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很‘治愈’
- 華娛:我就是個演員
- 我家藍貓叫大王
- 2025字
- 2024-07-10 12:01:00
陳明哲打趣著兩位長輩,接著說道:“我們先等記者朋友們一會,可能他們還沒緩過來。”
“我先在臺上說會廢話,大家也管愛聽不愛聽,反正也把我趕不下去。”
“這部電影我也沒想到后勁這么大,我跟張恒老師商量的時候,張恒老師也來了現場。”
張恒老師站起了身,對著后面的觀眾彎了彎身。
陳明哲才接著說道:“我跟張恒老師商量好的是,我們就把劇情寫的平淡一點,觀眾身邊可能發生的事情。”
“要把里面每一個情節當作是對生命存在的注解,讓人看完這部電影,要像在路邊攤上淘到一本求知若渴,卻得不到的絕版舊書一樣,在安靜的感動,還有清醒的思考。”
“《入殮師》電影的名字,其實這個電影名字,我糾結了很久用不用它,可能觀眾一看到這個名字,就害怕了,怕什么呢?怕死亡,怕尸體。”
“‘死亡’這個話題總是很少被人提起,所以人會因為未知的概念模糊而感到害怕。”
“但是,我還是決定用這個名字,我就想告訴各位,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入殮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就在陳明哲解釋的時候,慢慢有記者走了過來。
陳明哲朝他們打了個稍等的手勢然后繼續說道:“我不知道在場的觀眾還有嘉賓朋友從這部電影中得到了什么?”
“我和劉恒老師寫的時候,把親情、愛情、友情,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三種情感都揉進了這部電影里面。”
“不管你們得到了什么,都希望你們有所感悟。謝謝大家!!!”
在陳明哲表示感謝之后,觀眾都站起身來鼓掌···
“謝謝,謝謝大家。”陳明哲只能不停的感謝道。
一分鐘之后才逐漸停下來。
然后記者開始了采訪。
首先當然還是央媽的記者
“韓董,田導,陳老師,首先看完這部電影,很感動,你們共同給我們呈現出了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請問你們開始是怎么想到要拍這樣一個故事的。”
韓董:“拍完《盲人電影院》,小陳來找我,說有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問我要不要投資。”
“我看了劇本之后立馬就同意了,就是這部《入殮師》,我看劇本的時候就覺得很感動,不管虧多少錢,都要讓這部作品出現。”
田壯壯:“我也是小陳來找的我,本來忙著《盲人電影院》的后期,他就跟我打電話說這個事。”
“沒說具體是個怎么樣的本子,就托我找個厲害點的編劇。”
“然后過完年,小陳來學校的時候,我們幾位才看到小陳寫的大綱,老劉,就是劉恒老師立馬就同意幫忙把劇情補充完整,我也覺得這個題材很有意義,也同意了。”
陳明哲:“我是寫《盲人電影院》的時候有一點靈感,等到拍完電影才把這個故事慢慢整理出來。”
“想到國內還沒人拍這樣的題材,決定補充國內電影空缺的題材,不管賺錢還是虧錢。”
“陳老師,你覺得《入殮師》這部電影能拿多少票房?”
“我第一部電影拿下了5500萬票房,我覺得這部電影應該比第一部要高。”
“田導,你覺得這部電影有什么意義?”
“看觀眾的理解吧,每個人看完這部電影,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我拍這部電影的意義就是希望觀眾能看完之后得到些什么吧。”
“韓董···”
“陳老師···”
采訪完之后,陳明哲跟田老師送走了各位受邀來的嘉賓。
讓于師兄幫忙把李雪劍老師送回家。
陳明哲坐到椅子上說道:“真累啊。”
韓董在旁邊笑著說道:“當時電影結束,看到那么多人哭,我就感覺到電影成功了。”
陳明哲:“那得感謝田老師這個導演,成功把劇場都差點淹了,哈哈···”
田壯壯:“你小子就到處造謠吧,都是你寫的本子,兩次我都基本上照著劇本寫的拍,感覺很輕松。”
韓董;“你們別互夸了,我得感謝感謝你們,走,請你們吃飯去。”
劉姑娘跟劉思思兩位小姑娘看完電影,哭唧唧的抹著眼淚,都被感動哭了。
告別陳明哲后,倆人站在劇場外面,互相說著看完電影的感受,不一會,又開始嘰嘰喳喳的笑了起來。
不一會,各自的家長就過來接著她們回家了。
倆人還是上次《盲人電影院》見面才認識的,只是互相留了個電話號碼,也沒聯系過。
劉姑娘在開學那段時間,碰見了已經在學校上課的劉思思,才開始慢慢熟悉起來,
一起吃飯逛街什么的。
這次約好了一起來《入殮師》的首映禮看電影,也不知道真的是看電影,還是看她們想看的人(小陳,明哲哥)。
等到第二天陳明哲抱著穆亭亭從床上醒過來的時候。
昨天劇場那么多人哭的事情已經報道的到處都是了。
等到中影那邊的工作過來打來電話,陳明哲才跟還在迷糊的穆亭亭說了一聲。
整理完之后的陳明哲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宣傳。
還是京城、上海、廣州、深圳、重慶···,都是現在國內重點票房地區。
每天跑一個或者兩個城市。
上次好歹有劉思思小姑娘陪著一起跑,這次只能自己一個人跑。
網絡上各種消息開始發散了。
“《入殮師》你們真的值得去看一看,很感人,很治愈。”
“《入殮師》,今年最值得一看的電影。”
“《盲人電影院》原班人馬打造的《入殮師》。”
“《入殮師》首映禮看哭上千人觀眾。”
····
弄的一群網友們都心癢癢的想去看,有的直接去了電影院看電影去了。
接下來幾天,網上很熱鬧。
形成了一個怪異的圈。
‘《入殮師》很好看,很治愈。’
‘《入殮師》很好看,很治愈。’
‘《入殮師》很好看,很治愈。’
···
很多網友看完電影后,在電影院哭的跟狗一樣,回到家后,越想越氣,什么治愈,特么的不應該是致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