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惹禍人得到從寬處理
- 快穿我來自兩千年之后與你結緣
- 步步驚心之麗
- 2125字
- 2024-04-18 12:25:41
周龍來了勁,“張大管家,您是菩薩心腸,不忍傷心我們,大員外更是佛心,相信也不會因點小錯責怪。那有勞您牽引,我們上張家村見大員外領罪,誠心悔過所犯的錯。”
周龍有私心,像他們普通莊稼人進不了大戶家門,正好有個好時機,順水推舟,想目睹大戶人家院套。
話不多說,張興財把損壞莊稼一干人等帶走了,路上無話,走了兩三里路到張家村。
張家村住著百戶,與周家坨隔坐大山,地里位置視野開闊,好山好水好風光,比周家坨有油水。
張大戶高祖曾經當過官,朝廷黑暗,躲避戰亂,辭官逃到舜源峰落居,過著太平日子,當官都有錢,買田買地,靠種田也過風生水起。
村里都靠他吃飯,自然能說的上話。
家門高院墻,黑門樓,門口擺一對麒麟護著,有家奴看門,見到大管家回來,都上前畢恭畢敬問好,張興財擺手,叫他們守好職位。
莊客們不必跟著,各自散去忙活,張興財領著六人穿宅過院,跨過四套大院才到正堂,大員外正陪家母嘮嗑,身邊還有一群老媽子服侍老婆婆。
張員外五十歲出頭,一個身高八遲白胖老頭,五官端正,三綹胡須飄灑胸前;寶藍色員外巾,倒拉三尖茨菇葉,圓領藍緞袍,腰系絲絳,穿千層底。
母親七十高瘦,滿頭白發,牙齒也掉光了,臉上騶紋堆壘,老婆婆五官長慈眉善目,面皮帶點紅潤,人家日子過得滋潤。
管家張興財讓六人在院里候著,他上前去給員外和老婆婆問安,“家母安好,員外爺安好,奉您差派上了周家坨一趟,那邊有錯認錯,肇事人也認了錯,一時拿不定主意,我把損壞莊稼六人給領家里來,還請員外爺處理。”
張大員外大驚一陣,原本以為遇到刁鉆的人,才給派莊客去壯膽。人家說軟和話,他也不那么生氣,轉頭問母親:“娘,您說該怎么處理,請拿個主意。”
張母不清楚何事,就問:“兒呀!他們做了哪些錯事,不大就饒過吧!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必改就可以。”
張員外道:“娘,咱家靠近周家坨那有塊大田,昨日被周家坨一婦人帶著幾個孩子進田里摸螺,把莊稼糟蹋一大片,我今日派張興財前去討個說法,生怕遇刁鉆人,擺不平,特派了二十名壯漢去助場。現在人家認錯領罪,把肇事人領家處置,兒一時拿不定主意,娘請發話,該怎么處理。”
張老婆婆聽明白了原故,糟蹋莊稼實在過分,念其知道錯了,也就饒過,畢竟過幾天是自己七十大壽辰,叫了張員外:“兒呀!人家都賠罪了,就饒過吧!不要欺壓鄰里,得罪太多鄰里,我們寸步難行,略微告誡也就是了,今日我有些乏累,先回屋休息了。”
老媽扶著她離開正堂,到廂房安歇去了。
張員外也拿不定主意,要是就此放過她們又不甘,來回直遛。
張興財給支個招,在員外耳根嘀咕幾句,他頻頻點頭,很滿意。
讓管家把六人帶到近前來,挨個的問話,先從小問起,小妞都嚇蒙了,小臉扒在母親衣袖那,連云英也怕把臉藏在楊婉霞衣袖,不敢看張員外。
周奎和周坤兩個牽著手,兩眼無神盯著自己腳尖,不敢回答張員外的話。
到了周龍,張員外問:“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了?”
周龍胸脯一挺,腰筆直絲毫不怯場,“我叫周龍,我幾歲跟您無關系,別整這套虛的,損壞您莊稼是我一個人干的,想怎么收拾沖我來,把我四個侄放過。”
張員外記住了,對這小子佩服,“好一張伶牙俐齒,人不大,膽壯如虎。你又是怎么稱呼,是本家人還是外嫁來的。”又轉身到楊婉霞面前。
楊婉霞輕聲答:“回大員外爺話,我本家姓楊,名婉霞,下河鎮人士,嫁到周家坨。”
張員外多瞅了楊婉霞幾眼,五官十分標志,說她是最美有些夸大,在這一片找不出第二個,聲音有點鼻音,梧儂語,似曾在哪里見過,一時想不起來。
張員外訓教口語:“孩子們小不懂事,你挺大個人不知道糧食珍貴,帶頭搞破壞。山里人誰都下過田勞做,更知道每一粒粟來之不易,你既然做了錯事,理應受罰,干兩天的活底過。今天你們先回家,明天一早上這來領活做,請回去吧!張興財,送客。”
張興財按員外話,把楊婉霞她們送到了大門外,特意交代了大家:“你們記住員外的話,明天一早上張家村領活,可別忘了。”
楊婉霞點頭:“是,我們記住了。”
她領著五小回了周家坨,一路上楊婉霞感嘆,不知以后還會闖出什么婁子來,索性張大員外沒有刁難她們,這是萬幸。生前學戲,到了這個時代用不上場,也不知道該怎么去實現本身價值,一天就無所事事,跟著瞎闖禍,要是遇到歹毒人家沒個好。
不由得哼起了黃梅調來: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丟下一粒子,發了一個芽……
周龍心放得開,親眼目睹大戶人家豪宅,大院種觀賞植物,奇花異草,水里養著錦鯉,上百間房,高高門樓雕梁畫棟,那叫一個氣派。何時自己家能像別人那樣,身邊有人服侍,享著大爺福氣,日子過得多美。
嫂子哼了曲,周龍也跟她扮演男女對唱起來,楊婉霞時常唱曲,孩子們耳熟自會跟著唱。
她們還有心情唱曲,家里人干著急,除了周三衛表現平靜,不為孩子們有多大擔憂,巴不得張員外狠狠把周龍揍一頓。
三個女人在周家坨路口那眺望著孩子們什么時候回來,心里默默禱告上倉保佑,愿她們逢兇化吉。
等了許久,從山背那邊有唱曲傳來,用耳一尋聽,這調熟悉,是楊婉霞經常哼過,現在全家人都會哼那么幾句黃梅調。
三個女人跑過去迎接,正好是拐彎處,這座山是個胳膊肘山形,大家在胳膊肘出碰了面。
何晴跟瑤芙芝先抱著自己孩子一頓關懷話語。
董氏上來拉著楊婉霞手,“你們可算回得來,張大員外我們家惹不起,不敢跟著去壯膽,只有在家急著等,沒有把你們怎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