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誰攻誰守
- 霸者雄途
- 溫柔一腳
- 2879字
- 2012-08-13 00:00:42
第五十二章誰攻誰守
夜幕降臨,壽春王殿,依舊燈火輝煌,楚王在項燕出征之后,一直心緒不寧。而最近兩日更是煩躁。心中總一一種不好的預感。
“來人,宣大祭司前來!”楚王實在忍受不住這種心緒不寧的煎熬,他覺得有必要就此事詢問一下大祭司。
楚國大祭司名庫雨。乃是陰陽家圣人鄒衍親傳弟子。真境頂峰,差一步成圣。擅卜卦演算之術,能知過去未來。
“見過楚王,不知大王召見,有何要事?”庫雨前來,對著楚王拱手說道,便沒有下跪行禮。而楚王卻毫不在意,大祭司在各國雖無實權,但地位十分崇高,見王不拜,更不用說下跪了。
“大祭司啊!寡人最近心緒不寧,對吳楚之戰甚是有心,不知可否請卦演算一番!”楚王見庫雨一來,迫不及待的說道。
“大王,您這就有些難為我了!別說我此時未入圣境,就算達到家師那般境界,也無法演算兩國交兵之勝敗?。 睅煊臧櫫税櫭碱^,隨即說道,“兩國交兵,關系兩國之國運。我陰陽家一脈演算之術,源于易家卜卦之術,為偷取天機之術。偷取天機,知前后之事!國運遮掩天機,哪怕一小國之國運尚且也無法演算,更別說吳楚兩國乃就住大國,兩國交戰之勝敗關系兩國國運走勢,根本無法演算!若強行為之,不但得不到絲毫信息,反受其國國運反嗜,若無圣人之境,必有生命之危!”
“這,唉!”楚王嘆了口氣,無可奈何。這道理,他不是不知道。但此時,他迫切相知兩國之勝??!前段時間,傳回消息,他卻著實有些急了。
新軍傷亡過半,但落入吳軍之手的數十城,卻一城奪回。而且,那還是沒有和伍子胥交手的前提之下。伍子胥之能,楚國之中,最為清楚的莫過于他。當年他設下必死之局,卻依舊為伍子胥逃脫不說,還著了那伍子胥的道,自己身受重傷。如今雖然傷勢好轉,但卻留下了暗疾。
“大王其實不必太過擔憂,以項將軍之能,必然擊退吳軍,奪回城池。不過,大王若想預測吳楚兩國交兵勝敗,來以安心,何不找名家之人推測一番。名家修者一脈,戰力不強,邏輯推理之術卻又獨到之處,可根據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出事情前后因果,發展走勢。兩國交兵,雖不可測!但以名家邏輯推理之術,或許能根據兩國國力,對陣將帥,天時地理等推測出一個大概!”
“恩!言之有理!”楚王點了點頭,隨即冷聲對外說道,“來人,宣費無極前來!”
庫雨聽費無極之名,眉頭卻是皺了一下。費無極和吳國太宰伯嚭乃師兄弟,師從名家圣人公孫龍。但庫雨卻知道,那費無極雖然師從名家大圣,但其邏輯推理之術,卻沒有顯示過有多么高森,天下皆知其擅長的乃是名家辯論之術。
費無極擅長名家辯論之術,這個整個楚國皆知曉。當年就是他靠辯論之術,硬森森的給太子建按了一個“外交諸侯,將入為亂”的莫須有罪名,導致楚王滅子,誅殺伍氏一族。
當然,這些庫雨不會去管,他作楚國大祭司,不過是借助楚國國運,突破真境至酷而已。對于楚國權勢爭斗卻便不關心。而且,他也不會給楚王道明。因為,當年之事,除了費無極之外,還牽涉到國相春申君黃歇,太子舅父李園等。這些人,單獨一人他都忌憚不已,何況是一起。
他皺眉,只是不想那費無極不但擅長辯論之術,居然還擅長邏輯推理之術。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那公孫龍乃名家大能,他的弟子,自然不會簡單。
“下臣參見大王!不知大臣招下臣而來所為何事?”費無極一來,隨即跪拜施禮。
“不必多禮了!你乃名家修者,師從公孫龍,寡人知曉你擅邏輯推理之術。今日宣你前來,就是想讓你以邏輯推理之術推測一下,前方戰事!”楚王擺了擺手,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
費無極一聽,心中一思,隨即說道:“楚國國力雄于吳國,但地域廣闊,比之吳國,分兵較散,無法集中。所以想比之下,也就沒了這方面的優勢。而兩國統兵交戰之人,項燕將軍和伍子胥怕是棋逢對手,難分勝負。瞬息萬變之中,只能以兩者把握時機而定!而兩軍兵將,若是新軍未損傷慘重,以兵將論,我吳國無疑占據優勢。但此時,兩軍怕也是旗鼓相當。兩軍若無變數出現,想必會出現對持局面,直到吳王闔閭率軍與伍子胥匯合!或者,葉公抽調的援軍到達。那時候,又將是另一番情景了,此時無可推測!”
