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團指揮部出來,李云龍和新一團主要干部開始查看地形,設置防御工事體系。特務營主要干部同隊跟隨。
孔捷還要跟李云龍商量結合部事宜,同時他們現在轄屬新一團,團內情況他們也要知道。另外他們回特務營,也是沿山脊線從主峰去伴峰,跟著李云龍算是順路。
蒼云嶺是一座石土質的稀疏茅草山。越往山頂石質越多,越往山腳土質越多。在正斜面的這一面山坡上,除了與綿山相對的一面之外,沒什么特別突出的山脊線和平臺棱線。整個正斜面從山頂到山腳,形成幾個相對獨立的水沖扇面,這個扇面越到山頂越不明顯,越到山腳因為土質增厚的原因,沖刷得越是深。一路沖刷下去,順著蒼云嶺下面的臺地沖刷出十多條近乎平行的深深溝壑,一路延伸到很遠的地方。山腳臺地上則分布著幾個被溝壑分隔開的小山包,形成丘陵溝壑地貌。
這是山西地區很普遍很常見的地形。
這種地形很有利于防守。山頂脊線棱線不分明,所以山頂附近構工的工事,射界基本上能全覆蓋下面的溝。山腳發起進攻的時候,沿二個扇面展開,相互之間無法看到,也就無法做到相互協同。要走到差不多快半山腰了,兩個扇面才能相互看到。山腳溝壑的棱線則比較尖頂,攻擊部隊沒法在棱線上展開,只能從溝壑里向上突擊。這就很方便防御方利用二個扇面的攻擊節奏不同而集火其中一部,然后再轉到另一部。進攻方將較為困難。
眾人走到山頂一處視線最為通暢之處,張大彪指著腳前幾步的山頂棱線下面的一個小土臺,開口道:
“團長,我的營指揮部就放那兒了。一會兒我讓他們挖一個半埋式的壘石大暗堡,到時你來查看前線也方便。”
李云龍團指揮部在反斜面已經很靠前,但李云龍戰時會站在更靠前的一線。直接拿著大刀片子參與白刃戰都是經常。所以張大彪直接跟李云龍商量前沿指揮部的位置。
李云龍點點頭。張大彪示意身后一營的戰士過來,馬上開始構工。
張大彪說的壘石地堡,新一團可是沒少用。它是由就地采集的大小不一的片狀大石壘砌,用碎石土填充壘砌大石的空隙,厚度可以達到近一米。壘石地堡頂上用動員來的木梁門板覆蓋,上面鋪上一層平板石,再全覆蓋以碎石土,內部則用木柱頂住主梁。一個硬質的地堡就成型了。
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用碎石土把整個地堡蓋起來,防護效果更佳。還可以鏟來帶土的茅草覆蓋住,這就是暗堡了。
這種干石壘砌工藝很考究壘砌的手藝。石塊不是越大越好,講究個大小搭配,縫隙互壓咬合,中間空隙還用碎石土填滿,頂上再用大石壓住,穩固性相當好。本地農村多用這種工藝建房,一般壘砌石墻高過頭頂,再在干壘石墻上加夯土墻上去,建造成房屋的整片墻壁。這種工藝也用來壘豬圈等,三百斤的大肥豬都拱不開,很結實。
新一團會這個手藝的戰士不少。這種地堡本身為半埋式,不用壘砌很高,所以搞起來并不比挖工事慢。
張大彪看李云龍點頭,又伸手指著山脊線和山頂棱線的幾個點,說道:
“那兒,那兒,還有那兒,幾個射界開闊的高點上,都做成壘石地堡,然后挖三道交通壕溝,把所有壘石地堡聯接在一起,整個山頂陣地就是個大型環形防御工事了。
這可是個硬核桃!到時讓小鬼子們碰個頭破血流!”
李云龍再點點頭。向前走了十幾步,查看山腰情況。然后指著山腰道:
“在山腰山脊線分割開坡面的地方,騎線設置壘石地堡。開左右二個射擊孔,壓制敵人二個山谷扇面進攻到達可以相互看見的高度,打破他們的協同攻擊!
再在脊線地堡差不多高度的棱線下面,增加幾處棱線地堡,與脊線地堡一起,形成對山谷方向的密集交叉火力!”
張大彪點點頭,道:
“這算是第一道防線了,山頂環形陣地就是第二道防線了。”
李云龍點點頭,開口道:
“第一道防線也用交通壕溝連在一起,方便部隊橫向機動和火力展開。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之間,用之字形壕溝連起來。”
張大彪點點頭。李云龍轉身開口道:
“三營長,你把三營拉上來,與一營一起,抓緊時間,爭取在天黑前,把這二道防御工事構筑完成。”
三營長道:
“是!”
三營長安排身后通訊員去傳達團長命令。自己則跟在團長后面,繼續看陣地。
作戰是需要輪換的,說不定自己就輪換到新的陣地上了。包括孔捷,說不定就輪換到蒼云嶺守主峰了。所以有條件的話,陣地四處眾干部都要走走看看。
李云龍帶眾人沿著蒼云嶺右側坡面向山下溝壑走去。邊走邊對二營長說:
“你們二營就守在這個山脊線的側后。一方面用火力封鎖山間大路,另一方面山頂緊急的時候,你們二營可以沿這個山腰線運動出去,側擊敵人攻擊山頂的部隊。”
二營長點了點頭。守山一般兵力分配是1/3守頂,1/3準備側擊,1/3作為預備隊。李云龍這種安排,屬于正統戰術安排。二營長對這個戰術很熟悉。所以跟李云龍講:
“團長,一會兒我去專門走一遍攻擊路線。”
李云龍則開口道:
“不用一會兒,我們現在都去走一遍。”
眾人一路下到溝底,又返回山腰橫向查看了路線。看完路線二營長笑了。
這處山坡從山頂下來,形成了二級崩崖。第一級崩崖較緩,并在底部形成了一個小臺階,崖坡和小臺階上長滿了不算太稀疏的矮樹灌木,部隊可以隱蔽其中,也很方便橫向通行。從這個臺地轉過正斜面山脊線,剛好是正斜面的第一道防線。臺地上因為長滿了植被,從山頂和別的角度,都看不大出來這個臺地居然相當容易通行。
第二級崩崖直接崩塌為近乎90度垂直的石質崖面,只有個別地方可以單人通行直達溝底。
這個地形打側擊的話,他可以把部隊從山后隱蔽拉過來,然后展開較大的攻擊面,向正斜面運動攻擊。而在小臺地上,他又可以展開較大規模的對大路方向的火力壓制。到時鬼子除了92式步兵炮之外,其他火力基本上都起不了太大作用。這個仗就好打了。
李云龍看著這塊地形,也笑了起來,命令二營長:
“你安排一個排,看住這條路,避免鬼子從河溝和半山腰偷偷滲透。這條路上不要挖工事,以免地貌變化太明顯,暴露了出來。你們二營同時在這條路的山背盡量挖些藏兵洞。我們到時候從這里出擊,給小鬼子來一記狠的!”
二營長笑著點點頭,叫過通訊員,安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