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輿論布局
- 清平樂:從劉娥駕崩開始
- 我就愛吃水果嘍
- 2078字
- 2024-01-27 08:00:00
趙禎一邊處理政務,一邊等待著許希和張茂則的調查結果,這件事涉及到接下來的朝堂格局,他不得不謹慎對待。
慎重起見,趙禎覺得,還是發幾道詔書比較穩妥。
“來人,去集賢院叫韓琦過來。”
不久,一身青袍的韓琦匆匆而來。
“臣,‘直集賢院’韓琦,參見官家。”韓琦一絲不茍的給趙禎拱手行禮,然后靜立等候趙禎吩咐。
“韓學士來了,坐,朕要擬兩份詔書,你來執筆。”垂拱殿內早已備好了桌椅,趙禎笑著讓韓琦坐下。
“官家,臣一來不是翰林學士,二來沒有知制誥的差遣,由臣擬旨……恐怕不妥。”韓琦看了看桌上的筆墨紙硯,臉上有些為難。
趙禎看了他一眼,挪移的說道:“想要差遣就直說,你堂堂一個進士及第,草擬制詞還不是手到擒來。”
韓琦臉上浮現微笑,但依舊沒有坐下。
趙禎繼續開口說道:“你不寫制詞,朕如何授予你知制誥的差遣?今日的這兩篇制詞,就是朕對你的考校,你有沒有信心?”
韓琦聞言,立刻坐下,一邊拿起毛筆蘸墨,一邊開口說道:“官家請說,臣盡力一試。”
趙禎見他已經做好準備,于是收起笑意,面帶嚴肅的說起第一份詔書的內容。
首先,闡述自己和李宸妃的關系:承認其生身之母的身份。
其次,說明其不愿與自己相認的原因:擔心兩宮并立會導致政局不穩,因此在先帝死后,她主動出宮為先帝守陵。
最后,對她的奉獻精神進行嘉獎、感激,將其升為皇太后,陪葬先帝陵寢。
韓琦聽完趙禎的描述,稍加思索,便立刻提筆開始書寫。
趙禎沒有討嫌的站在一旁觀看,而是等著他寫完再看。
很快,韓琦的第一篇詔書制詞擬訂完畢,趙禎拿起,從頭到尾默讀了一遍。
韓琦的文章,用典很多,辭藻華麗,言語精煉,幾句話的內容,就把趙禎的想法完整的表述了出來,趙禎很滿意,看的連連點頭。
“好,寫的好,朕以為,這篇制詞不必再改,直接拿到中書省制作詔書就行。”
韓琦起身微笑著行禮道:“官家盛贊,臣愧不敢當。”
“哈哈,韓卿不必謙虛,朕還有第二份詔書制詞要你擬訂。”趙禎收起第一份草稿,繼續說起下一份詔書的內容。
第二份詔書主要是禁止和斥責:對那些不明真相,肆意談論皇太后、李宸妃以及皇家私事的言行予以禁止;對那些躲在百姓背后,搖唇鼓舌,造謠生事之人予以斥責。
讓民間百姓說話,動搖不了朝廷統治。但讓那些心懷不軌的掌權之人煽動輿論,那就會出現大麻煩。而頒布這兩份詔書,就是為了提前挖坑。
百姓不是官身,不存在抗旨的問題,但官僚是官身,若趙禎頒布詔書后,還有官員敢聒噪多嘴,趙禎就會發動皇權優勢,讓其嘗嘗違抗朝廷明旨的后果。
看完第二份詔書制詞,趙禎再次滿意的點頭:“很好,朕覺得可以,韓卿走一趟中書門下,讓人將之制成正式的詔書,然后送還朕加蓋璽印。”
韓琦拿著兩份寫好的制詞,拱手行禮:“臣遵旨。”說完,依舊靜候一旁,沒有第一時間離去。
趙禎見他不走,笑著回到御書案上,提起朱筆親自在黃紙上寫下:制詔翰林學士院,差遣‘直集賢院’韓琦為‘知制誥’。
寫完這幾個字后,趙禎拿起‘皇帝御筆之寶’的玉璽,蓋在了黃紙左下角,而后遞給韓琦。
“正式的敕書你自己去學士院指定人寫,寫好了找朕蓋章,現在還有什么問題嗎?”
韓琦雙手接過,笑著回答道:“臣謝官家恩典,臣沒有問題了。”
“沒問題了還不快去給朕干活。”
“是!”
……
一上午的時間過去,許希和張茂則都沒有返回復命,趙禎也沒派人去催,這事雖然急,但再急也要給辦事的人一些時間。
等到未時整(13:00),趙禎再也等不住,帶著楊文廣、狄青和一百名講武堂生員,以及三千親從官,一起出宮前往馬軍司大營巡視。
馬軍司的編制人數為八廂,其中兩廂由專人管領,因此其實際人數為六廂,又有一半駐扎在全國各路,京師駐扎的馬軍司禁軍只有三廂,合計七萬五千余人。
趙禎這次前來沒有弄那些虛的,直接讓馬帥組織遴選,經過一下午的選拔,講武堂的生員人數突破二百。
等返回皇宮之時,張茂則和許希均已完成使命。
……
“許醫官,你先說。”趙禎返回福寧殿后,根本來不及休息,就開始議事。
“回官家,臣仔細查閱了宸妃娘娘生前的脈案,并未發現任何異常,且臣發現,脈案上記錄的藥品,有很多都是十分名貴的,可見先太后不僅沒有謀害宸妃娘娘,反而不惜代價的救治娘娘。”
趙禎聞言,松了一口氣,得到了這個確切的消息后,他就可以開始下一步動作了。
“許醫官辛苦了。來人,賞錢百貫。”趙禎毫不吝嗇的賞賜出去。
“臣謝官家恩賞。”看得出來,許希這句道謝是發自內心的。
道了謝后,許希被專人帶著去內藏庫領取賞錢。
趙禎繼續和張茂則談話。
“茂則,事情查的如何?”
“回官家,臣已查明,此事背后是荊王府的管家。”張茂則言簡意賅的說出調查結果。
“荊王府?八大王家?”
“是。”
“……”趙禎一臉的無語。
“區區一個王府管家,沒有八大王的授意,他敢編排朕的家事?”
張茂則把頭低下,不敢搭話,這事涉及宗親,不是他可以置喙的。
其實皇城司能查到荊王府,自然也能查清楚背后主事之人到底是誰,但這個人的名字不能由他來說,要讓官家自己說出來。
身為宦官,只做好皇帝手中的刀是不夠的,還要把握好分寸,刀子磨得太鋒利,是會讓人忌憚的。
趙禎很快便下定了決心,嚴肅的開口道:“此事涉及王府,更涉及朕的生母,明日讓八王爺、二府重臣,及在京從三品以上的官員一起前往洪福院,朕要親臨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