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良宮。
黃妃自昭儀宮歸來,心緒煩亂,難以平復。
不知今日姜王后何故失常,竟將她召去一頓斥責,令她心情沉重,難以釋懷。
正自愁眉不展,忽有宮女匆匆來報。
“娘娘,楊妃娘娘已至宮門之外。”
楊妃!
楊妃素來與姜王后交好,莫非姜王后又遣楊妃來,欲以此羞辱于她?
她倒要看看,楊妃此番前來,究竟有何用意。
于是,黃妃款步而起,款步相迎。
不料黃妃方至院中,楊妃便匆匆而至,急切問道:“黃貴妃,姜王后可曾召見你?”
黃妃見楊妃舉止失儀,心中不悅,自然不會給她好臉色。
黃妃面露不悅,冷聲回應:“王后是否召見,與你何干?”
楊妃并未直接回應黃妃的質問,只是淡淡提醒:“黃妃,須得提防姜王后,她或許對你不利。”
楊妃言罷,轉身飄然而去。
昔日她與姜王后交情甚篤,與黃妃之間卻是疏離,她此番言語,已是仁至義盡,至于黃妃是否聽從,便與她無關了。
上午與姜王后發生爭執之后,黃妃心中忐忑不安,忽憶起前日姜王后曾命她前往妲己處潛伏之事。
如今姜王后無人可用,或許會找上黃妃,然而黃妃素來不懼姜王后,唯恐兩人會再生爭執。
楊妃心中暗忖,姜王后近來疑心重重,似乎總以為宮中眾人皆覬覦她的后位,甚至可能對黃妃心生猜忌,欲加害于她。
她心中忐忑,身處馨慶宮亦感不寧,欲往壽仙宮尋妲己商議,途經賢良宮時,便順道告知黃妃一聲。
黃妃見狀,心中一凜,又想起姜王后近日的異常舉止,頓感不妙,心中暗自警惕。
她急忙追上楊妃,攔住她的去路,急切地問道:“姜王后究竟如何?她為何會對我不利?”
楊妃眉頭微蹙,目光如炬,直視黃妃,沉聲問道:“你近日是否與蘇貴妃有過私下往來?”
黃妃正欲開口,楊妃卻搶先一步,語氣堅定地囑咐道:“若姜王后問起此事,你便答無。”
言罷,楊妃轉身欲行。
黃妃聽罷,心中頓感不妙,憂心忡忡,急忙追問:“若答有,又將如何?”
楊妃聞言,駐足回首,目光如冰,聲音低沉而冷冽:“若你坦言有之,姜王后必將視你為眼中釘,以為你也覬覦她的后位。”
楊妃之言,對黃妃而言,猶如晴天霹靂,加之姜王后上午之表現,楊妃所言,無一不中。
她心中頓時涌起一陣恐懼,她感覺自己似乎遺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甚至開始懷疑妲己是否在陷害她,將她置于不利之境。
黃妃心中一緊,急忙追問:“此話怎講?”
楊妃見黃妃如此急切,心中暗覺不妙,遂追問:“莫非你已與姜王后相見?”
“見了。”
“你答已見蘇貴妃?”
“正是。”
楊妃眉頭微蹙,疑惑地詢問:“蘇貴妃未曾向你提及兩位王子的仙緣之事?”
黃妃面露茫然之色,心中卻已洞悉,此事恐怕正是關鍵所在。
在黃妃的追問之下,楊妃將妲己當日所言,詳盡無遺地轉述于她。
黃妃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姜王后之所以疑心重重,乃是因為妲己之言,上午的舉動,不過是因此而起的誤會。
恐怕日后她將與妲己同舟共濟!
心中不禁對妲己生出幾分不滿,竟將她置于如此困境之中。
初時以為妲己對自己并無惡意,豈料自己竟被妲己的外表所迷惑,不過與蘇妲己僅有一面之緣,竟惹得姜王后心生猜忌。
忽感妲己周身散發濃烈驚悸之氣,其笑容雖溫和如春日暖陽,然其中卻似藏有無形鋒芒,令人在不經意間,已陷入危機之中。
“你何以知此?莫非你與姜王后亦……”黃妃疑惑開口,聲音中滿是驚疑不定。
自楊妃入宮以來,便與姜王后交好,數年過去,如今竟也關系破裂,這讓黃妃難以置信。
楊妃輕嘆一聲,無奈地承認道:“知曉兩位王子仙緣之事者,豈能逃過姜王后的猜忌。”
黃妃聽罷,心中不禁對楊妃生出幾分同情,楊妃身后所倚仗的文臣勢力,遠不如黃家之穩固,恐怕如今她的處境頗為艱難。
黃妃心中一軟,對楊妃柔聲寬慰道:“你我皆受蘇妲己所害,同病相憐,日后自當相互扶持。”
楊妃聞言,面露詫異之色,不解地反問:“我何曾遭蘇貴妃所害?”
