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半生雪》
- 導演:我鏡頭下的女明星驚艷世人
- 雪色香檳
- 1737字
- 2024-01-17 02:50:23
張紀中的想法張浩十分的理解,在這部電視劇中用自己唱的歌當插曲,這個東西不管到哪里都是好說不好聽的。
即使大家可能識趣的不會揪住這個問題不放,但也并不是張紀中想要看到的。
既然話已經說到了這里,那倒不如干脆就趁這個機會直接現場給大家展示一下,這樣的話反倒是直白了。
歌曲不行的話,張紀中拒絕的心安理得,反正有大家的安慰張浩也不至于太難堪。
要是歌曲行,大家都看在眼里也省的有人背后再嘀咕了。
放下了碗筷喝了一口清水利了利口,張浩找工作人員從劇組借了一把吉他來。
之前本來抽到的獎勵,一共五點五的聲樂值開始還讓張浩有點郁悶,沒想到這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嗯…………《不染》還是《半生雪》呢?從格調上來講,前者作為毛不埸的經典催淚ost明顯會更高一些,但要是從詞上來講,對比《不染》的滄桑之感,《半生雪》的思念卻更貼合楊過,神雕大俠那相約十六年之約的心境。”
輕輕撥動了幾下吉他,彈了幾個和弦熟悉了一番后,張浩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歌名《半生雪》。”
前奏輕柔如流水,跟在張浩的聲音后響起,剛開始就忍不住讓好奇的眾人認真了幾分。
吉他并不是一個很難掌握的樂器,相反作為文藝工作者來說這個簡直不要太熟悉,不說別的,就是光藝考中的吉他彈唱,不說幾千吧,起碼也得有大幾百。
然而什么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入門雖簡單,但那種熟稔游刃有余的氣場,卻不是誰都有的,這背后是自身的自信所催動的。
“噔~”一聲比前奏略高的琴聲揚起,緊接著張浩的聲音已經融入到了伴奏之中:
“霜月落庭前,照誰一夜無眠。”
“提筆驚擾燭火,回憶難寫。”
“看人間故事,都逃不過離別。”
“數不完的陰晴換圓缺。”
…………
“嘶…………”張浩的聲音清晰的傳入每個人的耳朵里,仔細品味著一句句的歌詞,眾人面面相覷表情都忍不住變得精彩了起來。
看人間故事,都逃不過離別這是在說事,也或許就是在指代《神雕俠侶》這部小說。
而數不完的陰晴換圓缺這就已經是在升華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在說小龍女和楊過的愛情啊!
有意境!很貼合!
張紀中捋了捋胡子忍不住眼睛微瞇心中暗自稱贊。
ost也就是影視歌曲因為是為影視作品來服務的,尤其是插曲,他的目的就是在劇情調動起觀眾的情緒后,起到一個瞬間的音樂、視覺、感情相結合的升華。
這就要求整個曲子的高潮一定是要短平快,用高潮來迅速抓耳的,而這與后世的網絡歌曲調性卻是不謀而合。
“半生風雪,吹不散花落時節的眼淚。”
“喚不回,孤雁終要南飛。”
張浩的聲音逐漸起高,而眾人的心目中,也仿佛與此同時升起了一個思念至深的人物形象。
“心事誰了解,唯有明月來相隨。”
“思念予我眉間有幾分憔悴。”
“半生風雪,吹不散歲月留下的眼淚。”
“換不回,青絲已盡成灰。”
因思念而憔悴的面容…………
十六年之約兩個相愛之人終在斷腸崖下相會。
曾經玉樹臨風,玩世不恭的楊過,如今已然成為了神雕大俠,但那一頭的青絲兩鬢間早已經染上了一層灰白。
“結局誰來寫,寫不完愛恨纏綿。”
“徒我顧影自憐自嘆又幾遍。”
…………
“一點都沒變,但我的樣子卻老了很多。”
沉醉在歌曲中的眾人猛的驚醒,發現原來是黃驍明開口說出了那句臺詞。
“沒有老,我的過兒只不過是長大了。”劉逸菲的眼神如星,目光注視著彈吉他的張浩喃喃道。
兩人所說的,正是斷腸崖下相會,楊過和小龍女最開始的對話。
臺詞和歌詞相互映襯之下,意外的竟是如此的合適。
絕!
真絕!
隨著張浩最后的一句結尾,眾人深呼一口氣臉上都是說不出的贊嘆。
這首歌曲的水平單拿出來或許還算不上是頂尖,但是對于《神雕俠侶》劇組的演員來說。
品味著這首的歌詞,腦海中閃過小說中的一幕幕畫面,兩者之間的相加真正的給眾人帶來了一種一加一大于二的感覺。
沒啥好說的就是配!
之前大家還拿張浩的話當一句玩笑,現在誰要是說張浩這首歌不是為了《神雕俠侶》專門創作的,他們首先就第一個不信!
“啪啪啪!”隨著劉逸菲的素手輕拍,眾人這才跟著反應了過來大聲的鼓起掌來。
“張導唱得好啊!”
“好,這首歌寫的真不錯啊!”
“沒錯這不就是寫楊過的嘛,太配了!尤其是配上剛才驍明說的那句臺詞啊,哎呦…………剛才我就跟過電了一樣,雞皮疙瘩都一下子起來了。”演員孔琳驚訝道。
張浩樂呵呵的放下了手中的吉他,看著眾人都是一臉贊賞的樣子便知道,他這波啟動資金總算是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