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機緣巧合的錯誤,王綰辭職了
- 大秦,奪嫡太難,我選擇直接稱帝
- 醉司命
- 2423字
- 2024-01-22 12:10:12
寫完之后,他將帛錦塞進一個銅制圓筒,蓋上蓋子,封上封泥,然后在封泥上蓋上自己的刻章。
“來人,快馬送到咸陽,親呈陛下!”
……
咸陽。
章臺宮大殿上,嬴政正在召開朝會。
“報!”
殿外,士卒捧著一個圓筒高喊著跑了進來。
趙高見狀,連忙接過圓筒遞到嬴政手中。
接過圓筒,嬴政掃了一眼。
代郡郡守孟河?
他有些疑惑的拆掉封泥,從中取出一張帛錦細細看了起來。
片刻——
嬴政將帛錦放下,掃了一眼臺下的諸臣道:“都散了吧,李斯王綰留下。”
諸臣拱手行禮之后,紛紛散去。
嬴政拿著那張帛錦,緩步從九層高臺之上走了下來。
將帛錦遞給李斯道:“你二人看看。”
李斯疑惑,接過帛錦和王綰共同觀看。
“這個孟河,此等小事還需以急報送抵陛下?”王綰皺眉道。
然李斯卻是搖了搖頭:“綰兄,此事絕非小事。”
王綰不解看向他。
李斯將帛錦還給嬴政拱手道:
“對于煤,臣近些時日也是有所耳聞。”
“據說此物十分了得,比木材燃燒之火更盛,且比木材更耐燒。”
“如果按照孟河所言,此物當真產自關外,與大秦來說,絕非好事。”
“且……”
李斯欲言又止,偷偷看了嬴政一眼。
“且朕的這個逆子竟敢私通胡人,和胡人交易是吧?”嬴政臉色鐵青冷聲道。
聽到這話,王綰臉色微變,他竟然沒有看出來孟河這封急報的深層涵義!
九公子嬴旭私通胡人,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被有心人知道,恐怕這位玩世不恭的九公子,會被冠上通敵罪名。
“嬴旭沒這個膽。”
大殿中,沉默片刻,嬴政淡淡開口。
自己的兒子什么德性,作為老子的他很清楚。
嬴旭那就是一個紈绔,吃喝玩樂他在行,通敵謀逆,他不敢。
“臣也不相信九公子會如此。”李斯拱手,隨后有接著道:
“然臣以為這件事不可疏忽。”
“據臣所知,胡人本就擅長冶煉鐵器。”
“如今有了煤,恐怕會鍛造出更加精良的裝備。”
“兵甲之利,勢必會讓他們更肆無忌憚的南下入侵我大秦邊境。”
嬴政聽后點了點頭,意識深處的圓球已經提醒過他,大秦的未來和北方息息相關。
探子探知,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部落已經被一個叫頭曼的部落統一。
如今又掌握了煤,給他們一段時間發展,未來必定會成為大秦的勁敵!
“趙高,擬詔!”
思索片刻之后,嬴政當即下定了決心。
“命上郡蒙恬,掃蕩匈奴,盡可能找到那些胡人制作煤的方法!”
“令,漁陽李信北上,盡可能削弱牽制匈奴兵力!”
趙高聽后,連忙拱手:
“諾!”
北方……
嬴政目光銳利的看向北方。
腦海中又想起了當年在燕山看到的那塊石碑。
亡秦者胡也!?
區區蠻夷,想要滅我大秦?
朕舉國之力也要將你們統統滅掉!
煤?
這種東西就只應該屬于大秦!
“李斯,百越那邊最近可有消息傳來?”
