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神記(中國志怪系列)
- (東晉)干寶著 陸蓓容譯注
- 1423字
- 2024-02-04 11:12:46
徐登趙炳
徐登者,閩中人也1。本女子,化為丈夫,善為巫術(shù)2。又趙炳,字公阿,東陽人,能為越方3。時遭兵亂,疾疫大起,二人遇于烏傷溪水之上4。遂結(jié)言約,共以其術(shù)療病。各相謂曰:“今既同志,且各試所能。”登乃禁溪水,水為不流5。炳復(fù)次禁枯樹,樹即生荑6。二人相視而笑,共行其道焉。登年長,炳師事之。貴尚清儉,禮神唯以東流水為酌,削桑皮為脯。但行禁架,所療皆除7。后登物故,炳東入章安,百姓未之知也8。炳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9。主人見之驚懅,炳笑不應(yīng)。既而爨孰,屋無損異10。又嘗臨水,從船人乞渡,船人不許。炳乃張蓋坐其中,長嘯呼風(fēng),亂流而濟(jì)11。于是百姓神服,從者如歸。章安令惡其惑眾,收殺之。人為立祠室于永康,至今蚊蚋不能入也12。
【注釋】1.閩中:秦代郡名。秦末雖廢此郡,但名稱被沿用了下來,一般指福建一帶。2.丈夫:指高大的男子,是對男子的美稱。注意本詞在古代多數(shù)時候都沒有今天男性配偶的意思。3.越方:特指越人的巫術(shù)。中國古代越人(分布于今天浙江、福建一帶)是較為原始的部落,傳說其巫師有巫術(shù)。4.烏傷溪:水名,即今天浙江義烏江。5.禁:此處指施展巫術(shù)。6.荑:植物的芽。7.禁架:禁咒,即巫術(shù)中的咒語。8.物故:即去世。章安:地名,在今天浙江臨海。9.梧:支撐,架起。爨:燒火煮飯。10.孰:通“熟”。11.張蓋:撐開傘。12.永康:即今天浙江金華下轄的永康市。蚊蚋:蚊子。蚋是類似蚊子的能咬人的小飛蟲的通稱。蚊、蚋同義。
【譯文】 徐登是閩中人,本來是女子,后來變化成了男人,擅長使用巫術(shù)。還有一個人叫趙炳,字公阿,東陽人,會使越人的巫術(shù)。當(dāng)時有戰(zhàn)亂,疫病大為流行,這兩個人相遇于烏傷溪上。于是他們口頭約定,用自己的巫術(shù)給人治病。兩人都說:“現(xiàn)在既然志向一致,不如各自試著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徐登就對溪水施展巫術(shù),溪水停下不流了。接著趙炳對著枯樹使用巫術(shù),枯樹立刻長出了新芽。兩人相視而笑,踏上了同行的路。徐登年長,趙炳就把他當(dāng)作自己的師父來侍奉。他們崇尚清苦節(jié)儉,拜神時只是把東流的河水當(dāng)作酒,削下桑樹皮當(dāng)作肉脯。只要施展巫術(shù),沒有治不好的病。后來徐登去世了,趙炳就向東來到章安,那里的百姓還不知道他這個人。趙炳于是故意上到一個茅屋的房頂,在上面架起大鍋點火煮飯。茅屋主人看了又驚又怕,趙炳卻笑著不理他。等飯做好一看,茅屋卻沒有遭受什么損害。趙炳又曾經(jīng)來到河邊,請駕船的人渡他過河,駕船人沒答應(yīng)。趙炳就撐開傘坐到那里面,長嘯一聲喚來一陣狂風(fēng),在湍急的水流中渡過了這條河。于是百姓都把他看成神,跟隨他的人如同百川歸海一般。章安的縣令對他引誘民眾感到不滿,就把他抓起來殺掉了。人們?yōu)樗谟揽到遂籼茫浆F(xiàn)在都還蚊蟲不侵。
【簡評】 浙江、福建一帶上古時代曾是百越之地。越人遷走了,關(guān)于越人巫術(shù)的傳說卻留了下來。也許是出于對未知的恐懼,傳說中對于這些巫師的描寫都比較負(fù)面,本篇倒是難得地講了兩個好巫師的故事。其實以己之長,解人之難,這是每個人都能做,也值得去做的事情,并不限于巫師,也不限于治病救人。徐登與趙炳的相遇是兩人的幸運,覓得知音而又共同行善也堪稱美談,只是趙炳后來的命運令人遺憾。他顯露神通后吸引了大批追隨者,但也觸犯了官府的禁忌。自己的勢力范圍內(nèi)如何能容下另一個一呼百應(yīng)的人?章安縣令分明感到了威脅,一定要除掉他;可憐趙炳身負(fù)絕技,竟也不敵差役眾多,就這么輕易地被抓住殺掉了。能人異士不論如何神奇,在權(quán)力面前都不堪一擊,如此諷刺之事,本書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之后也還將會再次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