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一直在被幾個問題苦苦困擾著:為什么在數千年的中國傳統社會中,以農為本,重農抑商政策始終是統治者遵循的一條萬古不變的治國方略?直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后,古老大陸才開始出現近代工商業的影子?位居社會階層最末地位的中國古代商人是如何生活、生存的?為什么至今中國普通商人的社會地位仍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人們對于商人的社會地位和商人的權利義務等問題依然諱莫如深?這本《華夏商路》就是在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中國的商業發端于神農氏——黃帝時期,興起于夏代后期,成熟于商代,在春秋戰國時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并且出現了諸如范蠡、白圭等一批巨商大賈,他們以各自獨到的實踐和理論,開創了中國商人取勝和獲利的基本方法,也總結出了作為一名合格的商人所應當堅持的操守和精神。
戰國末期直至秦朝和漢朝初期,由于列國爭戰和大統一的需要,一些首倡變法圖強的國家,率先推出了重農抑商和禁末的政策及措施,歷史事實表明,凡是最早實行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國家,都不同程度地走上了強國的道路,最終由將該政策進行到底的秦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自此中國也走上了以中央集權政治為統治核心的道路。這可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最終的歸宿。
在后來自西漢至兩晉南北朝的近千年期間,中國的商業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中國的商人也走過了與國家專賣制度不斷抗爭的艱難的路程。自隋朝初年至唐朝中期這一百多年間,是自春秋時期以來,中國商業和商人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期,而隨著宋朝和元朝對于商業和商人相對寬松政策的實施,把中國商業和商人的發展又推向了另一個發展的高峰期。但到了明朝初年,伴隨著朱元璋的海禁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中國的商業又淪入了一個低谷期,商人的地位與商業一樣,又再一次跌入谷底。雖然,這期間也出現過如明中后期那樣的中興時期,但總的來說,直至19世紀中葉之前,中國的商業和商人的境地,始終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真正給予了商業和商人比較寬松的發展空間的,應當是19世紀末以后的半個世紀的時間。也正是在這半個世紀中,中國產生出了近代民族工業和民族資本家,這里面既有實業家,也有巨商大賈,他們開創了中國近代工業的新紀元,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偉大的贊歌。在他們身上似乎凝聚了數千年來,中國商人的所有氣質和本色,好像已經被壓抑和積淀了數千年的中國商人的激情和智慧,一瞬間在他們身上洶涌地噴發了出來,而且一時間勢不可擋,大有一舉沖破千年束縛,打碎千年牢籠的沖天氣概。可惜的是,這股萬丈豪情和無窮智慧曾經被迫戛然而止,直至20世紀末它那令人驚喜的泉水才又汩汩地涌出,開始再一次地滋潤和改變著這個世界。
這本書,從中國遠古起筆,首先探討了中國商業起源的過程,以及商人出現的背景和特點,同時結合史實分析和確定了中國商業起源的時間和基本過程。隨后,結合具體的實例說明商業對于國家立國、復興和發展的重要作用。在評介、分析了春秋戰國時代幾位著名商人的經商實例以及他們所創立的中國商人獨有的精神和經驗之后,又重點討論了中國重農抑商政策的來歷和該政策形成的整個過程及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以及自秦代以來各朝各代政府對于商業和商人的態度和政策的演變過程,論述了歷朝商業和商人發展的基本情況和特點。特別是剖析了自明清以來商人與政府之間的博弈和關系,商幫產生的背景和各主要商幫的情況;用一章的篇幅重點研究、分析了山西票號的創立、發展、衰敗的全過程和其特征;認真分析了自近代以來隨著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性質的改變,中國商人由傳統商人向新式商人轉型的過程和結果;通過對于具體商人經商歷程的探索,剖析了近代中國社會特有的紅頂商人、買辦商人和民族工業資本家的產生、發展和衰落的全過程,以及他們所創立的帶有濃厚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中國商人的愛國、進取、拼搏、自立的商的精神。
本書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對于數千年中國商業和商人所經歷的曲折、復雜、艱辛的歷程的研究和解析,總結幾千年以來中國商人所固有的商業精神,讓我們現在的商人和民眾不要忘記在我們偉大祖國的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曾經還有著這樣一群為了實現商通天下,強國富民而拼搏、奮斗過的商人群體,他們所創立的事業和遵循的商的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寶,值得我們認真地總結和借鑒。
大商興國,大商富國,只有培養了一批真正屬于我們民族的大商人、大企業家,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才能真正實現。
全書以中國商業和商人的成長和發展的歷程為紅線,其間穿插著對于各個時期商業和商人所表現出來的特質進行了評述和分析,希圖通過這本書,能夠使讀者不僅能夠從中了解中國商業和商人的發展路程,而且還能夠從中領悟和分享到中國商人所特有的商的精神和商德。我認為,在我們提出復興中華的偉大號召之時,總結、提煉我國固有的商的精神,回顧我國歷史上商人所走過的極其坎坷、不平凡的路程,對于構建我們現代的商的精神,規范商的行為,明確商人的權利義務以及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理順商業、商人與社會、國家之間的關系,健康、順利地發展我國的現代商業,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商業和商法體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本書寫作的根本目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