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攬下招賢館一事,妲己則不再插手,靜待各路能人異士的到來。
至于截教弟子,暫且不予考慮。
闡教弟子只圖姜子牙、申公豹,然二人如今尚需時日方能下山,且眼下宮中無人可用,妲己亦無法抽身布局。
只盼軒轅墳兩位妹妹能早日踏入仙境,以便前來相助。
……
這日。
壽仙宮內,數名宮女手執各式木料,或抬或搬,穿梭于庭院之間,忙碌異常。
有人在碎木,將木材絞成木屑。
有人將將木屑磨成渣。
有人正架鍋烹煮,將木屑置于其中,煮成漿液。
有人將白色顏料倒入漿中攪拌。
院中一派繁忙景象,熱鬧非凡。
如今,壽仙宮中宮女共計九名,其中五名侍奉于妲己宮中,余下四名則隨楊妃而來。
“妲己妹妹,汝言紙可由木制,此言當真?”楊妃手捻木屑,面露疑惑,神情略顯沮喪。
近日,楊妃移居壽仙宮,與妲己共處,二人閑來無事,便以吟詩作對為樂,雅興盎然。
然而,竹簡與布帛皆為珍貴之物,豈能承受妲己三百首唐詩的頻繁書寫。
于是,妲己提出了造紙之術,這一提議立刻引起了楊妃的極大興趣。
然而,妲己歷經三世輪回,對造紙之術僅知皮毛,未曾親自實踐,數日努力之下,成果未現,楊妃對此事的熱情亦隨之消磨殆盡。
妲己聞聽楊妃之言,遂放下手中之活,坐于地,長嘆一聲,眼中掠過一絲黯然。
妲己心中亦感迷茫,信心不足,甚至開始自問,此番努力究竟為何。
大商之民,如今尚在溫飽線上掙扎,何來余暇讀書寫字?妲己亦不解造紙之用,或許應先安民于飽暖,再論學問之事。
然而,單憑曲轅犁之利,尚不足以徹底解決百姓之饑,還需引入高產之農作物,方能確保糧食之充足。
衣著之制,多為粗布麻衣,御寒之力甚微,唯有貴族得以披掛綾羅綢緞,享盡奢華。
大唐之絲綢,確為保暖佳品,幾乎人人得以享用,然而大商之地,絲綢之獲取,實為難事。
絲綢!
絲綢,乃蠶絲所織,若欲得之,只需尋覓蠶種,悉心飼養蠶蟲,便可得之。
棉花,亦自西域而來,自漢時傳入中土,促進了絲綢之路的繁榮,成為紡織之重要原料。
因此,欲覓棉花,只需向西而行,沿絲綢之路,便可抵達其源。
妲己坐于地,陷入沉思,思索解決百姓溫飽之良策。
楊妃見妲己停手,誤以為其亦心生退意,遂坐于妲己之旁,溫言勸道:“妲己妹妹,紙若難成,不如暫且放下。”
妲己緩緩抬頭,目光與楊妃相接,未置一詞,復又低頭,手指輕觸地面,似在勾勒心中所想。
“妲己妹妹!”
楊妃見妲己默然不語,心中暗想她或許已入迷途,便輕手輕腳地扯了扯她的衣袖。
妲己緩緩抬頭,目光如幽潭般深邃,望向楊妃,神情平靜,未見波瀾。
楊妃見狀,心中焦急如焚,擔憂妲己因打擊過重,神智已失。
楊妃伸手欲搖醒妲己,不料一股無形之力將她彈開,她身形不穩,跌坐于地,這一變故引得周圍宮女紛紛側目。
宮女們見狀,紛紛放下手中活計,圍攏于楊妃身旁,關切之情溢于言表,更有人急忙去請太醫前來。
妲己方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適才身體本能地釋放出妖力以自衛,卻不料這股力量不慎振傷了楊妃。
妲己急忙上前,關切地查看楊妃的傷勢,只見其手臂上擦破了皮,她急忙道歉:“妲己方才沉思間,不慎傷了姐姐,還請姐姐寬恕。”
此時宮中人多眼雜,不便施展妖術為楊妃療傷,妲己只得等待太醫為楊妃包扎完畢,再以妖力為楊妃修復傷口。
楊妃輕笑,柔聲安慰道:“無妨,不過是些微擦傷。未曾想妲己妹妹看似柔弱,竟有如此驚人的力量。”
“這……我也不知。”
妲己語塞,無法向楊妃解釋,畢竟妖的身份不可輕易透露,只得含糊其辭,試圖掩飾。
楊妃心中暗自生疑,莫非宮中真有妖物作祟?
