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機械設計基礎(第3版)作者名: 李文平 張永娟 周玉豐主編本章字數: 938字更新時間: 2024-02-27 11:22:13
前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進行了詳細豐富、深刻完整的論述。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科技創新、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新要求,許多高校都在進行針對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相關課程改革。本教材的編寫力求符合高職教學特點和學生學習規律,尤其在如何實現專業基礎知識向職業能力轉化上做出了突破性的改革與創新。
本教材在編寫上呈現以下特點:
(1)根據機械行業崗位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對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四門課程的內容進行了篩選、整合。其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必需、夠用”的原則,符合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崗位要求。
(2)在敘述問題時,力求概念把握準確,敘述深入淺出,結構層次分明,內容詳略得當,盡可能采用圖表對照法處理一些相關內容,使計算過程簡明實用,較好地體現了“可教性”和“可學性”。
(3)突出學以致用,例題、課后習題緊密結合實際,盡量選取工程實例進行講解,使得許多力學問題不再模型化、抽象化、復雜化,增強了內容的實用性。同時書中引用了大量國家標準中的圖表,增強了對學生查閱圖表、手冊等應用能力的培養。
(4)采用了已正式頒布的現行國家標準、規范和資料,以及現行國家標準中規定的名詞術語和符號。
(5)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將過時的內容移出教材,并以新知識內容替代。
(6)為更好地方便學生理解所述知識點,本教材大量采用了實物簡圖,同時為滿足學生移動學習的需要,將部分機械設計動畫資源通過二維碼展示,與教材中的平面圖進行了有機結合。
(7)為方便教學制作了配套的電子課件和習題答案。
參加本書編寫的有:李文平(緒論、第1~3章、第10~13章,全書的習題及習題參考答案),張永娟(第8、9、14、15、18、19章),周玉豐(第4~7章),曾艷玲(第21章),鄒學汪(第20章),鄧陶(第17章),尹存濤(第16章)。全書由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李文平、張永娟、周玉豐擔任主編,并負責統稿、定稿。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楊華明對全書進行了認真仔細的審閱,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編者所在院校領導和同事也為本書的編寫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歡迎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