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成都和童話
- 從1998開始華娛時代
- 是紅蓮耶
- 2047字
- 2024-01-20 22:04:34
當(dāng)和面前的男人見面時,林易差點都以為他走錯地方。
面前的男人,不修邊幅,胡子拉碴。
亂糟糟的頭發(fā),許久沒有打理。
說他是一個搞音樂的,反倒不如說他是一個搞畫畫的。
男人撓了撓頭發(fā),臉上有些不耐,“你就是霍哥介紹的那個毛頭小子?”
也不怪對方多想。
此時的林易大學(xué)還沒畢業(yè),二十還不到呢,長相也比較青澀稚嫩。
對面明顯是老江湖,礙于霍鍵起的面子,和林易見一面。
男人的名字叫劉軍。
聽霍鍵起介紹,他早些年也是一個音樂人。
最開始熱衷于民謠,也發(fā)過一些歌曲,但是都沒有任何的水花,后來和一些朋友開了這家唱片公司。
他也是出自大院子弟,關(guān)系網(wǎng)和那些大的唱片公司比不了,在北平附近城市的電臺,還有些資源。
也給人推出過一些唱片專輯,有一些水花。
后來因為音樂理念的關(guān)系,他逐漸和朋友們分道揚鑣。
現(xiàn)在說是唱片公司,但是算上他整個公司只有不到十個員工。
一副要倒閉的樣子。
實際上好像確實是倒閉了,至少上輩子,他就沒聽說過這號人。
“軍哥你好,我是霍導(dǎo)介紹而來的,我叫林易,”
“那你來錯了,我們藍(lán)軍唱片沒有養(yǎng)藝人的業(yè)務(wù)。”劉軍擺擺手,表示他可以走了。
誰知道,林易不為所動,“軍哥你誤會了,我只想要和你們藍(lán)軍唱片合作,發(fā)行一張專輯。”
其實歌手與唱片公司的合作模式與合作協(xié)議,各種各樣都有,比較常見的模式有三種。
第一種就是是外包,獨立歌手出錢請唱片公司發(fā)行銷售,是賺是賠都由獨立歌手承擔(dān),唱片公司賺的是承包宣發(fā)專輯的錢。
當(dāng)然,如果專輯賺錢了,唱片公司也會有一定數(shù)額的抽成。
第二種就是,唱片公司和獨立歌手簽約,然后幫忙制作專輯、宣發(fā)售賣等等,最終是賺是賠,由唱片公司承擔(dān)。
這個模式和很多大唱片公司差不多,只不過沒有歌手的經(jīng)紀(jì)約,只有歌手的唱片約,只能賺專輯售賣和版權(quán)的錢,同時還得支付歌手一筆買歌的錢。
第三種就是唱片公司獨立歌手聯(lián)手,一同擔(dān)負(fù)盈虧,分成比例根據(jù)雙方資金投入自行劃分。
他目前主要的想法,就是第一種。
他在98年世界杯上,前往香江,投入了全部的資金。
最后除去來回的消費和必要的花銷,他手上的資金大概有三十萬。
他準(zhǔn)備全部投資,用來發(fā)布這張專輯。
同時得到的利益占大頭。
只要這張專輯火了,那么他就能回本,并且還賺錢。
同時后面的大頭商演,那才是最賺錢的。
還沒等劉軍說話,林易又繼續(xù)補充道:“我知道軍哥喜歡民謠,正好我這張專輯里面也有一首,現(xiàn)在可以給你唱的聽一下。”
正好他的辦公室內(nèi)也有吉他,就順手借了一下。
第一張專輯里面的這些歌曲他都已經(jīng)寫好了歌詞和旋律,可以隨時找錄音棚進行錄制。
同時也第一時間去注冊了版權(quán)。
在劉軍的面前,他撥動了吉他的琴弦,開始唱起了《成都》。
“讓我掉下眼淚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讓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溫柔……”
劉軍本來對林易的創(chuàng)作能力,不抱任何期待的。
當(dāng)他得知霍鍵起聯(lián)系他,說是有一個認(rèn)識的年輕演員想要出唱片的時候,他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
只當(dāng)是哪家的公子哥想玩票一下。
他個人是最不喜歡的。
可是,當(dāng)劉軍聽到林易唱了幾句歌詞后,頓時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分別總是在九月
回憶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綠的垂柳
親吻著我額頭……”
聽到這里,劉軍的臉上,已經(jīng)露出了欣賞的神色,還跟著旋律不斷的點頭。
他以前也是玩民謠的。
自然也知道這首民謠旋律郎朗上口,歌詞也比較有特色。
也算是民謠歌曲里面的佳作。
比那些只知道無病呻吟的強多了。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我會把手揣進褲兜
走到玉林路的盡頭
坐在小酒館的門口……”
聽完林易唱完《成都》這首歌,劉軍的表情變得精彩起來,也不再是之前愛答不理的樣子,還不忘評價道:“吉他和歌曲都唱的不錯,歌里有對生活的無奈和心酸,也有淡淡傷感,還有慢悠悠極具人情味兒的浪漫生活,整首歌曲哀而不傷,意境很是優(yōu)美!這首要是作為主打歌的話,想必能火。”
劉軍作為一個歌手不太行,但是對于歌曲能不能火,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
如果這首歌作為主打,主推一下應(yīng)該能火吧。
但林易卻搖搖頭:“軍哥你理解錯了,這首歌是我第一張專輯里面的歌,但是并不是我的主打歌,主打歌是其他歌曲。”
“不是主打歌?”劉軍有些錯愕。
“這首歌不夠商業(yè)化,發(fā)布以后可能會火,但只是小范圍的受眾太小了。”林易搖了搖頭。
民謠太小眾了。
小眾到只能是一小波人欣賞,成不了爆款。
別看這么多年來,一直有反感大陸和香江只有情歌,什么都能改成情歌。
但只有這樣的歌曲,才能一直傳唱下去。
《天堂》《九兒》《小河淌水》固然高雅,但是普通人就聽一個樂,他能聽一年的《晴天》不膩,但是聽一天的高雅歌曲就膩了。
“其實這次的主打歌,是這首……”
林易又在他的面前,唱了半首的《童話》。
這一次,劉軍整個眼睛都亮了。
如果說之前的《成都》算是佳作的話,那么接下來的這首《童話》就算得上是精品了。
也難怪他會選這首為主打歌。
確實更適合。
劉軍本來還懶洋洋的,此時聽完一首半的歌曲,瞬間就精神了,“你看老弟,我們是不是可以談一下合作的方式。”
如今見識到了林易的才華以后,他也不再如此高傲。
稱呼都熱切起來。
“我準(zhǔn)備花費三十萬讓老哥的公司給我發(fā)行專輯,你們來負(fù)責(zé)制作磁帶光盤和宣傳的地方,最后專輯的分成,我們七三分成。”
“我七,你們?nè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