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匯報到民用技術“五小工業”的第1個年產10萬噸鋼小鋼鐵廠的時候,看到旅長好象有點犯暈,不由問了一句:
“旅長,你沒事兒吧?”
旅長微微定了定神,拿起熱水杯喝了一口,問道:
“馬奇諾防線你知道嗎?”
李云龍點點頭,說道:
“在延安的時候,聽課聽到過。法國舉全國國力建設的一項軍事設施。不過去年好象被德國人攻破了。”
旅長點了點頭。微微嘆口氣,說道:
“我不知道咱們中國后方現在還有多少煉鋼能力。但馬奇諾防線建了12年,總用鋼量是15萬噸。”
說到這兒,倆都有點沉默。旅長又嘆口氣,問道:
“林先生還說什么了?”
“哦,說到一個軍事思想,總體戰……。”
李云龍學著林森的口氣說了一下總體戰,然后有點兒懵懂地看著旅長道:
“旅長,這總體戰聽著挺玄胡胡地……。”
旅長直接飆家鄉話:
“你個哈寶,豬腦闊!這都理解不了?!
我們八路軍根據地全民皆兵,不就是總體動員的模式嗎?!”
李云龍恍然。對啊!總體戰!總體戰!我們全民皆兵,那不就突出個總體嗎?!
旅長則是繼續道:
“我們八路軍,軍隊主業是打仗,但平時自己耕田種地、開工行商、采礦建造,這些都干,力爭能自己養活自己。
根據地民眾則主業養活自己養活家庭,但平時有空也接受訓練,組建民兵,平時鬼子來了也打小規模仗。
要說動員率,不算那些懷里抱的伢娃子和走不動道兒的老人,我們可以說百分之一百動員了。所以我們的動員率肯定比德國總體戰標準要高。
不過,這總體戰理論的很多工具,倒是不妨礙我們拿來用。比如這動員率,總體戰標準是全社會動員率達到20%,人力調配就超過了社會承受能力,全社會將無可遏止地滑向全面崩潰的境地。我國情況跟西歐不同,動員率標準自然不同。但不妨礙我們拿這個工具來評估根據地的基本能力。”
李云龍只是悶頭聽著旅長說,這些指標他都是第一次聽說。有點兒跟不上旅長的思路。
旅長也不管他,問道:
“還有其他嗎?”
李云龍轉身拿出了23本《十萬個為什么》,苦著臉說道:
“林先生最后給我一套書,讓我學習。”
旅長隨意抽出幾本,翻了幾頁之,抬眼看了幾眼李云龍,開口道:
“看你有點為難。要不這套書送我吧?”
李云龍急忙搖頭,說道:
“總要學習的。再說了,萬一林先生查問起學習進度來,那我不是得抓瞎了?!”
旅長點點頭,說道:
“你先學一本,其他拿到總部印刷廠印刷吧。
到時386旅連以上軍事政工干部分發一下。
這套東西適合成年人科普,但里面有些知識也不宜傳播太廣。”
--------
旅長和李云龍談完,寫了紙條簽上名字,安排二個警衛員留下來移交物資,他和李云龍立即趕往總部。
總部首長聽取他們匯報之后,立即安排新華社分社將膠卷復制3份,原件和紙稿交兵工廠人員留存研究,復制膠卷中的2份,分別美蘇兩家送二個地方。美國的送重慶和香港各1份,蘇聯送重慶和XJ各1份。
總部參謀長還特別要求美國那邊要確保1份送到美國外交使官費正清手上,蘇聯那邊則要確保1份送到蘇聯外交使官崔可夫手上。
接著總部安排八路軍經濟管理班子,結合計劃中美蘇提供的技術,以及林森能提供的“五小工業”范圍,對全華北地區工礦農商等產業進行大摸底。并根據摸底情況,制定出可行的實施計劃,然后再考慮與林森進行基數兌換,推動產業實施。
《十萬個為什么》則全軍全華北地區刊印,軍事干部連以上每次發一冊隨身攜帶定期輪換,地方干部則每縣發1套,也是輪換看。要求保密,不得遺失和復寫。
上述物品復制件,以及八路軍相關工作安排,同時上報延安。
安排完這些,總部眾人都放松了下來。參謀長笑瞇瞇地道:
“李云龍,這兌換的事情,你是個什么章程。”
一時間總部指揮部鴉雀無聲,一屋子閃著光的眼睛看著李云龍。
李云龍知道這是要分果果了,5.5個基數,現在可是全軍盯著呢。
少許思索了下,李云龍開口道:
“林先生的兌換規則主要走兩條線。
一條是編制內,一條是編制外。區別是編制內可以持續提供后勤補充;編制外則只能是消耗品,要獲取補充,就得拿基數換。”
指揮部眾人點頭,先得盤賬盤清楚了,才好分。李云龍則繼續道:
“這次林先生提供了5種新武器裝備,又折算了1項通訊裝備。這其中2項是編制外的,旅級105mm口徑山炮和旅級通訊連。4項是編制內的,團屬炮兵、營屬機槍連、班組武器、專項的M24升級手榴彈。
我的想法,是旅級的二項裝備雖然只能算消耗品,但用在關鍵位置,是具有決定一個局面結果的能力的,所以值得換一套出來。至于換多少,就要看首長們怎么想了。
嘿嘿!旅長,我用一個基數,給你換一個半105炮營出來。”
旅長先好笑地瞪了李云龍一眼。然后認真地想了想,說道:
“你要真兌換一個105炮營,我還真未必用得上。
我覺得只有三個地方適合用。
第一個地方,是總部成立炮兵團,當戰略炮兵使用。105口徑用在方面軍級當然是小了些。但我們八路能有得用,就很不錯了。
第二個地方,就是完全散開來,八路軍一個旅最多配置2門,作為敲核桃砸開鬼子堅固工事的專用裝備。
最后一個地方,就是你獨立團本身。你們團現在是全軍標桿,標桿當然要有標桿裝備。你李云龍轄屬3個團的兵力,實際的師級部隊,有一個炮營,才屬正常。
而我386旅放一個105炮營,那跟下屬步兵團的武器配置就完全脫節了。不可能說105炮轟完了,我一個團7、800人,10挺捷克式掩護一堆20發子彈的老套筒,去打大規模陣地戰。這完全搭不起來。”
眾人都點了點頭。總部參謀長這個時候開了口,說道:
“李云龍,我聽你講了林先生這個兌換方式,有點感覺是留了后門的啊。你考慮這個事兒時間最長,說說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