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1
故宮里的第一位小皇帝

這位小皇帝是怎么創造出好幾個故宮“第一”的?

少年天子

這冊開篇要說的這位小皇帝,就是正統皇帝朱祁鎮。他登上皇位的時候才9歲[1],要放在現在啊,才上小學三年級。這位小皇帝,創造了好幾個故宮的“第一”。首先,他是第一位出生在故宮的皇帝。在他之前的5位明朝皇帝,都是在故宮建成之前出生的。其次,他是明朝的歷位皇太子中冊立時年齡最小的一位,才出生84天就已經被立為皇太子了,也就是說,那時候他還不到3個月大,是故宮里第一位這么小就被立為皇太子的。什么是皇太子?皇太子就是皇帝的接班人。一般情況下,皇帝選擇皇太子,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也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的祖父洪熙皇帝朱高熾,是27歲被立為皇太子的;父親宣德皇帝朱瞻基,是26歲被立為皇太子的。而他這么小就當上皇太子了,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他的母親孫貴妃,是宣德皇帝最寵愛的妃嬪。宣德皇帝感情用事,不僅讓小小的朱祁鎮做了皇太子,還讓孫貴妃做了皇后,搬進坤寧宮,逼原來的胡皇后主動退位,離開坤寧宮,搬到長安宮(今景仁宮)。按照規定,皇太子是有很高的待遇的,所以朱祁鎮從小就生活在“福窩”里,享受著錦衣玉食。年幼的朱祁鎮不僅受到宣德皇帝的喜愛,也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一天,宣德皇帝把他抱在膝蓋上,問他:“你將來做了皇帝,能讓天下太平嗎?”剛剛會說話的朱祁鎮說:“能!”宣德皇帝又問他:“如果有犯上作亂的,你敢親自率領大軍去討伐嗎?”他回答:“敢!”這兩個響亮的回答,肯定是朱祁鎮脫口而出的,幼小的他還不能明白自己所肩負的期望有多重。

朱祁鎮創造的第三個“第一”,就是他成為了故宮里的第一位少年天子,也是明朝歷史上第一位孩童皇帝。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家家戶戶都還在過年,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突然傳出噩耗,37歲的宣德皇帝去世了。只有9歲的朱祁鎮繼承皇位,成為正統皇帝。

接受系統的教育

與此同時,朱祁鎮還創造了第四個“第一”,故宮里第一位繼位前還沒有上過學的皇帝。

因為正統皇帝繼位時年紀太小,國家大事由張太皇太后做主,再由朝廷的內閣具體料理。而小皇帝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小皇帝學習的地點,主要在文華殿。

在如今故宮太和門的東面,有一座紅墻環繞的建筑,就是文華殿。走進文華門,就進入了文華殿庭院。庭院的前面是文華殿,后面是主敬殿,兩殿之間由一條走廊連接,這種兩橫一豎的布局就像一個“工”字。在“工”字建筑布局的東西兩側,還有廂房。自從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被火燒毀以后,文華殿也成了皇帝日常辦公的地方。當初宣德皇帝病重的時候,就是在文華殿,把朱祁鎮托付給身邊的大臣的。

正統皇帝讀書接受教育,主要依靠“三楊”,“三楊”指的是老臣楊士奇、楊榮、楊溥。這三人歷仕永樂、洪熙、宣德三朝,宣德皇帝去世后,在張太皇太后的支持下,繼續在內閣做官,成為四朝老臣。當時,正統皇帝連啟蒙教育都還沒有接受過,“三楊”等大臣針對他的情況,建立起嚴格規范的經筵制度。

什么是經筵?“經”指經典,主要是儒家的“四書五經”;“筵”的本意為竹席,引申指座位,此處是講席的意思。合起來,經筵就是儒臣給皇帝上課,講授儒家經典、治國之道等,經筵制度也就是皇帝學習的制度。給皇帝講課的官員叫經筵講官。通過經筵,君臣共同學習經典,相互研討,結合朝政實際,闡發儒家思想。明初,經筵沒有固定的日子,也沒有固定的場所,正統初年,開始成為常規的禮儀,每月的初二、十二、二十二舉行經筵,寒暑天暫且免除。經筵之外,還有日講,日講的禮儀并不算煩瑣,但要求皇帝反復誦讀規定的功課。就這樣,年幼的正統皇帝開始在文華殿,接受正規系統的儒家傳統教育。

從9歲到16歲,正統皇帝逐漸長大。在這段時間里,治國大政主要靠張太皇太后。她就是前面我講過的“五全皇后”張氏,也就是正統皇帝的祖母。張太皇太后成了幼小的正統皇帝的主心骨,對宣德皇帝留下的朝廷大臣,比如著名的“三楊”非常信任,繼續留用,保證了朝政的正常運轉。

正式定都北京

可以說,正統皇帝幾乎是伴隨著北京城和北京皇宮三大殿的建設長大的。正統二年(1437年)到正統四年(1439年),朝廷全面興修北京的城池門樓,每座城門都建起一座高大的門樓,門外立起牌樓。原來的木頭橋,都改成了堅固的石頭橋,兩座橋之間還設有水閘。護城河堤岸用磚石砌起來,河水環繞北京城,連接起大運河。而且在北京城的4個城角都建起角樓,角樓和每座城門還構成了堅固的防御體系,既結實,又壯觀。正統五年(1440年)三月,正統皇帝下令重建皇宮三大殿、乾清宮和坤寧宮。正統六年(1441年)十一月,經過1年多的艱苦施工,三大殿、乾清宮以及坤寧宮終于重修完成!正統皇帝宣布,在全國實行大赦,給罪犯重新做人的機會,還宣布定都北京!雖然早在永樂皇帝朱棣統治時期,明朝就已經將首都遷到了北京,但南京還一直保留國都的稱呼。明朝的首都到底是設在南京,還是設在北京,這件長期懸而未決的大事,終于在正統皇帝統治時期得以落定。

第二年,也就是正統七年(1442年)五月,由張太皇太后做主,為16歲的正統皇帝舉行盛大的婚禮。朱祁鎮又創造了故宮的第五個“第一”:第一位在重修好三大殿、乾清宮、坤寧宮的皇宮,舉行大婚典禮的皇帝,而他的皇后錢氏,則成為明朝第一位從大明門抬進皇宮的皇后。


[1]本書人物年齡統一按照虛歲計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咸丰县| 临高县| 中山市| 千阳县| 肥乡县| 永城市| 天水市| 平陆县| 嘉义市| 吉隆县| 贵南县| 台山市| 临沂市| 泰兴市| 庆元县| 威宁| 昭苏县| 个旧市| 建宁县| 沧源| 双流县| 江阴市| 如皋市| 施秉县| 山阳县| 紫金县| 泌阳县| 长乐市| 漳浦县| 崇左市| 柳林县| 东方市| 平陆县| 牡丹江市| 瑞丽市| 清新县| 剑河县| 临城县| 娄烦县| 台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