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壽的仇家、對手們心思各異,但百姓們的心思卻是單純,仙人當面,自是大好機緣。他們在最初的激動過后,就紛紛抓緊時間,誠心的禱告起來。
在場不是所有人都識字,但這里畢竟是杭州,讀書人的比率還是很高的。能如韓、孫那樣以文才登舟的只是少數,更多的士子都散布在了人群之中,驚訝過后,紛紛將那謁語念誦了出來。
普通人都不怎么關注那些龍啊,虎啊的,他們反倒是對謁語中的第一句很是在意。白水繞東山,可不是么,上次的水災,不就是從東山那里繞過去了么?
官方的邸報中沒有提及此事,但百姓們也從來不從那上面獲取消息,他們另有渠道,那就是所謂的民間傳聞了。
水災是海上颶風引起的連帶效應,所以,東面的寧波、溫州諸府受災都很嚴重。紹興府要強一些,不過,在緊挨著寧波府的余姚,災情卻也相差不遠。
但是,幾十里之外,緊靠著余姚的上虞,災情卻要輕得多,其中更是以東山周邊為最!
那里不但沒有人員傷亡,甚至連莊稼都及時搶收了,損失固然也有,但比起其他重災區來說,卻是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沒人想得到,謁語前面的那幾句,都是劉同壽為了湊字數,押韻腳,硬拼上去的。眾人只是覺得,這謁語中蘊含了無窮的奧妙,越琢磨越有深意,而且,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同……壽!”梁蕭緊閉雙眼,戰戰兢兢的問道:“這也是你剛剛說的術法嗎?還是說……”
剛聽了一大堆魔術揭秘的內容,梁蕭本以為自己以后再也不會被類似的東西唬住了,可劉同壽這一出手,卻讓他剛豎立起來的觀念,立刻就崩潰了。他說不清自己想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答案,既想再聽一次揭秘,又想著是王老道顯靈,心情也是復雜得緊。
劉同壽一本正經的回答道:“梁叔,你也看見了,我一直就在這里,若是動手腳的話,這么多人,我動得過來嗎?況且那些人離的又遠,我也得夠得著,找得到才行啊。”
驚呼聲可不光是從湖岸上傳來的,西湖三面環山,山上也站了不少人,遠近之間的禱告聲也是不絕于耳,可要是誰想循聲尋人,那可就難了。
“那……”梁蕭略一遲疑。
“嗯。”劉同壽鄭重點頭。
“太好了,老神仙果然沒有魂飛魄散,他老人家還能以仙法現世,真是太好了!”梁蕭泣不成聲。劉同壽是小靠山,王老道就是大靠山,只要有這兩大靠山在,今后他梁某人的風流快活算是有保障了。
劉同壽肚里偷笑。
仙法,他當然是不會的,盡管他這個穿越者本身就是個神跡,他現在做的,也不過是個魔術,或者說障眼法罷了。這個靈感,還是他從動畫片中得來的,應用的是補色原理。
簡單來說,這種原理就是人的視覺神經的自我調節。
例如:長時間對著鮮血的手術醫生來說,偶爾轉看白大褂或者墻面會產生綠色的幻象,從而影響手術質量。所以,手術時采用淺綠色衣服和墻面,用以避免這一情況。
在黑暗的房間內,一直盯著顯示器,閉上眼睛之后,也會有亮光閃爍,只不過沒有事先的布置,不會顯示出來特定的圖像罷了。
那個白綢的條幅,是他事先就預備好的,那些雜亂無章的墨跡,掩蓋了他畫在其中的兩條龍和字跡。在正午的陽光下,他讓人盯著白綢看,等閉上眼睛的時候,視覺神經就會自動把金色的圖像給補出來,這就是仙法的真面目了。
他這招想要生效,必須得等到中午陽光最刺眼的時候,謝家設置的那些障礙,不但沒起到妨礙作用,反而給了他順水推舟的機會,而且還讓他省去了找旗桿的麻煩。
劉同壽原本還發愁,到那里找個足夠高的旗桿呢,畢竟這東西掛得越高,效果越好,看見的人也越多。西湖開闊的視野解決了這個麻煩,風箏下面掛條幅,也不過是后世打廣告的故智,再加上他臨時做出來的那個簡易擴音器,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這其中的原理,既然已經超出了這個時代,那就沒有必要講出來了。這不像其他的戲法,他不說,那些大小道派也有可能會泄漏出去,有錢能使鬼推磨么。
說起來,在手下面前保持一定的神秘感,這也是上位者的立身之道。眼看成功在即,劉同壽也儼然以上位者自居了。
百姓們的反應他看不清,也不是很關注,但那幾艘畫舫上的情景,卻足夠讓他賞心悅目了。王布政和李按察使,都不再從容,兩人的神情都是變幻不定,但卻有細小的區別。前者是驚駭中帶著憂慮,后者臉上則洋溢著驚喜。
此外,劉同壽還看見了吳山。
當然他一句探花郎都沒能將這位才子的氣勢打下去,可現如今,這位首輔高弟卻像是霜打過的茄子似的,一臉的衰相,再沒了那股顧盼自豪的勢頭。
