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情況——”
才上傳一個小時的視頻,突然激增的播放量和評論數,立刻引起了日常維護工作人員的注意。
當時的優苦組織架構還很扁平,就是員工比較少,信息傳遞的速度快。
所以,朱向楊只在《父親》發布一個小時后,便看到了這個視頻。
他的第一個念頭是:疑惑。
歌手出了新歌,若是要打榜,一般都是跑電臺,以及參加電視節目。
絕沒有像歐陽維這樣,悄無聲息地直接發網上的。
甚至連個通告都沒有。
他剛點開時,看見封面上鄭重其事地寫著:《父親》,演唱,歐陽維,作詞,顧立,作曲,歐陽維……
甚至以為這只是網友在惡搞。
待往后看完其內容。
除了感動,更多的是震撼。
這絕對是專業團隊拍攝的,設配過硬,比剛爆火的《男藝伎回憶錄》手法還要專業。
且相比王太力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歌手,歐陽維是幾乎躋身一線的頂流,還上過元宵晚會的。
只是,前段時間因為母親犯病而不得不暫退了歌壇。
當時話題熱度不小。
這是又發新歌了?
朱向楊見評論區,很多網友都是通過歐陽維的博客找過來的。
他搜索了一下,確實如此。
第二個念頭是:機會。
2007年1月,網友上傳的沈楊大雪視頻被CTV新聞頻道引用后,網站迎來第一波流量。
也讓優苦初次嘗到甜頭。
于是,3月炒作重慶釘子戶,4月工大虐狗事件……
網站的流量,就這么一點點地爭取來了。
從原來的日播放量幾十幾百,到現在的上萬。
有點可惜的是,視頻都有點模糊,看起來比較劣質。
沒辦法,都是用手機拍的,像素普遍不高。
即便是大學生的獲獎作品,也不夠專業。
其實,網絡上不是沒有好的作品。
比如《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不過他傳到了六房間。比如《男藝伎回憶錄》,不過他上傳的是貓撲網……
怎么就想不到優苦呢?
難道他們不清楚,優苦才是全網最快的男人?
這對于立志要“搶占視頻第一品牌”的優苦來說,是個悲哀的現實。
他可是號稱砸了一個億買帶寬的。當然,事實是自己從東莞拉了一條電路,自己搭的云。
不過,也無所謂,機會給了他們,他們也不中用,反倒便宜了幾家門戶網站。
現在終于有“機會”落到自己手中,自己該怎么抓住呢?
時間不等人。
一個爆火的視頻,不用半天的時間,立馬會被其他網站搬運走。
這時候,搬運,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
2006年優苦草創時,只是建了個框架,就開始忙忙碌碌地搬運視頻。
當時根本沒有版權一說。
甚至在2009年張朝楊組了個反盜版聯盟,只被自家老板說成:“還是那么幼稚。”
朱向楊自然不可能做打自家老板嘴巴的事。
所以,他要“快”,爭取時間,爭取流量最大化。
念頭剛閃過,再次刷新頁面,視頻的播放量又增加了上百,朱向楊興奮的同時,又有些緊張。
他先是撥了個電話,讓人去打聽歐陽維的聯系方式。
因為他發現,歐陽維放出來的視頻內容并不連貫,顯然是剪輯了部分精彩的片段來做歌曲的MV。
而歐陽維發的博客,字數又太少,一句“珍惜眼前人”,根本摸不清她到底想表達什么?
所以他要問清楚。
而且,他想的,不只是《父親》這個視頻的本身。
他需要的是更多的互動,更多的延伸,更多的增加流量的內容……
他需要下一步大棋。
在等待消息的時候,他有些坐不住,搓了搓手掌,從老板椅上站了起來,在房間內來回踱步。
……
歐陽維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并被對方告知是優苦網的總編輯時,還是一頭的霧水。
直到對方提到《父親》這個視頻時,她才恍然。
只是,她當時也忘了是發到哪個網站。
實在是視頻網站太多,他只是在導航網站頁面上隨便選了一個就發了。
實在是,她沒時間去各個電臺跑。
媽媽需要照顧,在山港折騰還行,出不了市,更不可能出省。
先前,對外事宜,又都是經紀人安排,然后有助理忙前忙后。
像這樣什么事都親力親為,還是第一次。
她也不知道具體怎么去操作。
唱歌錄歌部分,她輕車熟路,但后面——
所以,她覺得,既然是視頻,那就發到視頻網站去。
然后再在自己的公眾平臺上打聲招呼,便完事了。
這是一個烏龍,也是一個意外。
當事情再次被提起時,歐陽維不得不重申了自己的立場。
“實在抱歉,我這邊走不開。”
“沒事,我們會派團隊過去與你接洽。”
朱向楊把重音放在了“過去”兩字上。
又道:“時間也可以由你來安排。”
《父親》這個視頻肯定是要爆了,遑論其他,單是拿下歐陽維的專訪,就是一大看點。
另外還有她媽媽的事,也可以順便挖點。
所以朱向楊最先沒有談別的。
他是聽說過歐陽維的性格,怕要求的太多,會引起她的反感。
歐陽維見沒什么好推脫的借口,況且自己確實需要一點宣傳,便答應了。
這時朱向楊才問出心中的猜測:
“你這個MV,有完整版的嗎?我先前沒見過,不知道是誰創作的?”
歐陽維自然知無不言。
剪輯這個MV本身就是為了原視頻的宣傳。
朱向楊聽完,身子都繃直了,沒想到這背后還有這么一個大瓜。
“是贛昌臺,星期六晚上十九點四十分,微電影《父親》……”
朱向楊將自己所搜到的內容讀給歐陽維,確認著。
讀到“微電影”時,手微微一抖。
這或許是某個領導的靈光一閃,隨意取的名字,但朱向楊卻清楚,如果操作得當,這或許是個劃時代的時刻。
嘖嘖,這個“瓜”越來越香了。
朱向楊招來秘書,趕緊定好去贛昌的機票。
然后與歐陽維開啟了另一個話題:
“我看你上次的《我和你同唱一首歌》與這次的《父親》,作詞都是同一個人,他現在是你的御用詞人嗎?方不方便一起出來與網友互動一下。”
歐陽維猶豫片刻道:
“御用不敢當,我和他是要好的朋友,他也是潯陽人,所以才合作了兩次。至于能不能出面,我做不了主,他還是個學生,怕是時間也不寬裕。”
朱向楊聽完淚流滿面,沒想到歐陽維這么好講話,自己沒提,她就把那詞作人的身份曝了個干凈。
這又是一個驚天大瓜啊。
一個在校學生,竟然能連續寫出兩首這么高質量的歌詞,不,應該是三首,最近特別火的《時間都去哪了》,也是顧立的手筆。
牛人啊。
朱向楊已經恨不得現在就動身去贛昌,去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