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周記大排檔
- 娛樂圈之一代宗師
- 龍山小米
- 2670字
- 2012-08-24 08:28:24
接連一周時間,周文都沉浸在三體式枯燥的站樁中,一個人若是癡迷一件事,就不會感覺到時間流逝。
周日這天,老周來的比較晚,幾乎快到中午了,他才拎著食盒進病房。
一進門,老周就給兒子盛湯。笑呵呵的說:“今天是安息日,我剛從教堂過來,餓壞了吧?”
“教堂?老豆你信教?”周文聞言詫異的問道。
“是啊,以前做惡事太多,年紀(jì)大了找個精神寄托嘛。”周耀良把湯遞過去,看著兒子喝光,開口繼續(xù)說:“阿文,我剛才問過醫(yī)生了,他說你現(xiàn)在除了頭部受到重?fù)粢鸲虝旱氖浲猓渌课豢祻?fù)的很好,等會他會過來再給你做個全身檢查,如果確診沒有問題的話,我們拿些藥物回去調(diào)養(yǎng)。”
從半個月來的留院觀察來看,周文雖然丟失了某些記憶,偶爾說點“秀逗”的話,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特別是性格有很明顯的改觀,說話、做事也變的有條理性。
即使是醫(yī)生說是后遺癥,周耀良也很欣慰,因為這才是他想看到的兒子。
“出院好啊!”周文聞言,一下從病床上跳下來,忙收拾自己的衣服,很是迫不及待的樣子。
周耀良見狀笑呵呵的說:“別著急嘛,等醫(yī)生檢查過,我再收拾也不遲。”
這幾天來,要不是每天靠看八卦、練拳打發(fā)時間,周文早就被悶死了,反正這醫(yī)院里他是一刻都不愿意待下去,再說醫(yī)院的空間受到限制,對于練拳沒有太大益處,他比誰都著急出院。
周文手腳麻利的收拾衣物,頭也不抬的說:“老豆,這些年你為我們兄妹操心勞神,吃了不少苦頭,這點小事我自己能搞定,你還是休息休息吧。”
“好,好,我歇著。”周耀良聞言,心里熱乎乎的,不容易啊,兒子都知道關(guān)心自己了。
回過身,周耀良吸吸鼻子,滿心欣慰的等待著。
......
從醫(yī)院門前坐上返家的中巴車后,周文一直注視著窗外。
80年代中期的香江,經(jīng)濟穩(wěn)步騰飛,市民們生活節(jié)奏相對提速,街頭上不時看到匆忙趕路的行人。
給周文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馬路兩側(cè),從樓下到樓頂探出的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廣告牌,一個疊一個,若是夜間出門觀看的話,這些廣告牌散發(fā)出五顏六色的霓虹,絕對壯觀。
他曾經(jīng)在不少港片中看到過這樣的景色,不過置身其中親自領(lǐng)略后,又是另外一種感受。
“原來我已經(jīng)是香江人了。”
中巴車在街道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直把周文饒迷糊了,不知道轉(zhuǎn)了多少彎,總算在清水灣百勝角站停下。
“阿文,下車了。”周耀良從車?yán)锾聛恚瑢α嘀鴸|西的兒子說:“別看了,趕緊走啦。”
“哦。”下車后,周文第一個想法是買份香江地圖,若不盡快熟悉香江的街頭巷尾,以后出門肯定會迷路的,沒辦法,誰讓前主人是路癡一個呢。
父子倆步行百十米,在山道角落的一片棚戶停下,周耀良轉(zhuǎn)身對兒子說:“到地方了。”
老周好像有意在幫兒子恢復(fù)記憶,很有耐心的解說道:“最前面的那家就是我們周記大排檔,是距離邵氏影視城最近,也是規(guī)模最大,招牌最響的大排檔。”
周文遠(yuǎn)遠(yuǎn)望去,可不是嗎,在這片狹窄的山道角落里,竟是密密麻麻排滿了十幾家大排檔。
在這些大排檔中,唯有周記大排檔規(guī)模最大,規(guī)模大不僅僅指店面大,別人家大排檔都是依靠山坡支起一張大帆布篷,一張張桌椅就這么擺上。
周記除了有露天營業(yè)點外,還借地形建了一所小二層洋房。
“露天部分主要針對影視城的大眾,洋房里邊我弄了兩個小包間,供那些劇組的基層人員聚餐用。”周耀良拍拍兒子的肩膀說:“走啦,要快點回去,今晚有個大武行在包間請客,我要趕緊準(zhǔn)備的。”
周文哦了一聲,跟在老周身后一邊欣賞著傳說中的大排檔特色,一邊暗自佩服老周的頭腦。
大排檔在香江飲食歷史上地位顯赫,雖然它上不得臺面只能在街邊小巷置身,卻因價格便宜,食物選擇又多,受到市民歡迎,更是香江文化的一部分。
周文還記著,當(dāng)年王佳衛(wèi)執(zhí)導(dǎo)的《花樣年華》上映時,很多內(nèi)地觀眾見片中西裝革履、旗袍款款的男女主角經(jīng)常光顧巷口的大排檔,竊笑浦人死要面子口里省下來穿在身上,其實他們不明白,在香江光顧大排檔并不是什么失身份的事情,尤其那些精于美食之道的,就是沖著大排檔而去。
行走在清水灣附近的大排檔行列之中,周文只感覺一股親切感,這種親切感有來自于前主人的,有來自他本人的。
“阿良,晚上搓一把?你最近不來,大家都沒有手感。”
“老周哇,你兒子出院了啊,恭喜恭喜!”
