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間,浙江紹興鎮,有一戶釀酒的大戶人家。員外叫費箏,后院養了十八匹馬,個個氣壯如牛,身肌矯健。其中有一匹馬卻骨瘦如柴,略顯疲憊。
原來它是一位游方郎中,多年前,從邊塞無意中撿回來的,是一匹流浪的戰馬。日行千里,面不動絲,且夜聽輕風微動,晝視百里敵營,馬中之嬌子。
一天晚上,費員外照常入眠,冥冥中聽到馬鳴,起床觀察,一伙奇奇怪怪的劫匪,三五成群。在月黑風高時,把酒莊庫房里的銀兩,一掃而空。當小偷悄悄地行至馬廄旁邊,其中一匹馬,如雷霆般狂吼,震耳欲聾。酒莊家丁,聞風而動,將小偷成功拿下。
翌日,為感激蒼天,將那骨瘦如柴的馬匹殺掉,設宴于酒莊,員外費箏與眾人享用。宴后,天色已晚,眾人紛紛散場,回房休息。午夜時分,又有一伙奇奇怪怪的賊人悄悄地將銀兩偷走。又聽到了如震天雷般的斯鳴聲,但是此刻馬廄卻安靜如初。酒莊家丁們,又再一次拿下了賊人。當費箏趕來時,酒莊家丁卻嚇了一跳,員外一夜之間居然換了個馬頭。費箏看了看眾人不可思議的目光,又摸了摸自己的頭。大驚失色,不知所措,隨后奪門而出,沒日沒夜的向遠方的大漠狂奔而去。
此時此刻間,幻有一地,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深幽的羊腸小道一眼望不到盡頭,在馬背上打了個盹的費箏,被突如其來的騷動驚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