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后安排一次慰問?!敝煊尚H绱苏f道:“等他們完工了,你給朕寄個模型到宮里?!?
“是,陛下!”沈有容樂開了花。
皇帝重視水師,那水師的財政就充足。
不提戶部,光是皇室本身對水師的投入就不小!
朱由校拍了拍欄桿:“沈都督。”
“臣在!”沈有容答道。
朱由校接著問:“你認為我大明和荷蘭會有一戰嗎?”
沈有容詳細思考,自皇帝在荷蘭使館說了那番話后。
荷蘭的各種情報就被沈有容掛在書房里了。
他綜合各方面的信息說道:“陛下,狼吃慣了肉,在沒有挨打之前,是不會輕易松口的!”
朱由校點點頭又搖搖頭:“有這個準備就好?!?
“不過說實話,朕不關心這場仗能不能贏?!?
“荷蘭畢竟是遠在西方的小國,打贏他,打不贏他,在朝野中都不會升起太大波瀾?!?
“朕最關心的,還是我大明水師有沒有遠航能力!”
“你們,又在朕可見的時間里,有沒有能力指著荷蘭的執政官說:明軍將至,勿動,動則滅國!”
朱由校的霸氣發言,讓沈有容明白了皇帝的野心!
皇帝不滿足于只在自己家門口做生意!
還想到別人家門口搶生意!
這樣的皇帝,對大明來說,是多大的福分!
沈有容跪地叩首:“臣,定為陛下效死!”
朱由校將他扶起:“君臣相知,朝廷戰略方才不會偏航?!?
“大明的水師,朕就拜托給都督了?!?
看完水師,拿走一個海船模型后,朱由校又接見了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人。
這些,都是各個國家在東方的公司選派來的使臣。
有些人來的早,幾乎和使館街一起成長起來。
有些人則來得晚,就比朱由校早幾天。
但無一例外,他們到大明都是為了財富!
為了大明開海而來!
西班牙人矜持,葡萄牙人不要臉,英國人,那更是上趕著!
熱心的,讓朱由校都有些懷疑他的身份。
是不是某個行商撿了委任書就來了。
不過看著他帶來的信,朱由校還是勉強信了他的身份。
朱由校對各國使臣做出的承諾都不算多,幾大口岸通商、自由市場價格。
但僅是這兩大承諾,已經讓英國人和葡萄牙人感恩戴德了!
天知道,荷蘭人在海外是如此的霸道!
什么好東西,什么好地方都是他們的!
兩國商船想要??浚胍I賣,都得荷蘭人同意!
還是大明的皇帝硬,絲毫不在意荷蘭人的想法。
不過荷蘭人現在其實沒什么想法。
首先到大明的荷蘭商船還沒幾艘。
那么點兒貨物,可以說完全是賣方市場!
至于采購,他們也和英國人發生不了沖突。
其次,荷蘭的使臣內德現在一天就跟在李邦華身邊。
面對這位帶著皇帝諭令的存在,李邦華也不好說什么。
不過在內德學習中國文化的時候,李邦華也在通過他學習西方的文化。
最少,李邦華現在知道了為何荷蘭要用選舉制。
而內德也清楚了一個事實,從法理上來講,天下都是皇帝的!
如果皇帝喜歡享受,那財貨或許還有些用。
但當皇帝不看重享受,而是想打造盛世,青史留名的時候,財富對皇帝來說就是石頭!
名望、理想的實現,對皇帝來說最為重要!
“尊敬的陛下,”朱由校拿著內德寫的奏章看著。
從風格上來說,應該是經過李邦華潤筆的。
否則,朱由校大概得邊看邊猜,沒有現在閱讀的舒服。
“跟在李知府身邊的這幾天,我收獲頗豐。”
“首先,讓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無論怎樣,您都是一位偉大的賢者,偉大的皇帝!”
“在西方的歷史上,能與您比肩的,大概只有凱撒、亞歷山大...”
后面是一大段有關于凱撒大帝和亞歷山大大帝的介紹。
僅從相關故事來看,內德就不是一個簡單商人,而是一個讀過很多書的人。
也就是飽學之士!
內德在信中給朱由校詳細分析了理想與現實的差別,同時,他也指出。
在朱由校拒絕,并且他將這個消息傳回東印度公司的時候,兩國海戰已經不可避免。
哪怕是小規模的武裝沖突,也一定會發生!
他告訴朱由校:“這就像是一場神圣的騎士決斗,敗者會有體面,而勝者的要求會得到滿足!”
他衷心的希望大明與荷蘭能夠和平共處,自由貿易。
同時,也希望后面的戰斗不會影響到再后面的交易。
他說:“無論勝與負,與荷蘭或者公司繼續合作,對大明來說都是最優的選擇!”
“國家之間,不能只講顏面,更多的還要看利益!”
內德表示,他也會在信中勸說公司,盡量不動武,而通過談判來解決事情。
他會說服公司,積極與大明合作!
整封信,軟中帶硬、硬中帶軟。
但朱由校已經讀明白,荷蘭還是放不下大明的廣闊市場以及大明的獨家商品。
他們也許會挑釁,也許會試一試大明深淺。
但最后,事情的發展會走到朱由校希望的角度上去。
如此便好!
朱由校算是半個唯結果論者!
只要結果是好的,他不在意中間有多少曲折。
當然,相關的內容也要發給沈有容,讓他抓緊時間操練兵馬,南下御敵!
福建、臺灣這兩個戰略要地,要首先握起來!
南部沿岸,也要抓緊修筑炮臺。
幾個月的時間,朱由校在北直隸巡視了一圈。
各地的清丈田畝工作,因為他的巡視迅速推進。
在這中間,處理的勛貴、士紳不是一家兩家。
被斬首的管事、護院,也不是一個兩個。
當然,每到一地,朱由校還是會例行推銷一下自己的開海、工坊。
讓大明的是食肉者們別再把白銀藏在豬圈里,好好的拿出來投資,好好的拿出來享受!
總之,在刺激工業化投資的時候,也刺激消費。
至于有多少人聽,朱由校就管不到了。
他能做的,就是影響一個算一個。
把自己的朋友、利益集團搞得多多的!
把反對者不斷分化、分化,再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