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兩天時間,把第一本有關朱元璋的內容讀完,特別感概,一個人的一生就在我眼前如同過電影般,他的好,壞,經歷提示,是點醒,是警鐘,使我想要立刻記下來。
朱元璋確實很優秀,看完了他我慶幸自己不是一個男人,說實話,我真心做不到負重前行,只為某些人過得安穩。我也做不到掙錢養家,只為某些人貌美如花。我更做不到,自己的事情做好,還要把子孫的事情提前操碎。這實在太不容易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可能是一個比較自私的人吧,也許。
其實就算朱元璋再優秀,他也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枚棋子。以前,我總覺得歷史可以照抄,現在我不那么想了,歷史可以借鑒,從中看到人性,人心,看到規律,周期,但是當年明月說得好,我們不能套用啊,因為時代不一樣。馬云也說得好,同樣的歷史第一次上演是正劇,第二次就是悲劇了。不論是聽到王立峰還是其他百家講壇的大師,我胸中都有一股熱血在沸騰,也許是雄性的荷爾蒙激素在作祟吧。
一個人一輩子能夠有幸感受到幾個人的一生呢,無非就是身邊人吧,親人或是陌生人,可是閱讀,讓我親眼見證了好多人的一生,我是確確實實賺到了。所以,我在考慮調整我的閱讀計劃,接下來可能是甄嬛,也可能是權力的游戲,讀全集,確實很全面,很宏觀,很系統,很成長。堆滿了書柜,花了很多錢的陳昌文,我暫時先停一停。我可能對那種很容易識破的技巧很不敢興趣。
很多大咖說,讀再多書但是沒有真正經歷是沒用的,某種程度上,我同意,但是我又不同意,除了客觀情況下,我的確沒有可以經歷的時間和空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致知格物,事實上,在我的人生中,我有很多次都是先有的方法論,才真正經歷到匹配的故事,怎么說呢,確實不錯,因為這些提前的方法論沒有殺的我后知后覺,我還是靈敏的。寫完這篇字,我大概就要重溫朱棣的一生了,我很期待。
作者努力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