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民用裝備的兌換
- 亮劍后勤員
- 元居士
- 2170字
- 2024-02-24 18:44:40
李云龍聽到林森說蘇聯輕武器落后,急忙問道:
“林先生,你給我們推薦的班組輕武器系列,跟小鬼子比的話,到底如何?”
林森知道八路軍面對的,說到底,是個初步騾馬化的陸戰戰場。而八路軍自身在武器領域面對的,不是蘇聯那種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干脆有沒有的問題。李云龍特別在意輕武器效能狀態,林森很是理解。所以笑笑,說道:
“首先呢,我推薦的班組武器在我的軍備庫中,肯定算不上最好的。但用來打鬼子,應該是比較適合八路軍的。
這種適合,不但是指這套班組武器組合的殺敵效率適合打鬼子,同時也指在基礎條件具備時,八路軍自己制造班組武器也適合。
我先說下班組武器與鬼子武器的參數對比。
首先是重機槍。
這款槍實際是連班二級通用的機槍,而且從使用上講,更貼近班用機槍一些。
參數上,空槍重7.5公斤,帶二腳架。作為連屬武器,有專配的三腳架,重4.7公斤。使用蘇制7.62*54R全威力彈,有效射程1000米,可換槍管,200發軟彈盒供彈。
就這幾項參數,已經遠超小鬼子92式重機槍了。”
李云龍聽到這些參數,就覺得嘴里口水涌動,一句“就要這個了!”,差點兒脫口而出!最終還是忍住,聽林森繼續講:
“這槍甚至比小鬼子班用的歪把子機槍,也要好不少。歪把子空槍重10.5公斤,30發彈斗供彈。比這款槍重不說,那個彈斗供彈,是真正的坑貨!
只是這款槍使用全威力彈,與班組內的中間威力彈不統一,所以我按通用機槍的重機槍功能,配給李團長使用。”
李云龍深有同感地點點頭,笑著說道:
“在新一團,有捷克式,肯定不用歪把子。那槍打著怪別扭就不說了,這邊刷油邊打仗,班內彈藥還不統一,屬實是人見人愁。”
林森則繼續說道:
“既然那挺重機槍不適合作為班組輕機槍使用,那我就提供李團長內班組輕武器套裝。這個套裝是班用輕機槍+步槍組合。
先說說這班用機槍。參數是,空槍重也是7.5公斤,使用二腳架,彈藥使用7.62*39中間威力彈,軟質100發彈盒,由2段50發不可散彈鏈連接成1條100發彈鏈。有效射程800米。2人組里,機槍手帶槍及槍上1個彈盒,背1個彈盒。副射手背4個彈盒,總攜彈600發。
這款武器在性能上超過鬼子歪把子機槍不少。無論是射程還是火力持續性,都不在一個級別上。而且與班內步槍彈藥通用。
下來說說這半自動步槍。參數是,空槍重3.85公斤,彈藥基數為隨身子彈袋內裝10只10發彈夾,包括彈倉內的10發子彈,總攜彈110發。步槍有效射程600米。
這款步槍相比于鬼子38步槍優勢也很明顯,射程和射速都高于栓動步栓。戰場使用2、3支步槍配合,火力密度不比鬼子歪把子差。”
李云龍咧開大嘴樂了!開口說道:
“林先生,不怕你笑話,我現在覺得這火力覆蓋打法,是真的有搞頭。”
林森笑著點頭,說道:
“軍隊作為暴力機構,能直接達成毀壞效果的單位時間火力投送能力,當然是它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了。
以后的軍隊,戰斗力很大程度上要看這單位時間火力投送能力了。”
李云龍連連點頭。蒼云嶺這一仗,真正是打開了李云龍的眼界!
林森則笑著開口道:
“話題遠了,說回到給蘇聯的資料。
這最上面的這一份,是關于7.62*39中間威力彈的技術圖紙。
下來這一份,是我提供給李團長的班用機槍和半自動步槍性能描述。將來李團長裝備的班組輕武器及彈藥,就可以讓蘇聯來背鍋了。
再下來這一份,是一種重機槍的性能描述。這種重機槍同樣使用蘇制7.62*54R彈,簡化輪式槍架和D型握把。這款武器和提供給李團長的那一款通用機槍不是一種,你用的那款更輕便一些。
最后這一份,是關于一種新火箭筒性能描述,這款火箭筒和給美國的那款不一回事。這種火箭筒也是2人組形式,可以加強到班排一級使用。蘇聯跟德國打的主要是陸戰,而蘇聯陸戰中最大的威脅,同樣是德國坦克。蘇軍現在單兵反坦克的手段,主要是專用的反坦克手雷。使用距離太近,步兵很容易被殺傷。這種可以在150米有效射程上使用的單兵火箭筒,同樣是蘇軍的急需。
最后則是技術兌換清單。輕武器的技術不算太高深,所以只跟蘇聯兌換10萬噸石油開采和石油加工的技術。他們運到陜北就行。”
李云龍則是詫異道:
“陜北有石油?我們八路還用得到石油嗎?”
林森笑笑,陜北延長油田可是擁有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口油井。只是美國人的海相成油理論,使得所有人都不相信那里存在大油田罷了。
林森抬眼看了看陜北方向,那邊可是有中國第二大油田,連續10多年年產油氣當量6000萬噸。
而二戰日本每年消費的石油,也才300萬噸左右。
這片錦繡河山,寶貝可是多得很啊。
當然,現在沒必要開發那么大規模,有個10萬噸的工業血液基礎產量,培育八路軍的基礎工業能力,那就很不錯。
想到陜北油田,林森開口笑道:
“李團長,我下來要說的這第四件事,恐怕你以后要多關注了。
那就是民用裝備的兌換了。
戰爭打得就是國力!而工業制造能力,別管是軍用民用制造,都是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李團長也可以在我這里拿基數兌換民用的基礎工業技術。
目前開放的兌換內容是五小工業:
小鋼鐵,年產10萬噸鋼,
小水泥,年產10萬噸水泥制品,
小煤礦,年產30萬噸煤炭,
小化肥,年產5萬噸化肥,
小機械,年營業額10萬銀元。
兌換標準是,1個團基數,兌換1個上述企業。”
李云龍聽到這里,皺了皺眉,遲疑著問林森道:
“林先生,我對工業不是太熟悉。
但是……,全國的工廠可是海了去了。這1個基數只能兌換1個工廠,是不是有點少了。”
林森笑了笑,說道:
“李團長只管把我這些數據報到總部去,他們知道值不值。”
1940年,中國大后方的鋼產量只有1500噸。抗戰八年中國整個大后方鋼產量總和為4.5萬噸,連一艘日本大和號戰列艦都造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