只可惜,謝家的人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在甲板上找不到他們的身影。給敵人重重一擊之后,再去欣賞他們的死人相,這可是人生一大樂事啊。劉同壽砸吧砸吧嘴,感到十分遺憾。
“師兄,你說過要我幫忙的,可到最后,我卻什么都沒做,你是不是嫌楚楚笨啊?”大好局面之下,不和諧的聲音也是有的,正當劉同壽志得意滿之際,女孩卻感到很是委屈。明明自己就是助手來著,結果就光看熱鬧了。
“當然不是了。”劉同壽斷然否認,他一邊緊張的思考著,一邊信口胡說:“楚楚,你要知道,助手也有很多類型的,并且發揮的作用也不一樣,上次在余姚你幫我打掩護,那是一種類型,今天你扮花瓶,則是另一種類型,反正呢,你要向全能化,多元化發展,這才……”
“那就是說,我今天的表現很好了?”女孩忽閃著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瞬不瞬的看著劉同壽。
“當然了。”
“那……”點漆般的黑眼珠轉了幾下,帶著一絲狡黠,“說好的慶功宴,不會不算數吧?”
囧,師妹果然比我還要不靠譜。
“當然,咱們在杭州吃完了還不算,而且要一路從南吃到北,一直吃到京城去。”
“好呢!”楚楚拍著小手,歡笑起來。
就在說話的工夫,禱誦聲漸息,噪雜聲漸起,劉同壽知道差不多該收尾了。
補色出來的殘像不是刻印的東西,當然不會一直存在,哪怕反應再大,過一段時間,慢慢的也就消失了。這期間,已經有不少人將整個過程重復了多次,再繼續下去,恐怕就有人要研究那道清心符了。
盡管出意外的可能性不大,這時代的理論基礎畢竟不足,但劉同壽卻不敢疏忽大意。
華夏人研究學問的方法跟西方不一樣,那些杰出人士,很擅長直接在高端層面,將某種理論總結歸納出來,有沒有基礎科學并不會造成多大影響。被人學點理論去沒啥大不了的,可這招如果被人學會了,那他的光環就要被削弱很多了。
所以,劉同壽當即立斷,再次舉起了大喇叭。
“無量天尊!仙緣雖好,卻也有時而盡;眾生之苦,也非一道符箓可解;今日良緣,只是欲令世人知曉,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天不欺人人自欺,多行善事少作惡,方保家族綿延長!”
說著,他將持劍之手背到了背后,另一手單掌豎在身前,打了個稽首。船上岸上,千萬人同聲相合,高宣道號,一時間,整個西湖都被籠罩在了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
可是,并沒人注意到,幾乎就在同時,劉同壽持劍之手突然伸出二指,竟是打了個暗號,郝老刀點頭會意,手中又是用力一扯。
這是風箏上的最后一個機關,是用來收尾的。
上面放了些引火之物,一條絲線與之相連,在陽光下暴曬了這么久,早已經干得透了,在劇烈的摩擦之下,一點火星迸射開來,沾在綢布之上,轉眼間變成了一團火花……
再下一刻,連同風箏在內,空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像是突然出現了一支火炬一般。
“不好了,著火了!”
“清心咒!仙箓!快想想辦法啊!”
驚呼聲四起,驚慌之中,還夾雜了不少惋惜之意。道門各派都是心疼不已,這符箓大家還沒抄全乎呢,咋就燒了呢?
“焚我殘軀,熊熊圣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略顯低沉的聲音被喇叭放大,散布于湖光山色之間,震天的嘈雜也無法壓制其分毫。
很快就有人被其感染,加入了默念的行列,再也不去想那仙箓的事。小仙師說的清楚,時辰已過,仙蹤已渺,那道符箓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功成身退有什么可奇怪的?
道家的符箓,可不就是拿來燒的么?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念誦之聲愈來愈高亢,超出了群山的束縛,穿透了藍天白云,回響在天地之間。
這一刻,每一個人的心境都是澄清的,這場令無數人津津樂道的傳奇大會,就此落下了帷幕。
Ps.關于補色原理的具體內容,小魚就不在文中詳細解釋了,那是好大一堆文字資料,要是都貼上來,足夠好幾天的更新量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就自己搜了去看吧,若是對文字資料不感興趣,那也可以去看動畫片,名偵探柯南的561集,講的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