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馬持的提醒
- 三國:馬踏塞北,劍指中原
- 科學并不科學
- 2295字
- 2024-01-26 18:54:55
以馬持前世對漢末的了解,他知道馬騰一脈自漢章帝之后就逐漸沒落了,自馬騰這里甚至早年還需要砍柴販賣為生,更落魄到與羌族女子通婚。
后來趁著黃巾之亂加入了涼州的叛軍,加之有了羌族的支持,這才逐漸做大。
但也正因如此,馬騰更加不受世家大族待見,認為他是棄明投暗,憑白污了伏波威名。
而馬融卻不同,在當世非常顯赫,為何后人卻落魄到需要東躲西藏?
按照記憶中父母離家躲避的時間來看,那時候不正是馬騰加入亂軍后不久嗎?
“大兄!我,我做,做好了?!?
馬持深吸一口氣,將族譜和玉牌貼身收好。
一陣輕快的腳步從外面走來,馬鈞拿著連弩走了進來。
馬持回過神來,接過連弩細細打量起來。
連弩全身不過一尺三寸,弩身為梨木制作,弓弦僅是麻繩搓制,上有八根竹箭。
馬持暗嘆一聲,因為時間倉促,材料又很是簡陋,加之又是馬鈞第一次制作,水平很是有限,粗略估計能擊發三五次已是極限。
“大兄,可,可是不,不滿意?”
馬鈞有些失落的聲音傳入他的耳中。
馬持回過神來,看著弟弟灰塵撲撲的臉蛋,心中緊迫感油然而生。
“阿仲,去收拾一下,咱們今晚就得走了?!?
馬鈞似乎早有預料,抿嘴道:
“那,那我,我做的...”
馬持當然不會把那些模型留下,這些東西日后說不定就會派上大用處,一咬牙:
“都燒了!”
馬鈞沒有再說什么,順從地點了點頭,眼中滿是失落。
“阿仲,不必悲傷,今日燒掉的只是模型,大兄日后一定給你一個心無旁騖的環境,我保證!”
馬鈞強忍內心悲傷,重重點了點頭。
“恩!”
夕陽西下,一股濃煙伴隨著熊熊烈火為這晚霞增加了一抹顏色。
村外鄉道上,馬持二人背著包袱定定地看著這生活了十年的村落。
拉著馬鈞朝著埋葬前身父母的方向,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三個響頭,馬持目光堅定,暗自發誓:
我馬持鳩占鵲巢,卻畢竟還流淌著馬氏血液,馬鈞今后就是我的親弟弟,而我也一定會為你們正名,恢復宗族聲名!
至于老村長,您的大恩此生絕不會忘,若我馬持還有崛起之日,定會回報您的后人!
我發誓!
側頭看向已是淚流滿面的馬鈞,馬持緊握雙拳。
馬騰,你等著!你不是要這玉牌嗎?那我便送給你又如何!
“架!”
一陣馬蹄從前方傳來,驚得他趕忙站起身抽出腰間菜刀,將馬鈞拉到身后嚴陣以待。
待發現三人三馬中領頭的人是熟人后,馬持這才松了口氣,又將菜刀收了回去。
“楊兄!”
楊修哈哈一笑,翻身下馬,對兩人滿面灰塵毫不在意,身后仆從也趕忙下馬站在身后。
“哈哈,馬家小哥意欲何往?”
馬持不知道楊修所來何意,沉吟片刻,苦笑一聲:
“唉!不瞞楊兄,如今我兄弟二人無家可歸,又有強人窺伺,自身難保?!?
“不過聽聞蜀中乃天府之國,州牧又是宗室,正欲往投以求活路。”
聽到馬持的回答,楊修眼中閃過一抹失落,勸誡道:
“蜀中有天府美譽不假,可劉公雖為宗室,卻和賊教張魯勾連斬殺漢使,截斷交通,非明主也!”
“更何況若要前去還得南下途經武都氏,武都氏如今為氐族占領,混亂不休,你二人行走恐怕艱難?!?
馬持本就是隨口一說,卻沒想到楊修居然如此言語,倒是讓他有些驚訝。
兩人非親非故,楊修跑來跟自己說這些做什么?
“不知楊兄有何指教?”
其實楊修本想留下送二爺最后一程,伯父楊構卻希望他能遵守諾言,并早點回去實現,后又詢問馬持的事情,楊構不知怎么想法也沒瞞他。
得知馬持兄弟二人居然是大儒馬融直系后裔,楊修肅然起敬,然后快馬趕來,本想與其同行照拂一二。
卻不想此刻馬持言辭不實有意提防,倒也頗覺無趣,意興闌珊地對身后擺了擺手。
“指教談不上,伯父見你二人并無代步之物,特意讓我將這兩匹馬贈與你們?!?
馬持哪里看不出來這馬分明就是楊修特意送來,為了照顧他的面子才這么說。
只是他確實需要代步工具,牽過一匹馬佯裝不知地對楊修抱了一拳。
“長者賜,不敢辭!既如此,那持就收下了,多謝!”
馬持也不是沒想過跟楊修結交一下,畢竟在他的了解中,弘農楊氏也是漢末的一大招牌之一,而楊修本人日后也絲毫不會弱于祖上,若不是因為站錯隊,怕是也能平步青云坐至公卿!
只是他此行另有目的,且極為兇險,若是楊修邀請同行,他還真的不好拒絕。
楊修見馬持只是牽了一匹馬,也不再勸,抱拳朗聲:
“既如此,那就此別過,后會有期!”
“楊兄且慢行?!?
馬持心知剛才楊修對于前往蜀中的危險提醒并非虛言,此刻也是誠心贈馬,并非臨時起意。
遲疑了一下,還是上前兩步湊近楊修身前,小聲道:
“楊兄既然能提醒我,我也提醒楊兄一句,關東聯軍破董就在近前,董賊敗亡在即,還要早做打算才是,否則禍不遠矣?!?
楊修聞言也不甚在意,父親早就對此有了應對之策,突然又想起馬持一直生活在此怎會對關中局勢如此了解?
“這是你的意思還是...”
楊修面色鄭重,朝著村內看了一眼。
馬持搖了搖頭,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同樣嚴肅地說道:
“若是董賊敗亡,其殘部在逃生無望的情況下最有可能的是什么?在下看來,絕對不是望風而降!”
“要是有高明之人引導他們反攻長安,又當如何?”
見楊修逐漸沉重的表情,馬持最后小聲說道:“
“屆時賊軍裹挾陛下和大臣,楊公在朝也必定難以幸免,為楊公聲名計...”
馬持沒有繼續說下去,他相信楊修一定明白他的意思,至于信不信,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將一直沒有說話的馬持抱上馬背,一個翻身也坐在了前頭,調轉馬頭揚長而去。
“后會有期!”
楊修一臉凝重地看著馬持漸漸遠去,目露沉思。
若自己是董卓部眾,在董卓敗亡之后,面對關東聯軍的圍追堵截,最大的可能是什么?明知逃亡不可行,投降亦是死路一條,會怎么辦呢?如果...
“公子,那小子不是說要南下嗎?怎么往東去了?”
楊修悚然驚醒,對自己剛才心中的推演感到一陣后怕,目光順著仆從手指的方向看去。
這個方向,是去哪里呢?
“原來如此,倒是沒想到他年紀輕輕竟有如此膽色!”楊修眼睛微瞇,撫掌而笑。
“我等也不能停留了,你二人共乘一馬,我們必須趕緊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