天下一統之后,他就下令屠睢帶領五十萬大軍南征百越。
一方面是因為百越各部時常騷擾大秦的南方邊境。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滅六國的時候,有不少六國余孽潛逃至百越之地,伺機反撲大秦。
然百越的戰事已經打了幾年,雖有收獲,損失也很大。
屠睢戰死,大軍深入十萬大山,遭受毒瘴,水土不服,損失也很大。
如今既然打算對匈奴用兵,嬴政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打算。
“稟陛下,任囂將軍前些時日派人送來軍報,百越各部在我大軍的清剿之下已經徹底躲入了十萬大山深處。”
“然大山深處毒瘴彌漫,毒蟲猛獸橫行,臣以為,繼續追逐,不值。”
嬴政聽后,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斯。
“如此,傳詔任囂,大軍駐守南海郡,任命任囂為南海郡郡守,將軍趙佗為龍川縣令,駐守龍川,防止百越各部反撲。”
李斯連忙拱手:“諾!”
一旁,王綰遲疑片刻,隨后拱手道:“陛下,那九公子私通胡人……”
王綰的話還沒說完,一旁的李斯連忙拉了拉他的衣服。
“綰兄!”
王綰疑惑的看了看李斯,顯然還不知道李斯要干什么。
嬴政轉過身,深深看了一眼王綰道:
“卿以為,朕該如何處置那逆子?”
“這……”王綰愣住了。
私通敵國,依照秦律,理應腰斬。
但那是大秦的公子,雖不受待見,但必定是當今陛下的兒子。
此時此刻,王綰恨不得扇自己兩個巴掌,自己怎么就那么嘴欠,提及這件事呢?
“陛下!”
“臣以為,九公子和胡人交易,意在為北方黎庶能夠安穩的熬過這個寒冬!”
“臣還聽說,九公子抵達代城之后,收留了不少流民,將自己的食祿全都分給了流民。”
“此等舉措,足以證明公子有心為陛下分憂。”
生怕王綰再說出什么驚世駭俗的話,李斯連忙搶著回答道。
果不然,聽到李斯的話,嬴政臉色好看了不少。
“那逆子還收留了流民,把自己的食祿分給了流民?”
嬴政有些詫異,轉身看了看趙高。
因為調查煤的事情,趙高動用了自己手中的探子,這件事是真是假,他應該知道。
見嬴政望著自己,趙高只能硬著頭皮拱手:
“稟陛下,卻有此事,臣……臣本準備今日朝會結束后就向陛下稟報的。”
得到趙高肯定的答復,嬴政臉上甚至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不錯。
自己這個兒子總算是長大了,也算是理解了自己的良苦用心。
不像扶蘇那個逆子,到現在還不明白自己為何讓他去上郡!
“如此的話,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李斯,派人去一趟代城,問問嬴旭,他收留了多少流民?”
“了解實情之后,可適當調撥一些糧食給他,讓他好好安置流民。”
李斯連忙拱手:“諾!”
嬴政心情大好,揮了揮手道:
“好了,都去忙吧。”
章臺宮外。
王綰和李斯二人聯袂走了出來。
“多謝斯兄了。”王綰拱手道。
方才要不是李斯給他解圍,他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嬴旭的事情。
李斯淡淡一笑,拱手還禮:
“綰兄,商君當年為表律法嚴明,非要治罪于先惠文王,最終不還是太傅贏虔代其受過?”
“公子旭雖不是太子,但必定是陛下的兒子,綰兄糊涂了。”
王綰聽后,面色頹然。
“不瞞斯兄,王綰最近不知是怎么了,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如此下去,說不得哪天就出了岔子。”
“今天這事也讓王綰心中有了決斷。”
“這右丞相之職,王綰實在難以勝任了。”
論才能,他王綰確實比不上李斯。
之所以能夠坐到大秦右相之位,全賴他的忠心和兢兢業業。
如今隨著年時增高,朝中事物繁多,王綰早已經有了力不從心之感。
“綰兄你……”
“斯兄,王綰已經決定了。”
“回去便向陛下請辭。”
“自己走,總比到時候犯了錯,讓陛下為難要好。”
“斯兄,朝中諸事,拜托了。”
說完這話,王綰釋然一笑,快步離開了皇宮。
望著王綰的背影,李斯有些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