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青樓賣藝的想法
- 大明:女裝的我被朱元璋曝光了
- 創平世界
- 2065字
- 2024-01-16 10:04:06
“嗯,是這樣的,其實羲和覺得吧,一直在那個酒樓賣藝不太行…”羲和道。
朱英愁眉苦臉的點頭,“確實,能遇見黃老爺子,完全是運氣好,會去酒樓吃飯的,大部分都是過路人,能轉化成信徒的太少了,長此以往,估計每個月都只能勉強維生,更不用想將來去幫黃老爺子了。”
“主人,我覺得,上次路過的教坊司挺不錯的。”羲和建議道。
朱英聞言嘴角便是抽了抽,下意識想要堅信不疑的拒絕。
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人,怎么能女裝去那種地方?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時羲和認真的道:“主人,不僅是過路人的問題,酒樓那邊,大部分都是平頭老百姓,而教坊司那,非常多有錢人,讀書人,達官貴人,您現在的愿力不夠,很難通過實現愿望之類的方式,把平頭老百姓轉變為信徒,僅僅依靠喜歡這些情緒,后者會更好轉換很多。”
朱英愣了住,在經過了一翻長達十秒鐘的激烈的心理斗爭之后,咬牙道:“為了更多的信徒,教坊司就教坊司吧!”
嗯,我是男人,去教坊司也沒什么。
男人逛青樓,不是理所當然嗎?
羲和欣喜的道:“羲和建議主人到時候用愿力換一下一次性的魔音能力。”
朱英有點好奇的問:“何為魔音?”
羲和解釋:“就是可以讓主人彈奏的琴曲,帶有感染人心的力量,這個能力很多強,而且不容易被人發現,只要200愿力就能用一天。”
“200愿力一天,也不算貴,明天先去酒樓試試,效果好,晚上就去教坊司。”
朱英打了個哈欠,有些困倦的閉上眼,今天他準備好好休息,放個十年一次的長假。
但半夢半醒之間,卻是給敲門聲驚醒。
“娃子,是黃爺爺。”
外面有人在說話。
黃爺爺怎么找到這邊來的?我記得我沒說過自己的住處啊…
對了,他不是普通人,估計是手下眼線告密。
看來以后到家之前,解除女裝的狀態都得小心一點了,不然給眼線撞見,沒準得損失一個高級信徒。
朱英趕忙讓羲和把自己變成嬌俏的女裝模樣,然后跑過去把門打開。
“黃爺爺您怎么來了?”
嗯?黃老爺子的表情好像不太對啊。
似乎有點生氣?
朱英有點納悶的看著朱元璋。
而朱元璋,則一臉恨鐵不成鋼看著朱英。
大明律明文規定,可以直接逮捕不事生產,專門從事末業的商人,可見,在朱元璋眼中,商人和罪犯沒什么區別,洪武早年,甚至都沒有商籍一說。
若不是為了解決邊關軍需的問題,現在明朝的商人都還得依靠“附籍”的辦法在夾縫里面偷生。
可見,朱元璋有多厭惡商人。
可現在,他最寵愛的大孫,居然動了經商的念頭!
于他心中,商人,都是下賤,低劣,沒遠見,唯利是圖的小人!
自己大孫要是變成了這種人,他還如何能放心的將大明的江山,托付出去?
朱元璋之所以沒有馬上昭告天下朱英的事,除了考慮到他十年流落民間,貿然回到明面上,會不習慣之外。
更多的其實是擔心,流落十年,沒有受過什么教育的朱英,是否還能比得過,一直受著帝國最頂尖教育的朱允炆。
所以朱英有了錢之后,不想著怎么考取功名,而是動經商這種沒遠見的念頭,令他無比的氣惱。
“沒什么,咱就是想來看看你,怎么,不歡迎啊?”
這會,門口就他一個人,蔣瓛在遠處等候。
“當然歡迎了,只是寒舍簡陋,而且沒什么能招待黃爺爺的東西。”
“無礙,咱又不是沒吃過苦。”
朱元璋走進來,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便是忍不住問:“丫頭啊,咱聽馮誠說,你想買鹽山?”
朱英愣了下,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就說黃老爺子臉色怎么不太好看,原來是因為這事。
古代都重農輕商,正常。
他大方的點頭道:“正是。”
朱元璋問:“你沒事買那鹽山干什么?”
朱英道:“自然是為了制鹽。”
“胡鬧!你就是想要經商,也不該僅憑一腔熱血就胡來,鹽山里的石頭,根本就沒辦法制鹽!否則還能便宜給你了?”
朱元璋發了怒,一半是因為朱英動經商的念頭,而另一半則是朱英做事之前,一點計劃都沒有準備,和莽夫一樣亂來。
如此心性,如何能治理天下?
朱英卻是笑道:
“黃爺爺有所不知,其實我有辦法將鹽山里的石頭提煉成可供食用的鹽。”
朱元璋冷哼道:“歷朝歷代,如此之多的工匠都拿鹽山沒辦法,你能有辦法?莫要胡言亂語,瞞騙于我。”
“黃爺爺若是不信,我可以現在就演示一番。”朱英自信的道。
朱元璋看朱英不像開玩笑的樣子,心中稍微有點動搖,眉頭皺了一下點頭,“若是不成,你便絕了經商的念頭,把時間花在讀書上,將來去考取功名。”
朱英有點納悶。
自己現在可是“一介女流”啊!
黃爺爺居然會讓他去考功名?
莫不是……已經開始有點老年癡呆了?
想到這里,朱英禁不住憐憫的道:“黃爺爺,只要你不嫌棄,就讓我來替你養老送終吧。”
朱元璋聽見這話,心中頗為感動,就連火氣都消了大半。
阿諛奉承的話他從沒有少聽過。
但,哪怕是他的親兒子,親孫子,都是言不由衷。
各個巴不得他早些翹辮子。
朱英現在并不知道他皇帝的身份,完全沒有巴結的必要!
而且自己的近況明明都如此凄慘,卻還能說出這種話來!
這孩子,不管其他方面如何,但至少孝順!
百善孝為先,這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品德!
“你就在此處準備吧,咱這就去讓人把鹽山的石頭搬來。”朱元璋說完就偷偷抹了把眼淚,然后走出了房間。
而朱英,馬上吩咐羲和:“花三千愿力,兌換把制鹽的辦法以及工具。”
“是,主人。”
羲和聲音落下,玉佩發出一道光芒。
關于提煉精鹽的所有技巧便出現在朱英腦袋里。
羲和問:“工具放到哪里呢?”
“后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