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繁花世界的改變
- 影視,從汪小姐枕邊醒來
- 人已成球
- 2616字
- 2024-02-04 20:02:20
“真不知道,這是讓咱們過來干啥呀,這地方好像跟咱們奉天差不多啊,不是都說香江繁榮的很嗎?咋沒看出來呢?”
奉天的工人下了船之后,左看右看,也沒覺得香江哪里繁榮了。
“不是香江不繁榮,而是你們來的地方不繁榮,這里是荃灣,屬于工業區,不繁榮。”
小富看著自己接來的這些人就搖了搖頭,香江不是不繁榮,只不過這個繁榮是在香江島,就連九龍現在還沒有發展起來呢,更不要說什么新界了。
九龍的發展都需要等到九龍城拆了以后才開始大規模的發展的,而現在的新界那更是荒地一堆,可能靠海的地方還好一點,不過越往內越貧窮,這里不比國內好哪去。
其實,香江的發展,和國內的改開同時期的事情,只不過當時的國內只有香江這么一個對外的經濟窗口,所有的貨物幾乎都是要從這里銷往世界的,所以香江光靠的是貿易紅利就把自己吃飽了。
因此,這個時期的香江看起來才會特別的繁榮。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繁榮是背后有一個國家支持的。
這個國家并不是他們所想的不列顛,而是他們后來一直看不上的國內。
“小富哥是吧,你說這不繁華,那哪里繁華呀?這塊已經算得上是不錯了。”
在這些人看來,這里確實,確實不繁華,以小見大來看,就這么小個島子,哪里能有多繁華呢?
“繁華的地方不比魔都差,不繁華的地方,在國內算是比較好的,這里的平均收入是每年5300美元,如果說工人的工資,那么已經超過了3000港幣,你說是繁華還是不繁華?”
小富對平均工資數字還是很了解的,因為他現在每月拿的就是白領平均工資5000塊港幣。
“我的乖乖,一個月5000,你們這還真的是有錢吶,我們一個月的工資才100多200,你們這一個月5000沒法比,真是沒法比啊。”
這位大哥也是有些咋舌。這個工資數字實在是有些太高了。一個月能拿5000年,那就是六萬了,他們這一年能拿個七八百,上千塊,就已經了不得了。
“你們這次過來也是每個人每月5000塊錢的,所以不用太羨慕,不過你們最多能在這里呆半年時間,之后你們就要回去換人了。”
小富很多情況都是了解的,他也知道這些人在這里能呆半年的時間,半年之后就該回去。
“半年?在這里呆半年,那我們就的事不全都耽誤了!在這呆半年,我們的工作崗位怎么辦?這拿錢事多,我們能拿到三萬塊錢,可是回去以后呢,我們可不能為了這三萬塊錢把工作給丟了呀!”
東北大哥這時候有些急了,他覺得三萬塊錢是不少,可是要為三萬把工作給丟了,那可就不值了,因為他的工作還可以傳給兒子呢。
國營廠這個時候的工位依舊是父傳子,我便鐵飯碗的繼承制沒了,但是在招收工人的時候,國營廠依舊會愿意招收自己的子弟,不為別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子弟知根知底,而且一個個在學習技術的時候都比他人要快。
因為這些人從小就接觸這些東西,因此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比其他人要快多了,而且也更容易成為高級技工,畢竟從小耳濡目染的就是這些東西。
所以大部分人在這個時代也會選擇這些行業來做,而現在讓他們離開半年時間,還是高級技工離開半年時間,他們不知道自己回去以后還能不能給自己孩子掙一個工作崗位了。
“你們來這里是國家外派和你們廠子沒關系,你們以后回去了也不會去回你們廠子,是直接去更高級的部門,直接拿金飯碗。”
小富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時候,寧偉站了出來,寧偉知道的東西可更多一些。
這些人馬上就要不屬于他們的工廠了,馬上就要屬于更高級別的工業部門了。
東北大哥看著寧偉問道,“你是誰?”
他對于寧偉的話,還是不怎么相信的。
寧偉從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一本證,“這是我的證件,看完了別說話,你們來這里的任務,我會告訴你們,剩下的事什么都不要管。”
寧偉也在這幾天得到了通知,讓他來接待這些人,并且看著這些人,防止這些人離開國內。
畢竟這些人都已經得到了五軸數控機床的一些相關技術了,有些人甚至已經被選中要去制造屬于他們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了,所以對這些人是需要進行監管。
這方面的任務就得交給寧偉來負責了。
看完了證件之后,東北大哥就把證件遞回了寧偉,“知道了,該怎么辦?你吩咐就是了。”
寧偉遞上了一盒萬寶路,“對那些機械你們熟悉嗎?”
東北大哥拿過來之后彈出來一根聞了聞,味道不錯。
“對于那些五軸數控聯動機床,我們已經可以操縱自如了,而且我們也完成了兩次的拆卸和安裝。”
寧偉,“很好,那你們知道這些機械是哪里生產的嗎?”
東北大哥們互相看了看,搖了搖頭,這點他們還真的是不知道。
“聽好了,這是奉天機床廠生產的。”
“大哥,你是不是說錯了?我們就是奉天機床廠的,我們可不知道我們廠里生產這些東西。”
“這是銘牌,上面的信息你們記住了。”
寧偉甩出了一塊機械銘牌,那些大哥們全都記住那些大哥們看的這個名牌,一個個嘴角都是一陣的抽搐,他們不明白這到底是要干什么?
“每人每戶兩個名額,這兩個名額不需要你們退休就可以給出來。”
寧偉可沒有給他們什么思考的時間,而是甩出了自己這邊的籌碼,每人每戶兩個名額。
這兩個名額就是國營廠的兩個名額,而且還是不需要讓他們退休就能得到的。
也就是說,答應了家里會有三個鐵飯碗。
“是可以考級的?還是不可以考級?”
在80年代,八級工制度其實已經差不多沒有了,這個時期的工人已經沒有什么考級不考級一說了。
而且這個時期接班很多都是接的職務的班,也就是說你要是科長那么你后代接的就是科長的班。
就算你什么都不懂,你也能做一個科長級的普通工人,但是技術考級這種東西,這個時期已經給停下來了,沒有什么人再去考什么級了。
可是對于這些東北的技術大拿們來說,他們更希望的是自家的孩子能完成考級,因為八級工拿到的基礎工資給個科長都不換,畢竟八級工拿到的工資有一百六七,而一個科長拿到的工資只有一百二三,這中間差的好幾十塊錢呢。
“這個就不要問我了,你們能不能考級?那是你們的問題,不過我可以告訴你考級制度再一次的被啟動了。”
考級制度重新啟動這件事情,就是蘇昱的操作,基本上吧,考級制度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也說了后世工人的工資水平。
這個時期的大佬們都是有一些工業情結的,所以他們一個個的全都表示應該重新把等級制度給確立起來。
甚至把每一級的工資水平要再一次的詳細的定下,這樣才能夠讓工人們該干活的時候更有動力。
也能讓國家的制造業變得更加的強大。
當然,這也是為了應對88年的物價過關,因為重新把等級定起來之后,會有很多人的工資水平上升。
到時候物價過關那件事出現的話,大家的工資也就可以進行一些應對了。
不過對于物價過關這種事情,大佬們還是覺得能不出現就不出現為好。
因為他們看的出來那種物價的增長水平是不正常的,所以他們打算把物價漲跌標準制定出來。
他們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制定物價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