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019.矛盾之爭
- 讓你造防彈衣,你搞等離子護盾?
- 美味地溝油
- 2064字
- 2024-02-26 00:01:00
“總而言之,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電磁脈沖武器裝備領域,我們能夠達到,甚至超過國外的技術水平。
至少擁有反制對方的實力。。。”
軍方的介紹結束后,會場內議論紛紛。
上百名各個科研單位的科研人員代表們討論聲嘈雜不已。
軍方掌握的軍工科研單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容小覷。
盡管如此,還是臨時召來了這項電磁脈沖武器裝備招標會。
這也從側面反應了軍方在電磁脈沖武器研究領域面臨世界各國的壓力。
不得不召集國內相關領域的科研單位,集中力量,加快速度攻克難關。
在電磁脈沖武器領域,軍方的要求是要達到國外同等技術水平。
而在電磁脈沖防護設備領域,是在一定攻擊距離外,對軍用戰機的電子設備進行可靠的防護。
無論是進攻的武器,還是防護的設備,技術水平上的要求都相當之高。
對于這些臨時召集而來的科研單位們來說,難度不小。
招標會上午的會議就進行到了這里。
在中午的休會時間,各家科研單位針對自家的科研方向,成果的優勢,整理好資料,準備在下午的方案競標中說服龍科院和軍方代表組成的聯合評委會。
事實上這種難度系數比較大的競標會,真正有實力的永遠都是少數科研單位。
參會的絕大多數單位,都是過來陪跑的。
有的是因為科研實力不夠強,有的是因為科研方向和軍方所需相差過大,有的是自家科研單位的重心在其他項目上,沒法把精力放在軍方要求的項目之中。
所以在第三階段,展示優勢,參與競標的時候,只有幾家科研單位參與了。
最先開口的是張佳寧院士團隊,展示的是他們團隊在激光等離子體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一種打擊范圍最高能夠達到十公里的激光武器。
接著是微波應用研究所,他們提交的也是武器方案,一種類似于世界各國主流的電磁脈沖武器——能夠搭載巡航導彈進行遠距離打擊,對敵方武器電子設備帶去EMP高能脈沖襲擊的武器。
接下來兩個軍方科研單位提供的也是“攻擊武器”類別的解決方案。
攻擊和防御,電磁脈沖的矛和盾。
在這之中,“矛”的科研難度,絕對是要比“盾”更容易的。
國外的高能脈沖EMP武器已經發展多年,有了它們那些成熟的武器科研思路做參考,摸著石頭過河的國內科研單位,能夠少走許多彎路。
相比之下,“盾”的難度系數就要高出太多了。
有科研單位現場提出,可以為軍方的設備加裝一副“屏蔽罩”,類似于“法拉第籠”的電磁屏蔽裝置。
“法拉第籠”可以有效地屏蔽電磁脈沖帶來的破壞,但問題是,它同樣也會將己方武器設備的信號屏蔽。
根本無法滿足軍方的需求,所以剛一提出,立刻就在會議上被當場否決了。
輪到陳義等人所代表的五三零二所發言時,他們亮出了一篇還未在任何期刊上發表的論文。
《低溫等離子體用于高功率微波防護研究》。
簡單來說,就是等離子護盾技術的“性能閹割版”。
盡管它無法達到等離子護盾那種防護子彈,火炮,甚至是大當量導彈的理論防護效果。
但用于高能脈沖EMP的襲擊,還是綽綽有余的。
更關鍵的是,這種僅用于防護EMP武器的電磁屏蔽防護設備,它的能源消耗也得到了顯著降低。
“簡單來說,就是一塊手機電池大小的電池板,就能為一輛廂式貨車大小的軍事裝備,提供全方位的電磁屏蔽防護。
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影響己方軍事裝備的信號接收和輸出。。。”
陳義在一眾知名科研單位人員注目下,侃侃而談。
這其中,不乏院士級別的龍科院科研巨佬。
也幸虧陳義比較社牛的屬性,換做是兩個悶騷的科研助手,這時候在眾人面前站起來開口的勇氣恐怕都沒。
聽了半天各家科研單位對于攻擊性武器的方案介紹,終于有防護設備的方案出現了。
龍科院和軍方裝備處的代表們精神一振。
“五三零二所?沒聽過這家單位啊。”
“拿著012研究院的邀請函來的,估計和衛學明院士有關系。”
“陳義,代表作都是等離子體物理相關方面的,肯定是衛院士的人沒跑了。”
“論文里面數據和實驗過程寫的很詳細,我建議讓他們試試。”
“那肯定,防護設備方面,就他們一家獨苗。”
招標會評委組成員們商討了一番,當場宣布五三零二所的方案得到了組委會的認可。
另一邊,攻擊性武器方案組卻陷入了激烈的競爭。
兩個軍方科研單位的武器方案,根本達不到國際上電磁脈沖武器的第一梯隊水平,所以率先被斃掉。
接著張佳寧院士團隊提出的“激光武器”方案,也因為應用場景不適合,被當場淘汰。
評委會并沒有因為對方是的院士身份就降低要求。
“激光武器”的攻擊范圍,最理想狀態下也只有區區十公里,還得是天氣晴朗,空氣中沒有任何雜質的前提下。
而空軍戰機攜帶的空空導彈,早就是能夠達到上百公里范圍外的“超視距打擊”了。
只剩下微波應用所提出的“高功率微波炸彈”笑到了最后。
能夠加裝在巡航導彈上發射,接近國外同類型EMP武器爆炸威力。
就算沒法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也能讓國內在面對威脅時,擁有一定的反制能力。
對于一款還處在實驗階段的攻擊性武器而言,這已經足夠了。
電磁脈沖武器領域的“矛”和“盾”的方案都有了,但這并不代表著這次招標會就圓滿結束了。
因為雙方對于4800萬預算的分配,產生了巨大分歧。
“我們至少需要4000萬!”
聽到微波研究所代表的獅子大開口,陳義眼睛瞪得溜圓。
“37度的嘴怎么能說出這么冷冰冰的話?
就給我們留800萬,打發要飯的呢?!”
事關自己心心念念的科研資金,陳義毫不示弱地和對面爭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