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應城伯孫杰,你可知罪?
- 白天大明戰神,晚上古裝影帝
- 貓德彪
- 2240字
- 2024-02-12 00:01:00
此話一出,就連張輔都贊嘆道:“于尚書這段日子跟老夫朝夕相處,也學會了不少啊!”
他倚老賣老,不是找皇帝邀功就是往自己身上攬功。
行軍路上,若是沒有這位老活寶,會少很多樂趣。
于謙不置可否,沒有說話。
朱七笑道:“英國公就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快去叫宗勝先進來吧!”
張輔笑著出去,絲毫不覺得皇帝是在挖苦他。
于謙默不作聲地看了皇帝一眼,從他選擇讓宗勝先進來的舉動,心中有了見解。
眾所周知,人人都喜歡先入為主。
看來皇帝在心里,也是傾向于宗勝的。
不一會兒,張輔親自領著宗勝回來。
宗勝見只有兩位閣臣在皇帝身邊,也不再顧忌,開口道:“先前孫總兵在,末將有些話不好說,現在他不在,末將可以暢所欲言。只是希望陛下不要以為,末將僅僅是為了升官才這么說。”
“屁話這么說,陛下英明神武,還看不出來你是虛情還是假意?”
張輔嗤笑道。
宗勝被張輔這么一罵,也沒有絲毫不滿,鄭重道:“英國公說的是,末將在薊州七年,孫總兵接替前任總兵官王彧也有五年,這五年之中,末將從未給兵部上過一道折子,說過孫杰的不是?!?
于謙證實道:“宗勝所說屬實?!?
見皇帝點頭許可,宗勝繼續道:“可最近孫杰克扣我屬下的俸祿,實在是觸及末將底線。若是陛下不來巡視,末將也要去兵部參他一本!”
“克扣俸祿一事,究竟是因何而起?”
于謙追問道。
相比皇帝,他對這件事情更為上心。
兵部由他接任尚書以來,還是第一次出現這種事情。
“說來好笑!孫杰說京城運來薊州等地的水泥半路損毀嚴重,強行將責任怪罪到當日按例巡邏的末將麾下總旗和一干士兵身上,直接克扣掉俸祿,都沒有跟我打招呼?!?
宗勝說著有些激動,提醒自己平復情緒后,才繼續道:“自從這件事情發生之后,末將幾次求見孫杰討要說法,都被拒絕。剛才那一次,還是這幾日末將頭一次見到孫杰?!?
“這便是全部經過,有無錯漏?你可敢對你所說的話負責?”
于謙繼續道。
“末將愿意用生平所立軍功發誓,如有半句虛言,請陛下降末將為一小卒!”
宗勝發誓道。
這個誓言,可謂極重。
宗勝承襲父職,這些年南征北戰,立下軍功不少。
他能以軍人的榮譽起誓,足以見得對此事的重視。
“陛下,臣問完了。”
于謙退回原位道。
張輔上前一步,接著道:“為了一個小小的總旗,就拿自己的參將職位和生平軍功賭咒發誓,值得嗎?”
別人問,宗勝或許會認為是嘲諷。
可張輔這樣的名將這么問,就是字面意思了。
宗勝也明白這個道理,當下道:“末將認為值得?!?
“好!”
張輔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轉身道:“末將也愿意用生平軍功發誓,若是宗勝所言有虛,跟他同被降為邊軍一小卒!”
于謙動動嘴唇,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宗勝聞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謝英國公信任!”
這份來自四朝老將的信任,重于泰山!
張輔公然為宗勝撐腰站隊,無疑讓這件事情的判罰,大大傾斜向宗勝。
于謙的擔心越來越快要成為現實。
即便他內心也是傾向于宗勝,可孫杰的話,總要聽一聽。
現在皇帝先聽了宗勝的話,又有張輔全力支持,孫杰很難扭轉局勢了。
他不由得輕輕嘆息一聲,覺得事情已經有了結果。
朱七察覺到于謙的這一聲嘆息,笑道:“于少保,還沒完呢!宗勝,你先退下,叫孫杰進來?!?
宗勝應道:“是!末將告辭!”
隨后,他大步離開。
營帳內一時間,陷入死寂之中。
皇帝和兩位閣臣都沒有說話。
很快,孫杰應召而來。
從宗勝叫他面見皇帝那一刻,孫杰就感覺到一股不對勁。
如果他上過現代小學,就能明白,那種感覺是做了壞事被捅到班主任那,被叫到辦公室的感覺。
進了營帳之后,孫杰更加感受到一股詭異的氣氛。
他干咳一聲,上前道:“末將見過陛下!”
“應城伯孫杰,你可知罪?”
朱七逼視著孫杰道。
孫杰瞪大雙眼,不解道:“陛下,臣何罪之有?”
“縱容部下踐踏農田,分裂薊州軍心,身為一鎮總兵欺瞞朝廷,哪一條,朕不能治你的罪?”
朱七一改剛才面對宗勝的平靜,大聲呵斥著孫杰。
孫杰看向張輔,還以為是他不滿自己,在皇帝面前說了自己的不是。
“陛下,臣冤枉啊!這三條罪名,可有實證?是否有奸臣欺瞞陛下,構陷微臣?”
孫杰仰頭,臉上寫滿了不服。
張輔瞪了他一眼,沒有搶皇帝的話頭。
于謙皺皺眉頭,一言不發。
“全是朕親眼所見,還需要朕傳人證來嗎?”
朱七神色嚴肅,仿佛下一刻就會命令錦衣衛將孫杰當場逮捕。
孫杰挺胸道:“臣行事光明磊落,若有人證,臣愿意跟他當面對質!”
在他說完這句話之后,營帳之中忽然靜的落針可聞。
張輔閉目,不想再看孫杰。
于謙雙手緊握,身體微微傾斜向皇帝的方向。
原本只是嚇唬嚇唬孫杰,想讓他老實交代的朱七,臉色徹底變得鐵青起來。
剛才那些話,皇帝是有意說出來,想讓孫杰認罪伏法。
如果孫杰真的承認,那么他可以從輕發落。
現在,孫杰擺出一副不見黃河不死心的樣子,反倒讓朱七動了真火。
自從成為大明皇帝之后,他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倔種。
以至于,有那么一瞬間,朱七甚至都在懷疑,是不是自己判斷錯誤。
就在朱七要下令讓錦衣衛把馬進忠和那個告狀老漢一起帶回來之時,于謙站了出來。
他怒斥道:“孫杰,你也算是大明邊軍中的老將,非要用薊州邊軍的聲譽來換取這一絲僥幸的機會嗎?”
張輔還是頭一次看到于謙這么大火氣,看來也是被孫杰氣得不輕。
朱七瞇了瞇眼,沒有說話。
于謙這么做,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孫杰身為薊州總兵官,代表的是背后幾萬薊州邊軍的利益。
于謙身為兵部尚書,這么做也是為了薊州的這幾萬邊軍。
試想,如果孫杰真的被治罪,那么從上到下整個薊州邊軍中,會有多少將領被牽連。
在這種即將開戰的特殊時刻,臨陣換將,實為大忌。
于謙不惜消耗自己在皇帝心中的信任度,來換取對薊州邊軍的保護。
這份大公無私的心,讓朱七和張輔都肅然起敬。
接下來,就只看孫杰如何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