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返回
- 穿越帶著鄉親們奔小康
- 黑虎村民
- 2054字
- 2024-03-26 22:58:40
這天張向東在生產隊里,看著鄭濤給張永軍教授著小尾寒羊的養殖技術。
看著眼前這么多的羊,張向東的心里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這些羊是他和他們這些社員們,改善生活,發家致富的重要武器。
他們已經從濟寧回來一周了。
這段時間改善羊舍,成了他們的重要工作。
生產隊的社員們也很好奇,大家都想來看看,花重金從外地購買來的羊,有什么不一樣?
可是,鄭濤怕人多了會給羊染上疾病,不讓任何人接近羊舍。
村里人除了對他們的種羊好奇,張向東的貨車那是更加的稀奇了。
這種東西,以前他們只看到上級單位有人開過。沒想到,張向東居然搞了一輛。
雖然他們心里有各種懷疑,可是一想到張向東的父親張光祖,便覺得一切都合理了起來。
畢竟人家有一個當大官的父親,這做什么事情,自然都是合情合理的。
張向東回來之后,專門給云蔓寫了一封信。
畢竟這姑娘,可是一度讓他很是心動。
如果兩個人能夠談得來,說不定他們倆可以一起拼搏奮斗出個美好生活來。
當然了,張向東肯定也不會這么直接。在信里他開始的表達的很含蓄,就想跟云蔓同志發展一下革命友誼,共同努力,共同進步而已。
張光宗跟張光福倆人,也是沒想到張向東居然真的開著這么一個大家伙回來了。
當張向東將汽車開到銅城的時候,讓銅城那邊機修廠幫忙給做了一個車廂。
當然了,這機修廠肯定是不認他的,這還是他姑姑帶著他去的。
對方一見是張紅霞帶來的人,自然熱情的招待著張向東。
兩天時間便已經做好了車廂,幫忙安裝上去了。
這么大一個車廂,用了不少的木材跟鐵條。對方僅僅收了120塊錢,說是緊要成本就行了。
見此,張向東也樂得省了一大筆錢。
自從張向東開著汽車回家以后,張光宗的腰桿子又重新挺直了。
那樣子就是告訴別人,你別看現在單干了,我這個大的書支書好像沒什么用啊。
可我告訴你,我張光宗照樣是人前里的人。
你看,我家侄子都去上大汽車了。
誰家能像我們一樣家里有大汽車?
張光宗時常去各個田頭轉一轉,遇見社員就幫忙指點指點。
“有良啊,我告訴你,你這個死種地是沒有用的。
要學會做生意,要有這個運輸經營理念。
要我說呀,你買上個汽車去跑,運輸肯定比你種地強。
哦,對了,我忘記了你小子買不起汽車。
那你可以搞一個拖拉機呀,拖拉機其實也挺不錯的。”
“中發呀,你小子是個頭腦靈活的。我知道你跟其他人不一樣,你小子自己的想法倒是不少。
可是你這小打小鬧的不行,你說你借著隊里的牲口,幫別人拉磚能掙幾個錢?
我給你個建議。
去銀行里面借點錢,買個汽車去跑運輸,這樣一次可以掙好多錢。”
“老七呀,看看你辛辛苦苦的一直從公社拉木頭。
你張嘴去說一下,讓向東開著汽車幫你拉一下。
咱家有汽車,閑著也是閑著。”
“你小子又在這里胡作非為,你要好好的學學我們家向東知道嗎?
你看看,他去了一趟濟寧,人家政府直接給頒發了個榮譽證書。”
……
村里人從沒有這樣討厭過張光宗。
這一刻的張光中,將仇恨值拉滿。
獲得了村里最討厭的人榮譽稱號。
這兩天的事情,張向東也聽村里人說了。知道他四爸到處去得瑟。
用村里人的說法就是:向東,你快去勸勸老支書,讓他好好在家歇著。
地里長草了,我們去幫他鋤,讓他不要再出來禍害人了。
趕緊將那神通收了吧,不然我怕全村人都直接自閉了。
張向東也是哭笑不得,沒想到他四爸居然能做出這種事情來。
到張向東跟他四爸張光宗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張光宗表現的很不耐煩。
“怎么,你小子現在還管上你四爸我啦?
你給我搞清楚。
私下里咱們說,你是我侄子,我是你四爸。
那是往大了說,我是大隊支書。你只是一個小小的生產隊隊長?
你有什么權在我面前指手劃腳?
哎,我說你小子,我還是不是這黑虎村大隊的支書了?
怎么,我這個支書說話你還要管?
你小子怕不是要造反吧?”
張向東聽到這話,直接敗下陣來。
只是一旁的四媽說道:“老頭子,你瞎嚷嚷什么?
向東,這可是為了你好。
你自己心里沒點數?
這些天你到外面都瞎說些什么?
人家們社員們都看著你年紀大,給你面子,沒有說你而已,你還當真了?
人家都說,你是那下了蛋的公雞,到處翹尾巴。”
張光宗聽到這話,拍了拍桌子,說道:“你個婦道人家你懂什么?
那些社員們還不是心里嫉妒,才這樣說的。
再說了,你見過公雞下蛋?
還下了蛋的公雞翹著尾巴。
你怎么不說說,他們都是一副窮酸樣。”
四媽聽了自家老頭兒這話,直接氣得用手指指了指他,然后說道:“好,你個死老頭子,你就繼續瞎折騰吧!
看哪天你把村里人都得罪完,誰來管你?”
張光宗毫不在意的說道:“那是泥腿子,我都管了他們一輩子,他們敢說什么?”
張向東知道他四爸,這是由于當了幾十年的村支書。然后心里膨脹到了極限。
心里根本不知道,現在時勢已經變了。
他也沒有去提醒。
畢竟幾十年根深蒂固的思維,不是一時之間,靠著一兩句話就能轉變的。
這種事情需要時間慢慢的糾正他的看法。
所謂的也是被現實毒打。
張向東沒有時間理會這么多的事情,他在思考著生產隊以后發展的方向。
他想把生產隊甚至是他們村作為一個企業進行管理,大家一起進行產品生產。
當然了,他這種想法在很多人眼里,是回到過去農業社時代。
可是他明白,這種承包責任制雖然一時之間好像很有用,可到底屬于小農經濟的單打獨斗。
沒有什么抵抗風險的能力跟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