過來,用在這三十二名士兵身上。
不過在正式訓練開始之前,他要先給他們進行分隊,從中選出臨時軍官,培養(yǎng)集體意識。
有了主意后,蘇言收回思緒,輕咳一聲,對著那些還在交頭接耳的士兵們說道:“弟兄們,安靜!”
蘇言的威望還是挺高的,見他開口,士兵們都閉上了嘴巴,老老實實地看著他。
見他們安靜下來,蘇言這才說道:“諸位從今日開始,就都是同袍兄弟了,我希望你們在軍中能夠忘記陳氏族人的輩分,相互之間以名字相稱。”
說完,他掃視了一圈,見士兵們沒有太大的反應(yīng),才繼續(xù)說道:“我明軍之中,百戶以下有總旗兩人、小旗十人,而今我軍人數(shù)不多,便只暫設(shè)小旗四人協(xié)助統(tǒng)領(lǐng)、操練兵丁。”
聽到這,士兵們這才有了反應(yīng),他們都用渴望的目光看向蘇言,總旗官和小旗官雖然是沒有品級的武官,但好歹也算是個官。
對于他們這些平民而言,只要能當官,就算是沒有品級的武官,走在村子里也能夠羨煞旁人了。
蘇言沒有理會他們的目光,因為他心底已經(jīng)欽定好了人選,當下便點了四個人的名字:“陳華彬、陳四五、陳子壯、林炳忠,就由你們四人暫任小旗。”
被點到名字的四人先是一愣,然后順勢站了出來,抱拳應(yīng)下,蘇言接著說道:
“陳子壯,你弓術(shù)精湛,軍中兩名弓手便調(diào)入你麾下,日后若有合適兵丁,再補充到你麾下。”
陳子壯聽了,雖然有些失望蘇言只給他兩個手下,但還是答應(yīng)下來。
去除三名弓手,剩下二十九人顯然湊不滿三個十人隊,蘇言為了公平起見,便讓他們進行抽簽分配。
一番抽簽下來,三個十人隊很快就完成了分配,林炳忠與陳華彬麾下各有九名兵丁,陳四五麾下則有八人。
分配完畢,蘇言讓他們重新整隊,士兵們跟在自己所屬的小旗身后列陣,隨后大聲說道:
“這四名小旗只是暫任,還未正式敲定下來,在接下來的訓練里,若有人有意爭選小旗,就要更加努力接受訓練,通過考核,待訓練結(jié)束后,考核成績高者可取而代之。”
聽到蘇言這樣說,一開始還對蘇言直接欽定小旗人選略有微詞的士兵們頓時有了動力,考核成績高者取而代之,既然是看實力的,那他們也不一定會比那四人差。
哦,準確來說是三人,陳子壯手下的兩個弓手是被他一手帶出來的,對他心服口服,哪里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另外三個隊就不同了,士兵們除了對陳華彬這個已故族長的長子還算服氣,對另外兩人并未完全心服。
林炳忠雖然也在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驍勇,但他是外地人,陳四五更不堪了,他只不過是參加過明軍,前天的戰(zhàn)斗也沒有參與,又何德何能?
因此,士兵們都暗自給自己加油打氣,準備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努力表現(xiàn)。
而四位暫任小旗的心底也升起了濃濃的危機感,這要是被手下的人“下克上”了,那可是非常丟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