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取死之道
- 大明皇叔:截殺順治,威震華夏
- 麻將君
- 2066字
- 2024-03-18 00:02:00
然而大順官方的謎之操作還遠不止這些。
在朱敏鋮手下的六百名新軍入城以后,方元昌似乎一下子有了底氣,竟直接讓韓四向全城官紳發(fā)出了‘催餉令’。
催餉從只針對一小部分祖上闊綽的士紳,瞬間擴大為無差別覆蓋,尤其是那些最近幾十年把持濟寧州衙各個部門的實權(quán)家族。
就連在家等著被征召為官的朱光也收到了催餉令。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
朱光氣急敗壞地將催餉令拍在桌上。
那張泛黃的紙,哪里是在要錢?分明是在索命!
“三萬兩!方元昌真敢說!”
“老夫為官兩袖清風(fēng),家無余財,自認無愧于心!方元昌這是在羞辱于我!”
朱光怎么都沒想到偽順會如此喪心病狂,竟是真的不打算跟官紳們和平共處。
他心知入‘大順朝’為官的夢徹底破碎了。
對于他來說,大順或者大明本沒有區(qū)別,給誰當(dāng)官不是當(dāng)官?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嘛。
“大兄,為之奈何?”
朱罔急得團團轉(zhuǎn)。
方元昌不但送來了催餉令,還派兵包圍了朱府,顯然對這位前任知州大人格外防備。
“唉!”
朱光頹然坐回椅中。
朱家真的沒有三萬兩。
雖然稱不上兩袖清風(fēng),但朱光也確實算不上貪官。
不多時,前任知州朱光父子、兄弟俱被催餉司抓走的消息傳遍全城。
“大人,包括朱光父子在內(nèi),方元昌已經(jīng)抓了37個未能湊齊餉銀的官紳!其中二人已經(jīng)受刑而死,另有16人恐怕也沒有辦法湊齊餉銀!”
韓四有些惶恐地看了一眼垂眸靜坐的朱敏鋮。
即便與士紳地主有著血海深仇,韓四還是覺得方元昌的做法有些過分了。
何況朱敏鋮乃是大明的山東招討使、皇明后裔,韓四每每幫著方元昌抓人,都會有一種心驚膽戰(zhàn)之感。
“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啊!”
朱敏鋮輕聲感慨道。
“方元昌將官紳抓來,逼迫其家人湊齊軍餉,否則就嚴刑伺候!如此一來,已經(jīng)是與這些人結(jié)下仇怨!”
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
方元昌,或者說大順官方的做法,可不只是斷人錢財這么簡單。
它們還斷絕了官紳們的前程!
大順不打算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了!!
與這件事相比,些許錢財或者是投靠韃子又算得了什么?
“經(jīng)濟上壓榨,政o治上打壓,卻唯獨沒有肉體上消滅他們!甚至就連鄉(xiāng)紳武裝都沒有解除!大順不亡,天理不容啊!”
朱敏鋮感慨道。
都已經(jīng)是不死不休了,大順竟然完全沒有肉體消滅官紳的想法,甚至都沒有收繳官紳們的奴仆、私兵。
這不是取死之道是什么?
韓四聞言低頭不敢說話。
“韓四,你不必擔(dān)心!你所做一切,皆是我的命令!何況這些官紳又有幾人無辜?”
早就看出韓四心中所憂,朱敏鋮沉聲說道。
“韓四永遠是大人手中最鋒利的刀!”
韓四半跪在地,語氣中滿是自豪,不復(fù)之前的唯唯諾諾。
“大人,郭升已經(jīng)平定萊蕪的叛亂,目前正揮師北上趕往臨邑!臨清州、順德府亦發(fā)生叛亂!”
陳五匯報道。
隨著‘大順新軍’、‘催餉司’占據(jù)的地盤越來越大,朱敏鋮從北伐軍中調(diào)撥了更多骨干力量分派各處。
陳五也將單縣的事宜交給屬下,重新回到朱敏鋮身邊負責(zé)情報工作。
“郭升怕是要跑斷腿嘍!”
朱敏鋮笑著打趣。
大順軍山海關(guān)兵敗的消息漸漸傳開,加之追贓助餉不得‘人’心,各地叛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
饒是郭升屢戰(zhàn)屢勝,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叛亂如星火燎原不可阻擋。
“大人,方元昌即將進入滋陽縣,恐會對魯王府出手,卑職是否要阻止?”
韓四詢問道。
滋陽縣是兗州府的府治所在,也是魯王封地所在。
“不必!讓方元昌收繳魯王府全部田地、奴仆、財產(chǎn),日后北伐軍從大順軍手中‘搶過來’即可!”
洪武皇帝子孫享受的已經(jīng)夠多了,日后若是于國無功,就不必再享優(yōu)待。
“相比魯王,我倒是對孔府更感興趣!”
朱敏鋮目光遙遙看向東北方向。
“兄長,愚弟不日就將前往曲阜募兵,鄒縣、滕縣、嶧縣業(yè)已啟動募兵…弟驚聞臨清于連躍叛亂,權(quán)將軍正欲前往臨邑縣平叛,分身乏術(shù)。兄長可為權(quán)將軍分憂,領(lǐng)兵前往臨清州平叛…亦應(yīng)于東昌府募兵,以保境安民,維護東昌府之安定…”
朱敏鋮發(fā)揮傳統(tǒng)藝能,給傅龍寫信忽悠他去臨清州平叛。
臨清州地處山東與北直隸交界,前往此地平叛就要橫跨整個東昌府。
眼下郭升分身乏術(shù),傅龍若是主動請纓出戰(zhàn),替他分憂,定能讓郭升欣喜不已。
平定叛亂后傅龍就地募兵,將東昌府抓在手中,自然就水到渠成。
傅龍手下都是北伐軍骨干,東昌府順勢也就落入了北伐軍手中。
“手握東昌府、兗州府,截斷郭升退路。吃掉郭升手下的一萬兵馬,北伐軍也就有一只像樣的騎兵了!”
朱敏鋮暗暗思忖著。
他壓根就沒打算放郭升離開!
不論是這位頗有氣節(jié)、知兵懂兵的將軍,還是他手下的數(shù)千騎兵,朱敏鋮都早已視作禁臠。
此刻萊蕪縣北,官道上一支大軍正緊張趕路。
“將軍,您已數(shù)日未曾休息了,將士們也多有疲乏,不如就在此地安營吧!”
一名幕僚策馬來到郭升身旁勸諫道。
郭升端坐馬背,給人一種沉重如山的威嚴感和踏實感,然而緊皺的眉宇間卻充斥著濃濃的疲憊和無奈。
“再前行二十里,必須在今日趕到青石關(guān)!”
他沉聲說道。
“將軍,臨清州、歸德府同時發(fā)生叛亂,青州、萊州等地亦是岌岌可危,您需早做打算啊!”
幕僚壓低聲音說道。
“我已做了大明貳臣,斷無再做大順貳臣的道理!倘若事有不可為,不過一死而已!”
郭升的態(tài)度十分堅決。
二人共事多年,幕僚話里的意思他自然明白。
大順兵敗,李自成西撤,夾在大明、建奴中間的山東絕無守住的可能!幕僚無非是想勸他轉(zhuǎn)投建奴或者重歸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