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郴州附近那些從武元晟手中接收到圣旨的明軍將領之中,最重要的一位,當然就是郝永忠,這廝在解圍桂陽州、并且從武元晟手中獲得救濟糧之后,心滿意足了沒多長時間,就率兵押著一些糧草前往南邊的臨武縣去了。
原來,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從種種征兆之中,預測到己部官兵的糧餉危機應該會愈發嚴重的郝搖旗,曾命令屬下的監紀谷藩、參將楊一龍等人率領一部分軍隊前往臨武縣,名義上,是去那里練兵,實際上,是郝永忠想要讓他們在那里尋找糧餉,以此來減輕郝部官兵整體的糧草負擔。
畢竟,這樣一個很淺顯的道理,郝永忠是懂得的:
相比較于將所有軍隊集中在一塊地方,把部隊適度分散出去,掠食的效率,會更加的高。
而現在,之所以郝永忠會從武元晟這里獲得接濟之后,便前往臨武縣,當然是因為他覺得此次收獲很大,足以解決本部官兵好多天的吃飯問題了。
正所謂飽暖思兄弟,在本部官兵迫在眉睫的糧餉危機得到緩解之后,一向義薄云天的郝永忠,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來被他派往臨武縣,在那里自給(生)自足(滅)的谷、楊二位兄弟。
「谷藩、楊一龍兩位兄弟部下的兵丁,在臨武餓的怎么樣了?
若是餓死的兵丁少了,那自然是好事。
若是餓死的兵丁多了,那這些糧食便足夠弟兄們吃更多時日,亦是好事……」
這就是郝永忠在親自率軍向臨武押送糧食途中的想法。
畢竟,臨武的情況,郝永忠是有所了解的。
大約十年前,臨武、藍山的礦工和瑤民發動叛亂,聲勢最盛之時,一度殘破三湘直至洞庭,雖然礦軍、瑤軍主力被官軍較快平定,但被打散的各路殘兵幾乎遍布三湘。
自此之后,湖南便更加不太平,賊軍和官軍的軍紀都很差,都會對百姓燒殺搶掠,但二者區別在于,賊軍相對來說更加側重于對地主官紳下手,以此來鏟不公、均貧富;官軍相對來說更加側重于對普通百姓下手,以此來殺良冒功。
后來張獻忠一番入湘出湘的折騰,再之后何督師開府長沙,麾下荊湘十三鎮對百姓橫征暴斂,湖南局勢就更是雪上加霜。
作為礦賊叛亂策源地的臨武,遭遇的兵燹之禍肯定更加嚴重,因此,郝永忠當然對在這里“練兵”的谷、楊二人,能夠把麾下士兵喂飽不抱太多希望。
雖然一片冰心在玉壺的郝永忠,前往臨武,是抱著完全正當的目的。
但郝永忠這種類似“南轅北轍”一般的動向,卻是給朱由桹一種這廝畏敵想跑路的感覺。
顯然,在朱皇帥眼中,相比于縱容部下禍害百姓這種在軍隊中見怪不怪的事情,畏敵逃跑,才是在現在這種戰爭形勢之下,更加嚴重的罪行。
新賬舊賬加起來,朱由桹心中難免對郝永忠這廝頗有成見。
不過轉念一想,想到在主時空中,這郝永忠也稱得上是矢志不渝,前后堅持抗清二十年,寧死不降,以至于最終永歷十八年才在茅麓山戰役中兵敗被殺,這樣的家伙,不應該是那種畏敵如虎的慫貨才對嘛。
于是,朱由桹便打算再給這郝永忠一個機會,為了表現他對郝永忠的重視,朱由桹親自遠程指導武元晟寫詔書,向郝永忠傳遞皇命:
要求他集結手下主力軍隊,前往郴州會師,以待之后共同北上迎戰清軍。
這道詔書,是朱皇帥對郝永忠的考驗。
若是這郝永忠真的腦后生反骨,囂張跋扈到連他朱某人這位堂堂大明天子的皇命都不理會。
那么,在朱由桹心目中,這郝永忠,可就真的是有了取死之道。
郝永忠,完全可以有足夠的資格,成為“殺雞儆猴”這四個字中的“雞”!
畢竟,正所謂新官赴任三把火,剛剛入湘,朱由桹急需在本地各路明軍軍頭面前,樹立自己的威望。
況且朱由桹自信,在必要時候他可以憑借麾下三路精銳近衛軍,把湖南的其他各路明軍,吊起來打。
所以他一直有心思去尋一個或者幾個膽敢藐視他權威的家伙,殺掉立威,以此來震懾湖南各路軍頭。
選擇誰作為被殺的倒霉蛋,也是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考慮的,主時空歷史上的表現、麾下軍隊的軍紀,這兩者都是重要的因素。
但都不是至關重要的最關鍵因素。
至關重要的最關鍵因素,只能是兩個字:
忠誠!
顯然,在身為大明天子的朱由桹看來,若是有人對他朱某人、對他的朱明王朝不忠誠,哪怕這個人主時空歷史表現再好,麾下軍紀再好,也自有他的取死之道!
……
在看到郝永忠親自率軍前來給他們運送糧草的時候,谷藩和楊一龍的內心,是感動的。
被郝永忠以練兵的名義派遣到臨武之后,他們過的,的確很是艱難。
臨武縣因為受到兵災荼毒,許多田地拋荒,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本地百姓本來就是在茍延殘喘,哪里還能夠榨出什么油水?
至于屯田?
那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收獲的事情。
況且,作為由大順軍余部改編而來的明軍,部隊中的中高層骨干軍官,基本上都是在長期的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老闖軍,這些老闖軍之前的多數從軍時間,都是在四處流竄的,在很大程度上,他們養成了流竄作戰的思維定式。
再加上,他們也著實不確定能夠在這地方呆多長時間,自然就沒有什么屯田的動力。
既搜刮不到什么糧餉,也沒有屯田的心思和條件,于是,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谷藩和楊一龍就把目光投向了附近山中的瑤民。
這些瑤民雖然在山中的邊邊角角種地,但因為地處較為偏僻,受到戰亂波及比較小,相對于平地上飽經戰亂、甚至十不存一的漢民,他們居然會擁有更多的糧食。
而這些瑤民,也有走出山區,向相對比較平坦的地方趁虛而入的想法。
于是,有著堪稱水火不容矛盾的兩者,便自然而然地相互攻殺起來。
這大概也算是練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