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好友的農業機械廠
- 我就是造玩具的,咋讓我民轉軍?
- 白大人喲
- 2118字
- 2024-02-04 21:12:59
一周后。
林白收到了趙為民的來電。
工廠位置已經確定。
就是他的華揚玩具廠,油漆廠,漁具廠所在的工業園區。
這三個廠分別在兩個工業園區。
而在這一周的時間之內。
兩個工業園區內的各個工廠都收到了上頭的命令與協議。
上級以十分可觀的價格直接收購了兩個工業園區的其他工廠。
不論租了多久,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協助這些廠房搬遷到其他地方。
將兩個工業園區全部清空,唯獨留下華揚玩具廠,油漆廠和漁具廠這三個軍企。
在林白將他的廠房設計方案交給趙為民看過之后。
對方連發了三個好字。
這三種產品不同的廠房設計,一看就經過精心的設計。
無論是無人機場,還是油漆廠和碳纖維廠,全都是出乎趙為民的意料。
他也見過不少軍企的廠房設計,布局等。
可在看到林白的三種設計方案之后,一下子就完全的沉迷其中。
廠房空間利用極其盡善盡美,而且對未來的研發產品也給予了一定空間。
一點都沒有搞形式主義。
極簡,高效,實用!
趙為民立即將上面的十億資助款項撥給林白的華揚集團。
是的,在這段時間。
林白經過深思熟慮。
將自己的各個工廠進行了整合,以三大軍工廠為主體。
其他合資,參股的企業陸續整合,在一段時間內進行擴充和淘汰。
正式改名為:華揚集團。
林白擔任集團董事,為唯一控股人。
華揚集團的發展只有他一個人說了算。
在拿到十億借款之后,華揚集團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張。
首先是場地從偏居一隅的小場地,一下子涵蓋整個工業園區。
機器設備,按照林白的要求。
全部購買最精確,最高端的設備。
以確保生產出來的產品,比原本普通設備生產的更好。
在林白的心目中。
國家用的產品,從自己的工廠生產出去,必須是滿足自己要求的產品。
濫竽充數的產品絕對不可能出現在華揚集團。
打造精品,弘揚華國。
是林白畢生追求的目標。
.......
華揚集團,董事長辦公室。
林白正在思考著朋友王元舟請求合伙的消息。
經過半年緊鑼密鼓的建設和招兵買馬。
華揚集團這膄不算大的軍艦終于開始了啟航。
一切都在林白,柳玲玲和招來的各部門負責人的齊心協力下,走上正軌。
目前,三大工廠正在馬力開足,全力生產無人機,隱形涂裝和碳纖維材料。
上級的任務很重。
林白是一天都不敢耽擱,生怕延誤交貨的期限。
林白也忙碌了半年,這下終于可以喘口氣了。
可沒想到自己的好友王元舟找上了自己。
王元舟是自己剛接手父母玩具廠時,認識的一位同樣繼承父母事業的有為青年。
只不過這五年多的發展,他并不像林白這樣順風順水。
反而他的農業機械廠從開始的風風火火,逐步的走下坡路。
到現在為止,農業機械設備的生產入不敷出。
每月出售設備的利潤遠遠不夠支付工廠工人工資。
更別提賺錢了。
在苦苦支撐一年,想盡了各種辦法之后。
都失敗了。
農業機械設備,屬于買一次,可以用好幾年甚至十來年的物件。
如今個人種植戶根本不會花費數十萬購買這些重型設備。
在前兩年,王元舟的工廠還源源不斷的獲得訂單。
可在最近一兩年的時間內。
土地大部分被承包,散戶越來越少。
農業機械設備的需求量一下子驟減。
廣告,飛音等推廣,王元舟全都實施過。
然而,效果很差。
純粹是拿錢往水里扔。
如今。
好友王元舟終于是支撐不下去了。
想著關閉工廠。
可想到這是繼承父母的產業,況且他自小就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和這一行結下了淵源,讓他放棄,他還真的舍不得。
思來想去。
王元舟想到了林白。
他在得知林白的三家小工廠,從幾個月前,一下子改變了。
一躍從普通民企轉變為軍企。
野雞飛上了枝頭成為了鳳凰。
王元舟詢問過林白,得知是他研究出一些高科技,得到了國家的賞識與重用。
他搖了搖頭,研發新產品?
他的工廠沒那個實力。
生產的產品都是五年前父母還在的款式。
自己就算想研發,也沒那精力和資金。
況且,科技這東西,不是想就能做成的。
畢竟他不是林白。
王元舟思前想后,不想工廠倒閉的話只剩下一個方法。
那就是找林白合作。
讓他入股自己的農業機械廠。
林白如今是集團的董事,三個軍企在身。
資金雄厚,科研能力更不用說,其眼光更是一等一的好。
王元舟自認為,工廠如今唯一的方法就是拉林白入股。
甚至,他占小份,林白拿大份都行。
只要繼承父母的農業機械廠能夠在眾多競爭對手指存活下來,養活工人,能掙錢就行。
虧了一年,王元舟是真的支撐不下去了,老底都快被掏干了。
林白不斷的敲擊著桌面。
好友王元舟的合伙請求,說實話,他還真的有些興趣。
不光光他是自己為數不多的朋友。
也是因為對方經營的是農業機械廠。
自己的黑科技系統內,目前能夠購買的黑科技不多,其中就有適合的農業機械設備。
在好友請求自己之后。
林白也對農機市場做了一定的了解。
市場的機型基本都是那些,毫無心意,沒有變通。
主要是看誰品牌大,牌子響,關系多誰就能獲得更多的訂單。
而王元舟的工廠,在江寧省也排不進前十。
屬于被時代逐漸淘汰的一批企業。
但是,對方的農機廠若是得到了自己的幫助。
改變目前的生產機械型號,轉換成黑科技系統的那些產品。
林白覺得,好友的農業機械廠想要起死回生也不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而且,農業機械產品的銷售也不一定非要局限于國內。
國外的市場那么大,為何不去看看。
自己系統的中的這些產品,可是精品中的精品,只要用過肯定都說好。
于是,林白撥打了好友的電話。
“喂,小王吧,不對,是元舟吧,有空來我公司談談,我還是很感興趣的。”
電話那頭的王元舟一臉喜意。
成了!
有林白的加入,自己的農業機械廠說不定能咸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