黃妃聽罷,以為楊妃尚未洞悉其中關鍵,便耐心向她解釋其中緣由。
楊妃輕描淡寫地回應道:“然而,大王已經寵幸于我。”
此言一出,猶如石破天驚,黃妃驚駭不已,激動地追問:“怎會如此,大王如何寵幸于你?”
楊妃聞言,心中波瀾起伏,憶起今晨與大王那番荒淫之事,面頰染上緋紅,一時之間,竟難以啟齒。
雖同為女子,自幼飽讀詩書,言談舉止皆斯文有禮,自是不便言及那等私密之事。
“便是,便是,如此,那般……“
楊妃面紅耳赤,言語支吾,手舞足蹈,所言之詞含糊不清,令黃妃難以捉摸其意。
黃妃眉頭緊蹙,心中苦思,卻始終無法領會楊妃的言外之意,只得打斷她的話語,誠懇道:“你能否直言不諱,如此我實難領悟。”
楊妃聞言,面露不耐之色,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你問及此事,教我如何直言?此事有辱斯文,無需多言,總之便是如此。”
黃妃這才恍然大悟,心中頓感困惑,只覺得楊妃的思維頗為異于常人。
她所詢問的并非事情的經過與結果,乃是起因。
“我所問的,乃是大王何以突然寵幸于你?”
楊妃這才恍然大悟,她跺腳連連,面露羞惱之色,嗔怪道:“方才分明是你問法有誤。”
黃妃見楊妃這般情態,亦不愿再在此事上多做糾纏,便直言道:“是我之過,是我問法不當,你且直言無妨。”
楊妃聞之,方才消停。
然而,即便楊妃欲言,亦覺無從說起。
她明明安寢于馨慶宮中,卻莫名地躺在了蘇妲己的床榻之上。
楊妃眉頭緊蹙,神情凝重,低聲細語:“宮中似有妖物作祟。”
黃妃聽罷,心中頓覺楊妃此言乃是戲弄,她深知兩人同在后宮,爭寵之路上彼此為敵,楊妃豈會輕易透露真言。
黃妃心中暗自懊惱,自己竟向楊妃提出這般愚蠢之問,實在是愚不可及。
然而楊妃之舉實在令人不悅,她轉移話題尚可理解,但以“妖物”之說來搪塞,未免太過敷衍。
念及此處,黃妃心中不悅,面露寒霜,牙關緊咬,冷聲斥道:“若不愿明言,便不必多言,何必以虛言欺我。哼!”
言罷,黃妃轉身,步履匆匆,向賢良宮方向行去。
楊妃見黃妃轉身離去,心中焦急,急忙追上前去,急切道:“黃妃,且慢,聽我解釋。非是我不愿告知,實乃宮中確有妖物作祟。”
黃妃聞言,停下腳步,雙拳緊握,面露怒容,幾乎要揮拳向楊妃,意在讓她明白,黃家之人絕非可輕侮之輩。
“且聽吾細說,昨夜我在馨慶宮寢息……”
楊妃急切地迅速道出,她如何莫名在壽仙宮醒來,以及馨慶宮之宮女皆至辰時方起之事。
黃妃聽罷,怒氣雖已消散,眉頭卻皺得更緊,心中疑云重重。
莫非這宮中真有妖物?
王宮之中,有氣運金龍鎮守,妖邪難以藏身,倘若真有妖法在宮中施展,必將引起軒然大波,為人所察覺。
實則,無論是妖術還是仙術,一旦在王宮之中施展,都將激起氣運金龍的強烈反應。
大商氣運,乃是國之根本,若真衰退至此,氣運金龍亦將無力護佑王宮,此乃國之大患,不可不察。
若真如此,則事態嚴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