楚王聽了費無極飛推測,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他看了費無極一眼,心中有些不快。這個不快,卻是費無極言語之中,提及許犯禹城戰敗之事。吳楚兩軍對持,將其罪按在了許犯頭上,其打壓許犯之心,顯而易見。
許犯何人,乃楚王制衡楚國世家大族之棋子。此時,費無極卻沒有想到自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不但沒有打壓成許犯,反而惹楚王不快。
“你口中變數,指的乃是什么?”楚王皺了皺眉頭,沒有任何異樣,隨口問道。
“天時地利,兩軍統帥皆能把握。其變數唯有各自軍中異軍突起,打破僵局,扭轉局勢者!”費無極隨即說道。
“哦?”楚王應了一聲,沉默片刻,接著說道,“那項燕孫子項寧可否稱之為變數?”
“這,尚不可知!”費無極,有些后悔自己實話實說了。楚國朝堂兩大派系,一個就是以黃歇費無極李園為首,一個就是項燕葉公為首。此時,費無極自然不愿意看到項氏子弟崛起。
“哦,那項寧以二十斥候將兩萬吳軍追殺成潰軍,破了吳軍射下之局。又以三千人攻破禹城東門,救下新軍大部,使新軍保留了元氣。不到半年,憑軍功從什長升到校尉,難道這還不是異軍突起,打破僵局者,扭轉局勢者么?”楚王冷聲問道。
“這……”費無極無言以對。
而就在這個時候,內侍首領衛喚從外而入,來到楚王身邊,輕聲說道:“宮殿護衛首領熊方求見,說是有前方戰報!”
“恩!傳!”楚王一聽,急不可待的傳熊方進來。
熊方一進來,還未行禮,楚王有不耐煩的一擺手,道:“免了!戰報呢!”
熊方隨即將戰報呈上,退守一邊。而楚王大開一看,面色數變,最后陰冷的說道:“刺殺之道融入兵家之道中,威力居然如此之大!呵呵!若任你伍子胥如何厲害,還不是丟了禹城!”
“大王?”費無極見楚王臉色數變,心中疑惑。而聽了楚王自語的話,其疑惑更甚,好奇不已,隨即問道。
楚王將戰報遞給費無極,若有其意的看了費無極一眼,道:“不知此時,你的邏輯推理之術,可否確定那項寧那吳楚之戰中的變數?”
禹城之中,項燕收攏楚國潰軍,清點傷亡,卻是觸目驚心。近三十萬大軍,一戰下來,竟然傷亡近半。此時不到二十萬了。而且可戰之兵不過十五六萬。而那三千戰車,盡毀!騎兵亦損失慘重。再加上那死在刺殺之術上的軍將。此時,楚軍已然沒有了攻擊之力。兩軍攻守易陣。
項寧所部八千余人,攻占禹城下來,剩下不到六千,此時駐守東門,防備吳軍。一校萬人,項寧做不此時還沒有兵員補充。但項寧知道,這不過是時間問題。伍子胥刺殺之道,不知在戰場之上刺殺了多少軍中將領。此時,楚軍乃是兵多將少。壓縮建制估計是遲早的事情。耳自己所部建制完好,且有大功,自然不會被裁剪掉!
“將軍,聽說你又要升官了!”鐵牛急步跑上城樓,來到項寧身邊,有些興奮的說道。
項寧一聽,卻是一笑。自己此時攻下禹城,可謂及時,幾乎可以說是扭轉了戰局,自然是大功。以此大功,由校尉升裨將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畢竟,升裨將,不是升大將軍,需要大王親允。
此時項燕為帥,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定然升自己為裨將。只項寧不知道,自己領兩校之人,還是五校之人。
若給自己五校之人,何須守著東門。誰攻誰守,還不一定呢!項寧雄心大氣,看著遠方,心中思索。若自己手中有五萬軍,定然以攻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