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好四筆錢:財富滾雪球
- 且慢基金投資研究所
- 1361字
- 2024-02-01 16:12:52
財富增長法則
很多人在投資時都追求財富的快速增長,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償,畢竟這中間充斥各種彎路與“坑”,一不留神就能讓你前功盡棄,甚至舍本而歸。比如,一個新手在投資前,往往容易忽視的一點是,你可以獲得高收益率,但未必能賺到錢。
大部分人進入資本市場,容易被高收益率吸引,認為收益率越高,越能賺到錢,但事實未必如此。想要長期獲得穩健收益,離不開資產的復利增值,愛因斯坦曾經稱復利為世界的“第八大奇跡”,其本質就在于,以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積累利息的總額來計算利息,即通常所說的“利滾利”。寫成公式就是:
收益=本金×(1+收益率)時間
其實,財富增長的秘密全部藏在這個復利公式中。
簡單拆解公式就可以發現,我們賺到的總收益主要取決于3個要素:本金、收益率、時間。收益率只是3個要素之一,并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收益率是有上限的,越往上越難。
例如,買入銀行理財可以獲得3%~5%的收益率;投資寬基指數可以獲得8%~10%的收益率;長期業績超過15%的主動基金,可謂百里挑一;而若想使收益率達到20%,則更是難上加難。這就是收益率的“邊際難度遞增”規律,就像我們的考試成績從60分提高到80分容易,從80分提高到100分卻很難。普通投資者若想取得高收益率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甚至還會由于忽略高收益背后的高風險而虧大錢。
事實上,長期財富增長的關鍵在于另外兩個要素,即本金和時間。
把本金從10萬元提到20萬元,遠比把收益率從10%提到20%容易得多。從初出茅廬到事業小成,人們收入的現金流多是在增加的,可支配的本金是越來越多的。所以,對于年輕人,首先考慮的應該是提升自己的人力價值,爭取事業進步、升職加薪,增加自己收入的現金流,多多積累本金。同時接觸和學習正確的投資知識。因為本金不多,偶爾踩“坑”、虧錢反倒不可怕。當人到中年,如果積累的本金已非常可觀,獲取財富的源泉從單一的“人力價值”切換到了“人力價值”和“資本價值”的雙輪驅動,那么這個階段的收益率即使不高,但因為本金足夠多,賺的錢也會更多。例如,100萬元賺10%就有10萬元,而1萬元賺100%也才有1萬元。更何況10%的收益率是可持續的,100%的收益率則多憑運氣。
至于時間,有時甚至比本金還重要,但更容易被忽略。事實上,很少有人能意識到時間的魔力。許多人今天剛買基金,巴不得明天就漲,多等一天也不愿意。正是這樣的心態,讓我們常常陷入“買了不賺錢”的矛盾中。
從過往數據看,滬深300指數近20年的年化收益率是8.3%。假如按10%的復利計算,一位投資者投入50萬元買入滬深300指數基金,20年后的終值約336萬元,如圖1-4所示。

圖1-4 投資滬深300指數的收益測算
假設投資者A初期投入25萬元,投資者B初期投入50萬元,那么投資者A的終值要達到336萬元,時間是投資者B的兩倍(40年)嗎?其實不用,計算下來只需要不到28年。多了8年而已,相當于多花了40%的時間。雖然本金少了一半,但需要的時間無須增加一倍。這就是復利。即使你的本金少,若持有更長的時間,最終的收益也能追上。所謂“本金不夠,時間來湊”,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越早意識到時間對投資的復利作用,越早理財,越能積累出自己的財富。
總的來說,收益率翻一倍,難度遠遠大于本金翻一倍;本金翻一倍,難度也遠遠大于持有時間的增長。所以,財富增長的秘訣在于合理的收益率、可觀的本金和長期持有。只要能做到三者有機結合,財富增長大概率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