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叛亂真相
- 亂世武道,萬魂碑里做道祖
- 三兩憂愁
- 2131字
- 2024-03-16 13:09:36
“你說是嗎?”
“知府大人……”
知府衙門廳堂內,一片寂靜!
醇厚的嗓音似乎還在眾人耳邊回蕩,眾人眼神發直,呆呆的看著那具屹立不倒的無頭尸體。
周淮旁若無人的坐回主位之上,捧起桌案上的茶,微微淺嘗一口,微笑道:“這茶有點涼了!”
淡漠的聲音徐徐響起,驚醒眾人,如夢剛醒。
孟昭才從愣神中驚醒過來,臉色煞白,小心翼翼后退,心中又驚又怒:“周校尉,你這是要做什么?”
“無故殺人!究竟想做什么?”
看著自己重金招攬而來,保護自己的高手慘殺當場,他心中沒來由的產生一陣恐慌。
廢物!
當初將自己吹的天花亂墜,結果卻是如此不堪一擊。
聞言,周淮緩緩抬眸,第一次正眼看他,淡淡道:“本官懷疑他與河南道叛軍有關系,有問題嗎?”
“胡說八道!”
孟昭才咬牙切齒道:“他明明是無定劍山的高徒,與叛軍又有什么關系?!”
“這分明就是憑白誣蔑,栽贓陷害!”
“周校尉,本官定要上訴,就算是懸鏡司,也不能如此草菅人命吧。”
“哦?”周淮眉鋒一揚,淡淡道:“這么說孟大人是知曉叛軍的事?”
“否則如何知曉,他就不是叛軍?”
孟昭才一愣,心中大惱,心知這是落入了對方言語中的陷阱當中。
無論他承不承認,都落入了圈套當中。
“哼!”孟昭才冷哼一聲,搖頭道:“不官不想與你扯這些!”
“今日你殺了我的護衛,總得給我一個交代吧?”
“交代?”周淮臉上浮現一抹似笑非笑的笑容,輕暼了他一眼,淡淡道:“胡昆,我們的知府大人想要一個交代,你說該怎么辦?”
胡昆獰笑一聲,立即走上前,突然一腳踹出,將孟昭才踹飛出去,然后拖著他就是一頓暴揍。
“?。 ?
孟昭才凄厲的痛吼響徹庭院。
“周淮!”
“我饒不了你……”
“救命!”
“快救命,你們都在等什么?”
“殺了他,給我殺了他……”
孟昭才驚恐的嘶吼,又驚又怒,聲音很快戛然而止。
跟隨在孟昭才身邊的那名護衛剛想行動,耳畔突然傳來一道冷淡的聲音。
“別犯蠢!”
話音響起,他的背后頓時冷汗直冒,仿佛有一雙充滿殺意的冰冷眸子在背后死死盯著自己,想到那位無定劍山高徒的下場,頓覺口干舌燥,邁出的腳步緩緩收回。
四周的甲士一個個抬頭望天,裝作不知。
胡昆揍了一會,方才擺手,拖著狼狽的孟昭才來到周淮面前。
周淮微微俯下身,端起涼了的茶水潑在孟昭才臉上,冷冷道:“這個交代可還滿意!”
孟昭才跌坐在地,四肢發軟,披散著頭發,此刻早已失去了先前的風度。
周淮冷冷一笑,冷聲道:“我殺了你,回京述職大不了多添一筆,長寧知府孟大人被叛軍所殺,可我死在此地,那就不是你能掩蓋的了!”
“我背后乃是懸鏡司指揮使俞千城,你當真以為你背后之人能夠保得下你!”
“那時懸鏡司的雷霆之怒,可是你能承擔!?”
“此次河南道叛亂,圣上雷霆震怒,特命懸鏡司調查,你以為你們那點勾當還能瞞多久???”
“他們可以安然無恙,可你呢?!”
“趁早說了,免得最后落個九族被誅的下場!”
孟昭才突然一愣,眼神驚懼的望著周淮。
“俞千城……”他喃喃一聲,渾身發抖。
他自然聽過懸鏡司指揮使的兇名,手染鮮血,被人喻為冷血屠夫。
站在一旁的王古冷汗直流,此刻恨不得插上一雙翅膀離開此地。
這是他能聽的?
知道越多,死的可是越快!
周淮重新坐了回去,冷笑一聲,淡淡道:“胡昆,送孟大人上路!”
孟昭才臉色大變,急忙道:“我說,我說……”
王古連忙呵斥眾人離開,自己也想跟著離開。
“王統領,不妨留下一起聽聽吧!”
王古臉色頓時一僵,僵硬的轉過身,訕訕一笑。
他的內心一片冰涼,充滿了懊悔。
早知如此,他就不來了。
孟昭才慘笑一聲,將河南道叛亂一事娓娓道來。
良久,周淮緩緩吐出一口氣,心中嘆息一聲。
事情并不復雜。
與他預料的一樣,起因與河南道行軍大總管與巡撫有關。
河南道巡撫征收賦稅,強征民夫,弄的多地民不聊生,而河南道行軍大總管更是欺壓外族兵士,克扣軍響,甚至暗中屠殺一地百姓練功。
此事被河南道監察御史得知,二人暗中串聯之下,為河南道監察御史構陷罪名,并暗中殺害了當初替他們辦事之人。
此事終于引起軍中不滿,所以才有了驃騎營造反一事。
本來只是軍中嘩變,卻不想河南道內那些早就心存不滿之人立刻云集響應,組成了規模宏大的叛軍,終是演變成了今日這般模樣。
事實上,叛亂發生已有一月半之久,只是被河南道行軍大總管與巡撫聯手掩蓋了下來。
若不是有流民逃出河南道,此事尚不知要被掩蓋多久。
這就是一出典型的“官逼民反”!
至于這位孟昭才為何會知曉的如此清楚,那是因為他就是河南道巡撫的心腹。
他能坐上這個位置,也全靠其提拔。
追殺巡察御史的后人,也是因為他當初手中握著的一份他們的罪證下落不明,他們也怕這罪證落入其他人手中。
據其所說,上面早就下了命令,關于叛亂一事,誰也不許說出去。
一位是執掌一道軍權的行軍大總管,一位是執掌大權的巡撫,二人的聯手之下,又有誰敢輕易說出此事真相。
周淮突然神色微動。
不好!
一地叛亂,朝廷必然會派懸鏡司來查探,只要是個正常人都該清楚這件事,這二人竟然敢下這等命令,恐怕是早就有所準備。
為了防止消息泄露,他們這一批校尉,勢必要遭遇這二人的毒手。
河南道有叛軍作亂,屆時他們大可以將一切責任都推給叛軍。
至于事后,只要那些叛軍都被鎮壓,那一切罪證自然會被掩埋。
作為行軍大總管與巡撫,若是朝中無人,自然不可能。
估計這一場叛亂,不僅不會讓二人丟官,估計還會讓他們加官進爵。
代價也不過是萬千流離失所的百姓,以及六百多位懸鏡司校尉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