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蕩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花兒香鳥兒鳴,春光惹人醉,歡歌笑語繞著彩云飛~”
奇怪的旋律下,糜竺暈暈乎乎地,便來到一處看起來極為陌生的地方。
“這是……哪?入夢了?”
放眼望去,卻見入目處盡是一片低矮老舊的磚房,看上去隱隱的還有幾分殘破之感。
‘建筑確實是與蜀中大有不同,然而看上去,卻是與丞相所言的天國盛京相去甚遠,這是什么?’
刷的一下,王大龍出現在了糜竺的身旁。
“尊神。”
見狀,糜竺連忙叩拜。
“不急著拜我,多看,多學,多想,今日這場大戲,是特意為你而演的,能夠領悟多少,學得多少,還是要看你的本事。”
說完,王大龍的身影便消失不見。
只留下糜竺一臉懵逼,不遠處,村口大喇叭依然放著節奏怪異的歌曲:
“啊親愛的朋友們~創造的奇跡要靠誰,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但愿到那時,我們再相會,舉杯贊英雄,光榮屬于誰~為祖國,為四化,流過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糜竺的入夢和之前諸葛亮是一樣的都是體驗版,都是只能看,只能聽,不能一塊互動的走馬觀花。
而且糜竺發現他能夠四處走動的地方很小,完全被局限于眼前的這個小小的村子內,而且即便是這樣的小村,絕大部分地方也都是很模糊的,看都看不清。
神力有限么。
格外清晰的部分,就只有眼前,正在播放怪異音樂的大喇叭后面的這片房屋。
這些房屋看上去頗為破爛,上面還掛了一個橫幅,上面寫著“希望養殖場”。
‘山神,是想讓我看什么呢?’
進去一看,發現這里的人們穿著都挺怪異的,看起來似乎也都是窮苦人,但是在這里干活的人眼神里似乎都有光。
那幾個干活的人,仿佛身上有著使不完的力氣一樣。
這個養殖場,看起來也著實是怪異,他同時養了鵪鶉、雞鴨、豬,還同時養魚。
整個養殖場的結構上有著很多的巧思,會用一種簡易的裝置養魚,能夠很方便的分立魚屎和清水,做到用盡可能少的水,養活盡可能多的魚。
分離出來的魚屎還能用來喂鵪鶉。
鵪鶉的屎還能用來喂豬。
豬屎還能用來喂魚。
直看得糜竺也是吃驚不已。
‘牲畜還能這么養?’
東漢的畜牧業還并不發達,普通百姓最常吃的肉食還是狗肉,豪富之家會吃羊肉,豬肉吃得并不算多。
而且漢代養豬都是養在茅廁之內,因為豬這東西是吃屎的,既吃屎也拉屎,通常還設有專門回收豬屎的槽,用以施肥之用。
換言之在漢代,養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豬屎做肥,豬肉只是副產品而已。
至于這豬肉,自然也不是吃不吃得慣的問題,而是貴人們覺得這吃屎長大的玩意實在不愿意吃,再加上這個年代沒有鐵鍋,陶鍋受限于質量問題,經常不能將豬肉煮熟,而豬肉如果不熟確實容易吃出事來。
所以在漢代,豬肉這玩意確確實實很少有貴人去吃,倒還真不是因為難吃等原因,普通的尋常百姓還是吃的,畢竟普通百姓也沒那么多的講究。
所以糜竺自然也沒見過似這般的大規模養豬。
他聽諸葛亮說過山神愛吃豬肉,且食量不小,糜竺在接下這個差事之后還真因不知上哪找這么多的豬肉而感到頭疼。
結果就看到了這個。
自然以為王大龍是在教授他養殖妙法,他日,要他在劍閣山腳下也開這樣的一個養殖場來供他食用,當即也十分認真地學了起來。
時光荏苒,夢中的歲月忽快忽慢。
王大龍的入夢乃是仙家手段,自然也能控制速度,待糜竺大概研究明白了這個養殖場的運作方式之后,夢境中的時間也開始加速。
糜竺是眼睜睜地看著眼前這個小小的養殖場越來越大,養的豬、魚等物也越來越多,工廠里的工人也越來越多,管理模式也越來越先進。
漸漸的,初始創辦這家養殖場的那些人,也都不再親自養殖了,而是在隔壁又新建了一個飼料廠。
糜竺依舊跟著學,看他們如何從一開始的用土辦法做土飼料,又逐漸的升級改造,飼料廠的設備越來越先進。
同時,更是看到了創建這工廠的四兄弟開始到處教人養豬,將他們“循環養殖”的訣竅教給越來越多的鄉親,幫助越來越多的鄉親開養殖場,然后忽悠大家買他們家的飼料。
而隨著他們的飼料廠越開越大,產能開始暴漲,原本那模模糊糊的,破舊的,似乎也窮困的小村子,也變得越來越繁榮,越來越發達,后來更是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別墅,用上了電燈電話,甚至越來越多的人都買了小汽車開。
而原本那個小小的希望養殖場,也已經變成了希望集團。
看到這,糜竺就已經深深的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更是心頭劇震,眼珠子冒光了。
‘原來豪強,還可以這么當,這是……利國利民啊。’
耳邊,不自覺的,糜竺卻是又響起了他剛入夢時聽到的那首略顯怪異的歌曲。
“但愿到那時我們再相會舉杯贊英雄,光榮屬于誰,為祖國為四化~流過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啊親愛的朋友們,愿我們自豪的舉起杯~挺胸膛~笑揚眉~光榮屬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這歌曲曲調怪異無比,詞卻寫得頗為大氣,尤其是聽到那句“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時,糜竺也是不禁百感交集。
看完了這希望公司的發展,再去品味這首歌,頓時便覺得其中韻味悠長,讓人感到無比的振奮,甚至是熱血澎湃。
這時,王大龍又重新出現在了糜竺的身邊,笑著問:“如何?學到什么了?不會是光學養豬了吧。”
糜竺見狀,恭敬行禮,道:“同為豪商巨賈,此兄弟四人之才,量,境界,百倍于吾,吾實不如也,敢問尊神,人世間,當真有此四兄弟么?”
“不錯,確實是有,而且他們四個都是川蜀人,也算是你們蜀漢的后人。”
“不知此四人最終,成就如何?終其一生,可做過禍國殃民之事么?”
王大龍笑道:“之所以不讓你看,是因為他們哥四個后面做的生意你應該就看不懂了,倒也沒什么不能讓你知道的。”
“此四人,你川蜀豪紳,也算是你們蜀漢的后人吧,后來他們分道揚鑣,各自創辦了公司,其中的老二和老四,還分別做了多年的全國首富之人,也做了許多的事情,應該說是利國利民吧,新希望的許多項目都是動輒千億規模的重工業,利潤不高,但都是國家和社會的基石,帶動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的就業也是有的,對社會的貢獻,倒是遠在其他的幾個首富之上。”
聞言,糜竺愈發的振奮不已,口中不住的念叨著:“豪強,大豪強,商賈立業,富可敵國的大豪強!居然,做得全是利國利民之事么,這,才是天下豪強的典范啊!原來豪強,應該是這樣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