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棱堡
- 大明皇叔:截殺順治,威震華夏
- 麻將君
- 2067字
- 2024-05-21 00:02:00
“后面的快點跟上!”
“我跟你們說,等清軍來了掏心挖肺雞犬不留!爾等切莫心存僥幸!”
平原縣郊外的官道上,百姓背著行囊,依依不舍地離開家園。
青壯年們推著破舊的板車,板車上是家中僅剩不多的糧食和懵懂的嬰孩,婦人牽著孩童,老人拄著拐杖,所有人臉上都寫滿了不安和憂慮。
亡,百姓苦。
生逢亂世,是他們最大的不幸。
“磨蹭什么?!”
士兵沒好氣地催促著。
對于那些不配合的百姓,兵士們甚至強行推搡抓捕。
這一次不再是好言好語地利誘百姓前往日照,而是強制遷移,務必做到堅壁清野。
斬殺鰲拜以后,朱敏鋮預料到扮豬吃虎的日子徹底結束了。
清軍必然會發(fā)起報復行動!
而以北伐軍現(xiàn)在的實力根本不足以與清軍全面開戰(zhàn),何況現(xiàn)在開戰(zhàn),那么反清就只是山東一省的反清。
而不是全國反清!
朱敏鋮又不是諸葛亮。
以一個殘破的山東對抗整個滿蒙聯(lián)盟及北方官紳集團,怕不是在想屁吃!
他目前的策略很簡單,堅壁清野龜縮不戰(zhàn),以待時局變化!
百姓身后的村莊里,士兵們縱火焚燒房屋,砍倒樹木,將尚未成熟的莊稼盡數(shù)收走,一切都變?yōu)閺U墟。
若非早就通過里長、族老將遷移的事情跟村民說透,此刻恐怕已經(jīng)有人揭竿而起了。
但不管怎樣,看著家園生生毀滅,百姓們還是痛不欲生。
他們紛紛在族老們的帶領下跪在地上,向著世代居住的家鄉(xiāng)磕頭辭行,向著祖先們告罪。
還有一些老人干脆掙脫阻攔沖進火場。
漢人最是故土難離。
“招討使大人說了,終有一天我們會戰(zhàn)勝建奴,重新回到家鄉(xiāng)!”
“建奴殘暴,留下來只有死路一條!”
軍官學校的學生臨時放假,參與到了這場幾乎覆蓋整個山東的遷移行動中來。
他們用直白的語言向百姓們講述遷移的必要性,重點突出清虜?shù)臍埍┮约敖酉聛淼陌仓谜撸M可能減少百姓的抵觸心里。
并讓他們安心一些。
“大人在濟南府囤積了大量糧食,大家到了濟南之后不用擔心餓肚子!有官軍保護,清虜也攻破不了濟南城!”
同樣的場景發(fā)生在全省各地。
除歷城縣、滋陽縣、益都縣、掖縣四個附郭縣外,只有武定州、平度州、膠州、沂州四州百姓不需要遷移。
其余百姓全部遷往上述州縣,或沂水、莒州、日照地區(qū)。
圍繞沂水、莒州、日照,朱敏鋮打造了數(shù)道防線。
其中武定州、歷城縣、滋陽縣、沂州四座大城作為陸上防線;益都縣、掖縣、平度州、膠州則防備來自海上的攻擊。
此為外圍防線。
環(huán)繞莒州的沂蒙山-穆陵關方向以及五蓮山-紫荊關方向縱深幾十公里范圍內(nèi)則是密密麻麻的棱堡和壕溝。
修建棱堡是宋應星的建議。
他為此還專門制作了模型。
那是一種內(nèi)凹的多邊形堡壘,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進攻方無論從哪個方向發(fā)起進攻,都會同時面對不止一個棱面的反擊。
防守方可以用交叉火力打擊敵人!
“西洋人的銃臺?”
朱敏鋮自然一眼就認出了這玩意兒。
“不錯!”
對此宋應星倒是毫不意外。
“孫元化大人修建寧遠城時就采用了西洋銃臺的一些設計理念,不過并不完善。”
他補充道。
歐洲棱堡、火炮、槍械很早就傳入了大明,對于這些新奇玩意兒,大明雖然一直抱有戒心和疑心,卻也多有引進。
棱堡較為矮小,建造難度遠低于城池。
不過建造棱堡需要綜合考慮各個臺面、棱面的傾斜角度、夾角、距離、火炮分布等,對于數(shù)理計算的要求很高。
棱堡之所以不曾在大明繁盛,倒不是因為明人數(shù)學不過關。
而是因為華夏畢竟不同于歐洲,前者的人口、土地面積遠超整個歐洲,棱堡說白了是為了小規(guī)模領主沖突應運而生的戰(zhàn)爭堡壘,它并不適合華夏。
華夏的戰(zhàn)爭多是消耗戰(zhàn)。
動輒幾萬人、幾十萬人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雙方勝敗的關鍵其實在于后勤補給,在于戰(zhàn)爭潛力,
說白了就是百姓!
誰搶占了百姓,誰就有源源不斷的兵馬和糧草補給。
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攜民渡江。
諸葛亮北伐時,也才會把曹魏的人口帶回漢中安置。
得人口者,得天下!
因此華夏總是把城池修建的無比巨大,因為它要擔負的是保護百姓的責任,需要足夠容納少則數(shù)萬、多則幾十萬人居住、生活。
而歐洲的棱堡,充其量只能供幾千士兵和領主生活。
不過朱敏鋮在考慮過后,最終還是決定建造棱堡。
他幾乎將山東三分之一的百姓遷移到了魯東南這片山地丘陵地區(qū),此地僅有的三個縣城沂水、莒州、日照早已人滿為患。
可以預見的將來,這里的人口會愈加繁盛。
在當?shù)亟ǔ潜Wo百姓和各個工坊顯然不現(xiàn)實,如此多的百姓也不可能塞得進城池中去,那么如何抵御來去如風的八旗騎兵?
方法只有一個:
讓它們跑不起來!
“我將這個方案命名為絆馬索防線,就是在環(huán)繞核心區(qū)域的沂蒙山-穆陵關方向以及五蓮山-紫荊關方向縱深三十里的區(qū)域內(nèi),建造數(shù)百座簡易棱堡!”
自從開始往日照轉移人口,棱堡的修建工作也同時展開。
得益于魯東南地區(qū)山川、丘陵密布的地形條件,能夠供大部隊通行的道路其實并不多,因此需要修建的棱堡數(shù)量也沒有很多。
“目前初步統(tǒng)計需要修建小型棱堡370座,中型棱堡41座,大型棱堡9座,預計到十月初可以全部完工!”
棱堡的修建工作由龔世杰負責。
所謂小型棱堡,能夠容納一個排38名士兵,配備四門虎蹲炮,兼具戰(zhàn)斗、警戒功能;中型棱堡容納一個連128人,配備12門虎蹲炮、4門弗朗機炮;大型棱堡容納一個營594人,配備16門弗朗機炮、4門M1857野戰(zhàn)炮。
棱堡前方200米外是寬度約一公里的障礙區(qū)。
其中遍布壕溝、鹿角木等反騎兵設施。
等鋼鐵產(chǎn)量上來了,朱敏鋮就把鐵絲網(wǎng)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