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見了,突然回過神來。
“這個小鬼,死前年紀應該也不大,不然也不會跟一個幼童能玩這么久。”
長安想到對方可能夭折,語氣難免溫柔幾分,正要再說,小鬼卻突然開口:
“神仙爺爺,我也知道我現在不能跟凡人多待。”
“可是我只有跟小三玩耍的時候才不會消散。”
“而且我也沒故意害他,每天夜里都把他哄得很開心。”
“要是我現在離開,要不了一時三刻就會魂飛魄散,您法外開恩,留小鬼一命吧。”
說著,小鬼居然還十分禮貌的跪在地上叩首。
這讓本來準備驅鬼伏妖的長安有些錯愕,這個小鬼其實道出了鬼怪的無奈。
鬼怪大多死于非命,家中又沒有祭祀收殮,所以極易消散在天地之間。
如果想要生存下去,除了每年鬼門開時的他人香火,就只有依靠凡人生機存續。
鬼門開的香火肯定不夠,一日供奉哪能管一年?
所以不少鬼怪都選擇竊取凡人生機,只要避免不造成死亡,倒也能勉強糊弄下去。
當然,也有一些行事粗暴、強取豪奪。
這些有了人命的鬼怪就會化為厲鬼,甚至更之上的兇鬼。
長安要是此時遇見,甚至還不敢跟對方較量,得讓山神土地出面收拾。
小鬼禮貌,而且也確實頗為溫柔,并沒有多取幼童生機。
幼童態度也說明小鬼確實良善。
這時幼童見自己玩伴跪在地上,連忙放下糖葫蘆,跑到長安身邊,拉著衣袍說道:
“這位哥哥,你干嘛要責罰琉璃姐姐?”
姐姐?還是個小女鬼?
長安更加錯愕,此刻天色越來越亮,留給長安的時間已經不多,他必須趕在幼童醒來前完成。
這樣農婦的回報才會豐厚,自己的名聲才能傳揚。
長安見了咬咬牙,終于開口:
“那你先跟著我,雖然我香火不多,但養你些許時日還是沒有問題。”
長安這句話讓小鬼眼睛一亮,這就帶出了小鬼們的另一條活路,甚至是最好的活路。
那就是給神仙打工!
神仙可是能正大光明獲取凡人香火,他們為了維系自身香火鼎盛,事情多的時候常常會招募小鬼跑腿。
而報酬就是香火之力。
這是最為潤養鬼怪的力量,吸夠了香火的小鬼,久而久之能甚至蛻去鬼氣,成為一個最低等的鬼仙。
而在這之前,他們則被稱之為鬼童。
所以長安的提議,對于任何一個小鬼來說,都是不可能拒絕的誘惑。
小鬼聞言也是一陣錯愕,隨后不帶猶豫,立即跪伏在地:
“小鬼琉璃,拜見主上。”
長安見了不含糊,直接使用本就是香火之力凝聚的神軀,將整條左臂破散,換做滾滾香火,注入到琉璃體內。
有著充沛香火供應,琉璃身軀立即發生變化。
不僅快速褪去小鬼幽黑皮膚,身形、容貌也重新變為真人模樣。
當香火散去,一個軟萌可愛,額頭有著一點朱砂紅印,膚白貌美的小小蘿莉,穿著道服,頂著兩個童子發揪,出現在長安面前。
感受變化的琉璃一臉喜悅,對著長安再次下拜:
“鬼童琉璃,拜謝主上。”
...
...
還是那處破廟。
只是廟內再未有昔日寂寥。
長安的快速顯靈,以及幼童醒來后將長安告知的話說給父母。
白神顯靈的傳聞便在村中傳開。
開始時只是農婦帶著少許幾個朋友前來。
后面眼見靈驗,朋友們又帶著他們的朋友前來,以及他們朋友的朋友。
一傳十、十傳百,因長安身發白光而喚作的白神廟,居然每日都有了香火供奉。
三根粗大香火燃起滾滾白煙,讓白神廟內充斥起一股神香。
曾經破爛廟宇煥然一新。
雖然斷壁殘垣依然沒有改變,但雜草卻被清理一空。
地面整潔無垢,長藤清理,一張還算結實的大桌,重新擔當起了香案的作用。
上面也終于擺放起獨屬長安的瓜果貢品,甚至還有一壺好酒。
三兩信徒陸續來又陸續去,香火一根接著一根不曾斷絕。
他們磕頭祈愿,再滿懷希冀插上香火。
只是他們看不見,大桌的另一頭,一大一小兩個人影卻在忙碌。
琉璃身著道服,坐在大桌旁,一臉可愛的埋頭猛記。
她需要把信徒的祈愿記錄下來,方便長安解決,并計算得失。
而長安則是拿起賬單,不斷查看:
“村頭老李家丟了一只雞,懷疑是鄰居所為,求長安調查。”
“鎮上鐵戶外出采買,多日未歸,祈求長安幫忙看看是否平安。”
“獵戶老劉今年四十,還從未牽過女人手,想讓長安派給個女神仙來夢里...”
長安閉上賬單,琉璃斜著眼角查看。
見長安看到這里,臉上瞬間掀起一陣紅霞。
還好自己尚未成長成鬼仙,算不得女神仙...
長安則眉眼略帶黑線:
神仙,倒也不是什么事都做。
看完賬單,長安又看向之前香火收獲。
經過一段時間怒力,長安的香火終于有所恢復。
他原本虛幻的神軀,此刻越發凝實,幾乎快成真人模樣。
現在甚至開始有多余香火吸納不進,只能存入黃紙老書里。
此刻正在查賬的長安想到老黃書,心中一動,一股異動卻從體內傳來。
長安只是片刻微愣,黃紙老書便從神軀內自己飛了出來,對著長安金光大盛。
看著這個‘罪魁禍首’,長安十分錯愕,上次老黃書身發金光,還是帶著自己剛來鬼神亂世的時候。
此刻老黃書大放光彩,然后用一種不可拒絕的吸力,將長安辛苦許久,好不容易積攢回來的神力全部吸入。
感受神力消散,神軀又開始虛弱,長安一臉錯愕。
因為這些神力被老黃書吸收,居然將其當做筆墨,于書頁上勾畫出一副畫像。
一副長安的畫像!
老黃書顯然并不會將長安吸干,當長安香火被吸收的七七八八,老書上的畫像也完全畫好。
那是一個一身白衣,書生氣重,長發飄飄的長安。
畫像出現瞬間,金光更勝,一段小篆在畫像下浮現。
長安看去,正是:
‘九品陰神:長安!’
而后是大段信息傳入長安腦海,長安看的應接不暇,但總結起來其實也就兩點:
‘道法與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