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立宗大典
- 游戲修仙,只有我知道版本劇情
- 鯨鳳魚
- 2040字
- 2024-03-20 08:00:00
話音剛落,廣場上立刻爆發出排山倒海般的歡呼,無論凡人還是修士,興奮的心情在此刻完全相同。
熾烈的陽光灑落,為陶濟的身影鍍上一層金邊,又有清風拂過,帶得山林草木也熱情搖擺起來。
歡呼聲漸歇,陶濟也隨之再次開口:
“自天地誕生之初,靈氣便存在于山林草木、江河湖海之間,凡有靈之萬物,皆可自在呼吸,進而體悟大道之韻。”
“人為萬物之長,尤得靈氣寵幸。故千年之前,修士遍地可見,凡有緣者皆可踏上仙途,更可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間、肆意尋覓長生之法……”
平淡卻又余韻悠長的話語在廣場上回蕩,令所有傾聽者心神往之。
樊武身處人群前方,身旁圍著不少樊家之人,連樊成樓等六名修士也在此處。
他雖然在陶濟曾經為樊家測算天賦時沒有參與進去,但最終還是沒抵擋住可能成為仙人的誘惑,私下里找樊成樓測過靈竅,可惜并沒有仙緣。
即便如此,每每見到修士的各類手段,他仍不禁心馳神往。
樊武年輕時同樣是青衫仗劍的游俠,后來認識到俠客的無力后才寄心于仕途,又經歷過幾十年的風浪才熬到宰相之位,可惜后來邊境失利,在敵黨的攻訐下他不得不背上責任辭官回家。
他本以為自己這一生便會在渾渾噩噩中度過,幸好命運眷顧樊家,將陶濟送到他面前,樊家更是因此得到一樁天大造化。
“長生……”
此時聽見陶濟的講述,他并未如同曾經那般暗自神傷,而是眼中綻出光彩、痛快大笑:
“便是沒有仙緣又如何?我樊家子弟可各個都是人中龍鳳!”
“只要樊家血脈得以長存于世,后世子孫能夠一窺千年前的風采,我也不枉來這世上走過一遭!”
老爺子的笑聲落在樊家人耳中,引出來各種心緒變化。老一輩長者同樣生出欣慰,年輕一代則更有干勁。
與此同時,陶濟剛剛用語言描繪出千年前的風采,停頓片刻,陡然間音調一轉,聲音低沉下去:
“可惜后來天魔入侵,世界生靈涂炭,無數修士不顧自身性命奮起反抗,掀起來一場橫跨九洲的宏大戰爭……”
陶濟取出一本古籍,這是他閑暇時所作,記載著自己所知的游戲背景。
此時不過寥寥數語,卻為眾人勾勒出那段沉重的時光。
他將這湮沒于時光長河中的歷史娓娓道來,眾人眼界大開的同時,心里不禁添上一份沉重。
“……這一戰打得天地靈機斷絕,千年間修士不出,即使存在文字記載,沒了證據,也不足以取信世人。”
“可就在數月前,經過千年的醞釀,天地靈機再次復蘇,靈氣重新充盈于世,為這世間再次帶來一場大機緣。”
“這是機緣,但同樣是一場浩劫。”
“沒了道統傳承,仙人不修道德,卻又擁有超凡脫俗的力量,于是為了滿足自身欲望無所不用其極!”
“雖說人乃萬物靈長,可但凡有靈之物皆可修行!因此百獸作妖、草木化精,金石為怪、游魂成鬼。自此妖精鬼怪現世,它們本就非人,如何能遵守禮儀道德?”
“于是遇人便噬、為禍世間,令凡間百姓片刻不得安寧,修士同樣不堪其擾。唯有名門正派才可鎮壓妖精鬼怪,還治下眾生一片安寧!”
他這話說得廣場上眾人連連點頭,從靈氣復生開始至今已有幾月,便是青渚城這類守衛眾多的大城都多次有妖獸潛入,青水河中同樣出現魚妖噬人。若非樊家修士出手除妖,恐怕城中百姓早就惶惶不可終日。
青渚城尚且如此,何況其他河邊小城、山中村落?
在場眾修士都有過不止一次的除妖經歷,百姓更是大多親身經歷。
這還是現在,妖精鬼怪尚未修成氣候,若再等幾月幾年,這世間又會變成怎樣一副光景?
倘若將來沒有修士勢力管束,恐怕早晚成為妖精鬼怪的天下!
陶濟沒去管眾人的心理變化,繼續緩緩敘說著:
“……除了妖精鬼怪,世間還有另一物為害,那便是魔!”
“所謂魔,指的便是魔修,他們乃修士中的異類,所修功法詭異無比。本可吞服靈氣成就大道,他們卻偏偏鐘愛捷徑,以人類血肉化丹,吞之增長修為。”
“長此以往,神智受血氣魔氣影響,自然越發癲狂,更是往迷途之上一去不返。”
“因此凡有魔修現世,必然荼毒生靈、為禍四方。凡人在魔修面前毫無反抗之力,便是修士對上,也難以僅憑自身力量取勝。”
“若無強大宗門保護,恐怕各地生靈將盡數化作魔修血食,或者被煉為血丹,成為他們扭曲道途上的一塊踏腳石。”
廣場上眾修士剛經歷過與趙國的戰爭,打得正是魔修,一路過去見慣了各種家破人亡的慘案。不僅凡人,便是修士遇上也難以獨善其身,被魔修吸凈血肉、化作尸骨的修士不在少數。
因此在對魔修恨之入骨的同時,同樣生出對強大力量的向往,唯有如此才能護得自己與他人周全。
修士都是如此想法,何況力量更為渺小的凡人?
于是在場所有人都對強大力量庇護的重要性有了直接認知。可這遠非單一修士能做到,唯有宗門才能成為眾人所需要的避風港。
說到這里,他的語氣開始帶著一絲悠遠綿長的韻味:
“……除了庇護治下生靈,宗門還有更多長遠的意義。”
“千年前修士四出、道統長存,無數修士日夜修煉,為的并非凡俗欲望,而是遨游四海的恣意與天地同壽的逍遙。”
“修士即為仙人,修的當然是登仙大道!”
“可道途漫長、機緣難覓,又危機四伏、厄運難料,遠非一人之力可以登頂,唯有與人合作才能窺見大道風光。”
“因此我欲創立萬法宗,廣集賢才、吸納天下修士,完善道法、推衍無上大道,傳承道統、福澤萬世子孫。”
“我即為萬法宗宗主,此刻,便是萬法宗創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