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了響馬們的尸體后,陸沉一路就再也沒有遇到什么阻礙,順利地走上了官道,找到了目標地點。
下元縣城。
隨著靠近城鎮,陸沉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城外擁擠的人群,還有沿著城墻一座座鋪設開的肉鋪和粥廠。
從那枯黃的面容和消瘦的身材來看,城外的這些人應該都是江州旱災導致的難民,如今這些難民在城外建立起了大量的帳篷,時不時還有城里的人出來,從一眾難民之中篩選出壯力青年入城。
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難民們遵從官兵們的管轄,官兵們也不欺凌難民,一切都顯得那么祥和,看得陸沉忍不住微微一笑。
“總算有個像人的地方了。”
穿越至今,陸沉終于看到了一座秩序之地,而在經歷過菜人窟那樣的絕境后,眼前的秩序尤為珍貴。
“走,入城。”
陸沉帶著林云英,當即就打算入城。
然而就在兩人走到城門口時,負責守城的兵士卻突然眉頭一皺,接著邁步向前,竟將他們攔了下來。
“站住!”
只見那兵士目光凜然,聲音中氣十足地說道:“難民不得入城,餓的話可以去旁邊的粥廠和肉鋪里....”
“官爺誤會了,我等不是難民。”
陸沉見狀也不意外,難民入城容易擾亂秩序,不許入城很正常,當即拱手道:“我們是朝廷的行商。”
“行商?”
兵士聞言一愣,隨后表情就變得猶豫了起來:“....哪一家的?”
“林氏商行。”
林云英向前一步,低聲道。
“林氏商行?”兵士想了想,驚訝道:“我記得這支行商不是在運糧的路上被響馬劫道,全死光了么....”
此言一出,林云英的眼中頓時泛起了淚光,不過小姑娘還是很堅強地抹了抹眼睛,條理清晰地說道:“商隊確實在路上被旌陽山的虎妖襲擊,糧食都被燒光了,還好有人相救,這才逃出生天。”
“這是我們商行的路引。”
說完,林云英就從小布包里取出了一張契紙,又補充道:“我和典獄司的宋伯伯認識,他能作證的。”
“典獄司....”兵士的表情陡然一肅。
作為朝廷針對妖魔的特殊衙門,典獄司的地位不言自明,在這座小縣城內更是有著超乎尋常的地位。
“....也好。”
兵士最后還是放了行:“跟我來吧,我帶你們去典獄司.....別亂跑,城里的人不待見你們這些外地的。”
跟著兵士進了城后,下元縣的全貌才終于展現在了陸沉眼前。
縣城不大,人口也不算多。
粗略估算,大概也就四五千人。
不過讓陸沉意外的是,此刻的城內似乎在舉行什么活動一樣,四處都可以看到掛飾,燈籠,帶著面具的戲師到處走動。
“廟會?”
“是大祭。”
兵士解釋道:“每個月的十五日,城里人都會舉行這么一場大祭,請城隍老爺保佑下個月一帆風順。”
“今天已是十日,距離大祭的時間也很快了。”
陸沉聞言有些意外,辦祭典求平安很正常,可一個月一次還是有點太頻繁了,城里人都這么閑的嗎?
而一路走來,陸沉也聽到了不少人的閑聊。
其中居然還有和林云英相關的議論。
“聽說了么,朝廷委派的官商,林氏商行在運糧的路上被妖魔劫了。”
“那可不,聽說是旌陽山的那頭大蟲做得,上百號人一個都沒有活下來,運來的糧食也都被搶走了。”
“亂世就是這樣,人命如草芥。”
“還好咱們有城隍老爺保佑,才能過上這般安穩的日子....不過話說回來,沒了糧,那些災民怎么辦?”
“替他們操心作甚?”
“啊....也對!也對!”
聽到這里,人群中便爆發出了一陣哄笑聲。
可在看到陸沉走近后,笑聲卻又戛然而止。眾人一個個打量了陸沉片刻,隨后竟無言地四散離去了。
..........