然而壽仙宮中宮女眾多,楊妃心中稍感安慰,恐懼之情亦隨之減輕。
皇宮中妖物出沒之事,已是確鑿無疑,近日來在后宮中傳得沸沸揚揚,使得人心惶惶,宮女、太監們皆不敢在夜晚單獨行走,生怕遭遇不測。
“妲己妹妹,你方才在沉思何事?”楊妃帶著一絲疑惑,輕聲詢問。
妲己聞言,垂首凝視著地面上所繪之物,緩緩開口:“此乃水車,用以提升灌溉之效,增加糧食之產。”
“灌溉!需用水否?”楊妃疑惑道。
今年大商遭遇大旱,若這水車不需用水,方能真正解大商之困。
自從妲己提出“紙”這新鮮事物,楊妃愈發覺得她異于常人,對于妲己口中所言之物,總有超乎尋常之處,因此她才有此一問。
然而,楊妃的疑問令妲己陷入沉思,灌溉固然需要水,但大商此刻正遭受大旱,水源稀缺,此乃當務之急。
如今水源匱乏,眾人皆需節約使用,以應對旱情。
如今龍族已歸順天庭,對人族態度冷漠,大商無法驅使龍族行云布雨,以解旱情。
若效仿大唐興建水利工程,必將大興土木,此又是一難題。
念及此處,妲己不禁感慨,手下無人可用,若能得煉氣士相助,移山填海亦非難事。
妖后之路,實乃任重而道遠。
妲己輕嘆一聲,面露無奈之色,沮喪地言道:“需用水之事,雖急不可待,然可先行制作,待時機成熟再行推廣。譬如,可先在沿海之地先行推廣。”
例如陳塘關。
待陳塘關之勞動力得以釋放,再向帝辛提出水利工程之議,亦為時不晚。
“這紙……還造嗎?”楊妃怯生生地詢問。
“造,自是要造的。”妲己頷首,語氣中透著自信:“不過,無需再耗費太多心力,慢慢研究便是。”
待百姓溫飽之難解,此紙便可大顯身手。
朝堂改革,解放奴隸,推廣文學,為民開智,興辦科舉,摧毀貴族制度……
即便那日尚遙不可及,先行造出,亦能在貴族間推廣,尤其是那些朝堂之上,手持厚重竹簡的老臣們,他們定然會對此愛不釋手。
想到此處,妲己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
楊妃見妲己又陷入沉思,心中暗自思忖,這妲己的思緒總是飄忽不定,時常獨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自搬入壽仙宮以來,楊妃對妲己的性情也有了幾分了解。
在楊妃眼中,妲己不過是個十六歲的少女,整日沉浸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這也難怪,畢竟年紀尚輕,情有可原。
楊妃雖然覺得妲己年紀尚輕,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但她也不得不承認,妲己的行為舉止中透露出一股憂國憂民的情懷,這讓她對妲己有了幾分認可。
楊妃溫柔地環抱著妲己,目光中流露出真摯的關懷,柔聲說道:“妲己妹妹,無論你有何打算,我都將堅定地站在你這邊,支持你。”
楊妃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妲己的才華橫溢,出口成章,令楊妃心生敬佩,甚至視其為仰望的對象。
她平日里閑暇無事,便常與妲己一同鉆研新奇事物,以此消磨時光,兩人更是常常吟詩作對,共同享受文學的樂趣。
不僅如此,大王夜夜留宿壽仙宮,自然少不了寵幸楊妃。
她對當前的生活感到十分滿足,心中充滿了感激與喜悅。
各方面的滿足。
妲己聽罷,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
前世,她未曾被人如此抱于懷中,亦未曾有人如此信任于她。
她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愧疚,畢竟她終究算計了楊妃。
“愛妃,妲己,招賢館傳來消息了!”
妲己正沉浸在感動之中,帝辛卻突然興奮地奔跑而入,口中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