一路上,不時有人從大排檔中探頭跟周耀良打招呼,足見老周在這片很有親和力。
“多謝多謝啊,今天阿文剛出院,還有很多生意要忙。”周耀良笑呵呵的回應(yīng)著。
說說笑笑來到周記,此時正值上午九點多,大排檔的生意并不忙碌,一般要到中午、晚上時才有武師、龍?zhí)讖挠耙暢浅鰜砭筒汀?
幾個身穿“周記”標(biāo)志服裝的人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見周耀良和周文回來,忙上去打招呼。
“這是大飛,咱們周記的大廚之一,干炒牛河可謂港九一絕。”周耀良指著一個跟自己差不多胖的光頭說。
大飛摸摸自己的光頭,嘿嘿笑著:“跟老板您一比,我什么都不算的,當(dāng)年要不是你收留我,我早就餓死了。”
“都是些陳芝麻爛谷子,別老掛在嘴邊,你不嫌煩,我們的耳朵都起繭了。”老周哈哈笑著,又介紹別人。
“這是香嫂,負(fù)責(zé)配菜,這是權(quán)叔,負(fù)責(zé)送外賣,這是權(quán)叔的兒子吉米仔,我們這里的刀功師父。”
周文面帶微笑一一和人打招呼,通過老周的介紹可以看出,周記能在影視城附近扎穩(wěn)腳跟,跟眼前這四位伙計有莫大的關(guān)聯(lián)。
一般小型大排檔里,老板身兼廚師和配菜,若是客人多了,忙都忙不過來,而周記這邊不僅每個崗位都有人專門負(fù)責(zé),還搞的有聲有色,老周在這方面絕對有些門道。
“阿文,這邊沒你的事了,你上樓休息吧,等會我喊你吃午飯。”周耀良說。
“好的。”周文扛起東西,蹭蹭的上了樓,速度之快,令人大為驚詫。
“良哥,阿文以前上樓都是慢慢吞吞的,整天死氣沉沉,今天怎么轉(zhuǎn)了性子?”吉米仔叼著煙問道。
“我也搞不清,不過他現(xiàn)在這樣子很好,至少比悶葫蘆好很多。”周耀良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拍拍手說:“好了,不說這個,大家開工,開工,今晚童哥請客,我們得用心些。”
“看來童哥又有新片子嘍,老板,你可以考慮要個龍?zhí)走^過癮嘛。”大飛油膩的雙手搓搓圍裙。
“嘿,老是路人甲、扮死人沒挑戰(zhàn)性。”周耀良看了看樓上,方說:“你們誰有興趣就去報名吧。”
“別,那點薪水不夠吃喝的,還不如老實開工呢。”
周文并不知道樓下的伙計們正議論自己,上樓把衣物放下后,他很是好奇的打量著房中的布設(shè)。
客廳正中是一張普通的沙發(fā),對面擺放著一臺有些年頭的舊彩電,再加上其他的零散家具,使本來就不大的房間顯得更加狹窄。
除此之外,還有兩間小臥房,一間是老周住的,另外一間靠近門口是妹妹住的,自己則是住在小陽臺上。
前世自己步入明勁之后被師父派出去“踢館”增加實戰(zhàn)經(jīng)驗,每天不是在“踢館”的路上就是住旅館,從來沒有家的概念,乍一有了家,雖然是處蝸居,心里深處還是蠻有感慨的。
“有家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