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村莊在不下雪的日子里,河邊的霧最大,散散落落的大樹上形成了很大的奇觀——霧凇。大霧散去,留下的霧凇最是好看。太陽出來,微風拂動著光禿禿的樹杈,站在樹下的人就可以接霧凇花了,小鴨跑過去,野兔跑過去,就留下一排排小腳印。村莊里的娃娃都認識這些腳印,因為冬天里打野兔成了食物的另外一種獲取手段。打野兔的最為難窮苦小孩們的是沒有工具,有先人留下來的工具最是便捷。
野兔的身手敏捷,像太爺爺這樣一窮二白的異鄉人,想要逮到兔子也是一種奢望。而且冬天可不敢往草堆里亂踏,不小心踏入了套,那爛包的生活脆弱的經不起一點動靜。但是冬天也是方便去河對面村拉活的好時機,冰凍三尺,不用船費,那時搖船的船夫就只能歇一歇了。
太爺爺還是最懷念秋的大自然的饋贈,那榆錢吃到飽的日子。冬日的嚴寒,有時候也需要靠河邊的冰來湊個水飽。孫家二小子喜太爺爺,親太爺爺,總是在閑事來找太爺爺拉拉家常。
金家老三的大兒子的事情據說又有了新眉目。這個冬天很冷,那金家的石獅子,調皮的小孩舔上一口都得把舌頭凍上面,不拽點皮肉下來是不會罷休的。金家老三的這房媳婦和其他房媳婦一樣,拿了洋錢買了布。就看那金家老三的二兒子,穿著嶄新的大棉襖,甩著大鼻涕站在門口,他媽媽端著個小凳子,裹著個腳的腿斜插在凳子前,和其他人拉著家常。嘴里還張揚著,今年給大兒子用雖然是之前的舊襖加的布,但是數大兒子穿的最厚實,就這,還和他爸說冷。。。。。。
這時候,金家老三也笑著路過,搖著他那大腦袋,轉著他那眼睛,總是在盤算著什么的樣子。大兒子搓著手入入出出的干著手中的活計。是啊,自從換了媽,世界也換了。一天,不知道金家老三的大兒子被凍得狠了,就向他爸說冷,他爸以為調皮,就用趕馬鞭子追著大兒子抽。
嘴里還念叨——叫你鬧喚冷,啥好東西都給你了。。。
那破舊的棉襖哪禁得住這鞭子抽啊,襖子破了一條又一條,帶著血的蘆葦棒也像棉絮似的在寒風中飛舞著。這金家老三哪有停手看這到底是棉絮還是蘆葦絮的意思,一直打到大兒子求饒的好幾遍,才定睛看到這空中飛的是啥。是啊,這后媽的“慈愛”啊,讓這個孩子受盡了苦難。
金家老三這次知道他那老婆的精明算計了,沒過夜的就把這個老婆休回了家。孫家二小子講到這也出了口惡氣似的,贊嘆金家老三的做法。是啊,孩子們的心中,善良和丑惡的邊界是很明顯,不似成人的權衡利弊的精明,更多的是在孩子們心中同情弱者,保護弱者的善良一直閃閃發光著。
轉眼間,太爺爺已經來到這個村莊好幾個冬天了。也不知道,那疾苦的人間讓太爺爺會是怎樣的心痛遠方的牽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