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貪官
- 清平樂:從劉娥駕崩開始
- 我就愛吃水果嘍
- 2103字
- 2024-04-04 07:00:00
“方才三位閣老對如何修身養(yǎng)廉,如何立法監(jiān)察,如何貪,以及如何抓貪,提出了各自的見解,朕受益匪淺。”
“厚祿與廉潔并無必然聯系,若想讓一個官員廉潔奉公,第一要加強其自身修養(yǎng),第二要加強外部監(jiān)察,二者互為表里,缺一不可。”
“李閣老提出的讓官員將‘家族度支賬簿’上交與朕,這個法子屬實讓朕耳目一新,可以試行一二。”
“朕覺得,這法子不能強令官員執(zhí)行,應當以‘自愿’的方式展開,只要官高祿厚者領頭上交賬簿,不怕官低祿薄者不跟著上交。”
“這賬簿交與不交,何時交,多久更新一次,全憑自愿,朕不會下令強求。只是愿意交的,交的早的,更新的勤的,除授新差遣時,同等功績下可以優(yōu)先晉升。”
“這事就有勞三位閣老領個頭,朕拭目以待。”
“臣等遵旨。”
大家都是官高祿厚者,誰也不差那點錢貨,以往可能會礙于面子,迎來送往的收一收禮,如今官家口諭一下,等明日將賬簿一交,以后拒絕收禮的理由就又多了一個,倒也不全是壞事。
除了李諮略微發(fā)愁外,其余二人神色如常,倒不是說李諮問心有愧,而是這法子是他提出來的,日后推行開來,少不了要被人腹誹。
趙禎繼續(xù)說道:“最近朕收到了不少彈劾范仲淹‘以貪污之罪,刑殺官吏’的劄子。”
“部分官員認為,現在處于太平盛世,貪污并不會危及天下,不應用此重典。”
“官員寒窗苦讀數十載,不過拿了些許身外之物,可貶黜,可革罷功名,但不應如此輕易的處死,他們認為應該廢除貪污最高為死刑的條例。”
“三位閣老說說,此條是否應該廢除?”
張耆搶先開口:“官家,臣以為,貪污之罪的最高處罰必須定為死刑。”
趙禎看向張耆,只見他面容很是嚴肅。
“若貪污無死刑,官員無論貪多少都不會死,其心中對于貪污一事便會缺少敬畏,從不貪到貪的自我約束將大大松弛,一旦伸手,其胃口便會越來越大。”
“陛下給出的俸祿足夠官員養(yǎng)家,朝廷更是三令五申不準官吏貪污,那些人還要貪,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乃是故意。”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臣建議,官家應當防微杜漸,不可因一時之仁,而縱貪官不法,該殺就殺,天下少一個貪官,只會變好,不會變壞。”
趙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呂夷簡拱手一禮,開口道:
“官家,臣以為,凡事皆有兩面,貪官固然犯了法,但不見得就一定做了壞事。”
“比如為了賑災、平亂等大事而挪用官錢,此舉雖然犯法,卻情有可原,應當法外開恩。”
“臣還是堅持以事責人,官員是貪是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出色的完成官家差遣。”
“若一官員廉潔無垢,卻一事無成,那么朝廷給他發(fā)放的俸祿是否屬于浪費?此舉算不算貪?臣以為,此人乃是貪名之人。”
“若一官員事無大小皆能手到擒來,無論官家交給他何種差遣,他都能出色的完成,官家知曉后定會給他賞賜,將他升官,那么此人算不算貪?臣以為,此人乃貪功之人。”
“官家所說的貪,僅是侵占挪用官錢,相比于貪名、貪功、貪權者,貪錢乃是危害最小的一類。”
“臣以為,在某些情況下,使廉不如使貪,但要義卻是使能。”
“貪官往往要比清官精明能干,且一般都是膽大心細懂變通之人。”
“清官能用的手段,大多都是明面上的,然天下事并不都能拿到明面上解決,很多事往往是在暗地里解決掉的,只有暗地里無法達成互利,才會轉到明面上公事公辦。”
趙禎表情凝重,眉頭微微皺起,心中想道:“這個呂夷簡,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能吏,三言兩語便將貪的概念溯本追源,且聽聽他接下來要說些什么。”
只見呂夷簡停頓下來,對趙禎說道:“官家身為君主,當行堂皇大道,但對這些陰私小道也要知之甚詳,知根知底,方能對癥下藥。”
“臣對用貪之法有一策獻給官家,臣不曾用過,此策也是第一次說出來,官家聽后是用是棄,全憑官家心意。”
趙禎開口:“呂閣老但說無妨。”
呂夷簡繼續(xù)說道:“臣以為,用貪的前提是其能為朝廷辦成事,若事情辦成了就可留他一命,若事情辦砸了,殺之也不可惜。”
“此策的要義用在一個‘貪’字。”
“若某地百姓士紳不服教化,不尊法令,甚至有地方結社,合力對抗朝廷的趨勢,便可派貪官前去,朝廷什么都不用做,只需看著即可。”
“能辦事的貪官到任后,會主動分裂拉攏當地百姓士紳,使當地無法形成合力,從而為其聚斂當地財富打通關節(jié)。”
“貪官在任上的所作所為,會使當地對朝廷的不滿,逐漸轉移到對貪官的不滿上。”
“待到時機成熟,無論百姓還是士紳心中,都立起了一道只要朝廷出面做主,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觀念后,朝廷就可以出手,將此貪官抄家流放,以卸民怨。”
“此策可用于中樞與地方角力時,中樞打壓地方之用。此策過后,中樞不僅得到了一地百姓士紳的支持,還可將貪官搜刮來的贓錢收入國庫,一舉兩得。”
“此策的難點在于,出手的時機不好把握。若出手早了,當地尚未被打散,百姓士紳心中的怒火還沒有升到頂點。而若出手晚了,當地百姓士紳心中的怒火突破了頂點,很有可能釀成民變,到時就只能以殺貪官來熄民怨。”
“因此必須要派遣可風聞言事之官,巡察暗訪民間輿情,為朝廷何時出手提供最新消息。”
呂夷簡說完,閣內靜悄悄的。
趙禎一臉震驚,李諮和張耆一副自愧弗如的表情。
呂夷簡拱手道:“臣獻此策,也是有感而發(fā),臣未曾用過。”
“方才李閣老建議的‘自愿上交家族賬簿制度’就可以與此策結合使用。只要中樞高官不受賄,不出手庇護,地方的貪官貪再多,也不過是暫時為國庫存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