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016.科研苦力
- 讓你造防彈衣,你搞等離子護盾?
- 美味地溝油
- 2054字
- 2024-02-25 00:00:00
一項全新的科技成果,從提出理論,到實驗論證,最后落實到工業化生產,每一步都是一道常人無法想象的難關。
盡管陳義對于自己所掌握的等離子護盾技術有信心,但他再怎么樂觀,目前這個項目團隊也只有他一個人。
光是理論部分就讓他忙得團團轉了,后面更進一步的階段,想要獨自一人完成,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了。
陳義也想過要為自己的五三零二研究所招攬人手。
但和晨星服裝廠不同,能夠符合陳義要求的研究人員可不是普通的流水線工人,隨便花個幾千塊一個月,就有大把的人上門應聘。
科研人員大多存在于全國大大小小的官方研究院,科研所,高校,以及各個企業之中。
五三零二研究所剛剛掛牌成立,要名聲沒名聲,要資金沒資金。
想要從各大科研院所,企業中挖人,實在是癡人說夢。
絕大多數科研工作者往往也很現實,做研究無非也是為了“名”和“利”。
要么是研究成果價值高,能夠在業內頂級科研期刊上發表,能夠讓自己揚名立萬。
要么是報酬豐厚,能夠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
最次也是科研項目的帶頭人名聲大,讓人家覺得有潛力,有奔頭。
五三零二研究所哪一項都不占。
有經驗,有技術,有成果的科研人員,人家根本看不上現階段的五三零二研究所。
陳義倒也沒想著一步到位,他現在只想招幾個要求低,踏實肯干,任勞任怨的科研助手。
高校畢業生就是他想到最合適的群體。
接受過高等教育,還沒踏入社會,沒有那么多復雜的想法,聽得進去畫餅,好忽悠,而且和陳義年齡相仿,相處起來沒什么代溝。
堪稱最合適的“科研廉價勞動力”。
陳義要求不高,最好是國內985,211級別的研究生。
他能接受的底線,是物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
至于和他一個學歷層次的大專畢業生,他是真不敢招。
等離子護盾技術的科研門檻極高,陳義不求能招到什么天才科研學者,至少也要對等離子物理有點入門的概念。
可接著問題就來了,五三零二研究所剛剛成立,和國內各大高校并沒有合作關系。
思來想去,只能在衛院士這里碰碰運氣了。
“你要招助手?
研究院里是有不少人手,但都不太合適。。。”
衛院士略微沉思起來,012研究院幾個重點課題組的科研人員,肯定是不能動的,其他的人員,大概率也不會愿意去五三零二所。
012研究院和五三零二所在國內科研界的地位,堪比985高校和普通大專之間的差距。
好不容易擠進012研究院,再去個三級科研單位,那不等同于“發配邊疆”?
“衛院士,我不是想從您這挖人。
我是說,方不方便通過您,從高校那里招幾個助手?”
012研究院作為國內等離子體物理領域首屈一指的科研單位,和國內諸多科研高校都有合作關系。
幾個重點課題組內許多科研人員,都是曾經各大科研高校輸送過來的人才。
“你是想招幾個高校學生是吧?”
“對的,我要求不高的,物理相關專業的就行?!?
明白陳義的想法后,衛院士思考了一會,喊來了行政秘書。
“前陣子國防科大想要讓我帶幾個研究生,因為太忙我就推掉了。
現在替我聯系下,看看人家還愿不愿意?
不過得提前告知人家,我沒法親自當他們的導師。
如果愿意的話,可以來研究院了解下情況?!?
因為是幫陳義招人,所以衛院士沒有把話說得太滿。
但當消息傳到國防科大時,還是引起了極大重視。
衛院士是國防科大的名譽客座教授,早年還在國防科大開過等離子體物理專業的課。
后來年紀大了,精力有限,全部重心都轉移到研究院的科研項目上去了。
國防科大負責對接的校領導接到電話后立刻答應了下來,生怕計劃有變。
在對方看來,衛院士沒法親自帶研究生也情有可原,人家院士手下幾個課題組,研究的都是國家重點科研項目。
根本不缺有經驗,有資歷的科研人員。
如果能夠去012研究院,哪怕隨便在一個課題組里面打雜,這些學生也都趨之若鶩。
短短兩天后,兩名收到消息的碩士研究生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到了012研究院。
不過在聽到衛院士所說,并不是為了那幾個重點課題組而招的他們,兩人頓時有些失望。
而聽到沒任何名氣的五三零二研究所后,兩人都有些懵逼了。
“你們不用擔心,五三零二所的實力我還是很看好的。
所長陳義在等離子體物理領域,可以說是最近這些年里,我見過最有天賦的科研學者。
跟著他做研究,前景絕對不會差。
而且他現在正好缺人手,你們過去能夠學到等離子體物理領域最前沿的東西。。?!?
衛院士當了這么多年研究院院長,自然也是懂得怎么勸人的。
兩個還未進入社會的研究生,原本有些失望的心態,在聽了幾句話后,立刻像打了雞血一般興奮起來。
擔保人是012研究院院長,龍科院院士,這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尤其陳義那篇《等離子護盾技術的相關應用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了國內等離子體物理頂級期刊網站上。
雖然作者陳義的名字有些陌生,但衛院士介紹時說的是個極有天賦的青年學者,所以兩人也就沒有多想,答應了下來。
不過當他們看到陳義后,還是忍不住一陣咂舌。
年輕,太年輕了。
剛畢業的陳義滿打滿算也才二十一歲,而這兩名碩士研究生,都已經二十四五了。
陳義的那篇論文他們也都剛剛拜讀過了,能夠折服衛院士的等離子體物理論文,質量上自然是毋庸置疑地強悍。
這讓兩人更加覺得陳義實力強大,深不可測。
見到兩人后,陳義也是相當高興。
衛院士太靠譜了,這可是兩個985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啊!
等離子護盾技術項目團隊的科研苦力終于有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