典獄司衙門,位于下元縣城的中央。
兵士在衙門口匯報過后,衙門里的幾個看守就帶著陸沉和林云英一路來到了典獄司的一座大堂之中。
“你們在這稍候,宋大人很快就到。”
來人還給上了茶,顯得很是客氣。
陸沉見狀微微一笑,隨后便找了個位置坐下,目光環顧整個大堂,最后落在了位于上首的一方桌案。
桌案兩側是大堂的兩道頂梁柱,上面還有一副對聯。
上聯:四海升平歌盛世。
下聯:九州歡樂慶豐年。
橫批:國泰民安
橫批下方的桌案上,則是擺放著一柄雁翎刀,刀身帶著暗紅的斑駁,像是鐵銹,又像是干涸的血跡。
“這是我的佩刀。”
陸沉應聲回頭,卻見大堂的門口走進了一位身穿緋色官袍,笑容可掬,看上去十分和藹的中年男子。
“以前我就是靠著這柄刀,打出了下元縣的地界,建立了此地的鎮妖獄,并憑借這份功績成為了典獄司的提刑官。”
中年男子的語氣顯得很是平和:“不過現在太平了,平日用不到,就擺在這里提醒自己不能忘了本。”
說到這里,一旁的林云英卻是再也按耐不住了:“宋伯伯!”
“云英....”中年男子見狀頓時露出了心疼之色,隨后輕聲道:“此事怨我,我該親自去接應林兄的。”
小姑娘搖了搖頭,擦干淚水。
下一秒,陸沉就發現自己的衣袖被她小心翼翼地拉了起來:“多虧了有陸大哥在,我才能回來見您。”
“.......”
此言一出,中年男子才終于看向了陸沉:“我知道。他能把你帶回來,必然是過了旌陽山君那一關。”
“我叫宋魁,下元縣典獄司提刑官。”
“你救下了云英,此事我必有厚報。”
說到這里,宋魁的語氣頓了頓,話鋒一轉:“不過山君被你搶了獵物,必然大怒,當務之急是先確認他的方位.....”
“不用了,它就在這。”
陸沉努了努嘴,林云英當即將手里的一個大布包用力摔在地上,露出了山君那死不瞑目的猙獰頭顱。
這一瞬間,宋魁的神色微微一僵。
“....做得好。”
沉默片刻后,宋魁點了點頭:“不過山君只是禍患之一,還有一批依附于他的響馬,也需要我處理....”
噗通~
第二顆死不瞑目的腦袋滾落在地,赫然是響馬首領,絡腮胡的頭顱。
“......”
又是一陣短暫的沉默后,宋魁的臉上重新洋溢起了笑容:“這可真是...一份大禮,兄臺的武功很高啊。”
“大人謬贊了。”
陸沉拱了拱手:“我聽云英說只要是志在斬妖之人,都可以拿著妖魔的頭顱作為投名狀加入典獄司。”
宋魁聞言眉毛一挑:“你想加入典獄司?”
“正有此意。”陸沉點了點頭。
得到陸沉肯定的答復后,宋魁陷入了第三次沉默,良久后才開口:“也好,如今我正缺一位捉妖人。”
“多謝大人成全!”
陸沉聞言頓時露出了一抹喜色。
而另一邊,林云英卻是鼓起了腮幫子:“宋伯伯!我記得妖魔響馬都是有懸賞的,你可不能忘了呀~”
“呃...記著記著,你這丫頭,胳膊肘怎么往外拐....”
宋魁失笑出聲,隨后又看向陸沉,神色卻是恢復了正常:“旌陽山君,懸賞一千貫錢,作倀響馬,懸賞二百貫錢。”
“你初來乍到,又是外地人,這些錢也能讓你在城里站穩腳跟。”
“典獄司的事情暫時不急,我先為你辦理戶籍,落戶后就沒事了,然后你再去城里給云英找個住處。”
說完,宋魁又和林云英敘了一會兒舊,又親自把懸賞的賞金,還有象征戶籍身份的符牌交給了兩人。
有了符牌,兩人就是下元縣的“本地人”了。
然而當陸沉和林云英告辭離去后,宋魁的神色卻變得苦悶了起來。
而在他的身后,陽光穿過身體投射下的陰影里,則是傳出了一道陰惻的聲音:“確實是那大蟲的頭.....”
“不許打他們的主意。”宋魁語氣一冷:“他們已經落戶了。”
“.....我明白,本地人嘛。”
陰惻聲音笑了笑:“不過前提是他和你一樣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不會亂來,否則我們也會很難辦。”
宋魁聞言抿了抿嘴唇,低聲道:“我之后會提點他的。”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