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視線中這些巨人嚇了一跳。
然而仔細一看,這些卻不是真的人,而是四個巨 大的銅人。
這些銅人的下半身是粗壯的銅柱,刻著甲胄般的紋飾。上半身形狀和人差不多,伸出兩條手臂,架在半空中。
四個銅人,一共八條手臂,與中心位置的棺槨相連。從我們的角度看過去,就像是八只手,托舉著一具烏金色的棺槨。
我心說,就只是銅做的銅人,那也沒什么可怕的。不就是造型奇怪了點,棺材位置高一點么。
目測了一下,棺槨距離地面兩米多高,要跳著腳才能夠到。直接開棺取貨,是做不到的。
想打開棺材內部,就要通過銅人,爬到上方去操作。
于是就對眾人說道:“直接把棺材開了,拿貨走人唄。”
“我牧曠野盜墓是個生瓜蛋子,可我這一膀子力氣大,爬高走低更是不在話下,李哥,沈爺,這個活兒諸位都別跟我爭了,我上!”
可是沈歸卻沒直接下命令,而是詢問道爺。
“真人,您覺得這些銅人,是什么來頭?”
張道爺捋著胡子,繞著銅人轉了幾圈,開口說道:“鎏金云紋佛手人形,唐代造物無疑啊,這座就是唐墓,錯不了。”
我一聽心里更樂了,這趟活兒還真是順風順水啊。
捅了一下旁邊的四眼,說道:“呆 子,還愣著干嘛?準備干活了,這個時候不出力,留著回去路上打 飛機啊。”
四眼卻搖了搖頭,對我說道:“先聽真人講講這些銅人的來歷,我總覺得沒那么簡單。”
“老牧,不要太心急,你這辦事毛毛躁躁的習慣,什么時候能改改呀?過馬路你知道一看二慢三通過,盜墓這么危險的工作,怎么就不知道緩一手呢?”
我一聽就來氣了,這小子沒出什么力,反倒是教育起我來了,剛想給他幾拳,就聽張道爺接著說道:“此地為唐墓不假,銅人也確實有幾分古怪。”
古人建墓,講究風水,尤其講究墓室中格局。墓中無論石俑,器物,或者是陪葬品,都會按照一定的方位和規律擺放。
可這幾尊大銅人的出現根本就沒有道理。托舉懸棺,這種造型和設計,究竟意義何在呢?
四尊銅人連接墓室頂部和地面,中間又伸出分支,托舉棺槨。
這種景象的存在,有種說不出的詭異。
沈歸思索了片刻,問道:“你們覺得,銅人和棺材的造型像什么?”
正琢磨著,四眼搶先回答,說道:“雖然這種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我總覺得,這里像個燒烤架。”
燒烤架?這貨該不是下來之后餓了吧。
不過他的觀點倒是啟發了我。
先不說像燒烤架,墓室外圍都是陶土建造的,整體不就是個燉肉燉湯的大瓦罐嗎?
張真人點了點頭:“你們說的都沒錯,貧道也認為,這幾根柱子,正是用來燒火的。
“那就對上了。“沈歸更靠近幾尊銅人一些,用手電碰了碰這些銅人底部,發出沉悶的聲響。這說明,銅柱是中空的,于是更加肯定的說道:“銅人是儲物用的,墓室外部地面上,滲出那些黑色物質,應該就是此前儲藏在這里的油。”
打盜洞之前,所有人都認為火油是琉璃頂滲出來的。現在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道爺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說道:“儲油的銅柱,燒火的結構,此事絕非一般。銅人中灌注火油,一旦點燃,可以燃燒很久,而且溫度極高。而銅人手臂鏈接的棺材,也會被高溫加熱。如此看來,銅人和棺槨加在一起,更像是一件——刑具!”
聽到這里,四眼脫口而出,說道:“難道是,炮烙之刑?”
道爺微微點頭:“沒想到,你這年輕人懂得還不少。依貧道看,這里正是一處施以炮烙之刑的所在。”
關于炮烙之刑的說法,傳說和史籍都認為是殷紂王所發明。
有個故事,說的是當年紂王和妲己在森林里游玩,恰逢雷雨,有棵樹被雷劈后燃燒起來,在這個時候,恰巧油很多螞蟻從樹的一頭爬向另一頭。
雷劈木十分灼 熱,受不了燙的螞蟻便從樹上掉下去跌進火里,燒成焦炭。
紂王只覺得螞蟻愚笨無比,但妲己事后卻被啟發,發明出了慘絕人寰的炮烙之刑。
電視版的《封神榜》把炮烙之刑拍的很清楚,將人綁在燒紅的柱子上忍受燙火的煎熬。
遭受炮烙之刑的人,死狀無比凄慘。人是一點點被加熱燒死的,卻始終不能動,要一直忍受自己身體被炙烤的痛苦,甚至還要聞著身體皮肉燒焦的味道,才逐漸死去。
因此很多人都覺得,炮烙之刑極其殘酷,更甚于凌遲。
也就是說,這座墓室之中懸棺里躺著的,或許是個有罪之人。也只有這種情況,才會在死后,安排對尸體的炮烙之刑。
唐朝的某個罪人?
那么,這個墓主人到底是誰呢?它究竟是男是女?是否曾在歷史長河中,留下過什么印記呢?
意外的發現,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
而一切確切的答案,都需要在開棺之后,才能見分曉。
絕大多數人會認為,歷朝歷代古墓中最值錢的,是那些古董和明器。
但實際上,關于任何一座古墓,最珍貴的東西,永遠是其記載的真實歷史信息。
真正的歷史不在史書里,而是存在于在墓葬里,棺槨內。
只有挖掘了歷史中某個人的墓穴,才可以確切知道他的一生是怎樣的,此人生活的那個時代,究竟發生了什么真實的事件。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曾被當成沒有科學依據的傳說,卻因良渚古城的發現,才得以證實。
曾經的商朝也被懷疑是假的,直到安陽殷商出土甲骨文,上有明確文字記載,這才是商朝真實存在的確切證據。
《左傳》中記錄過一件事,保護楚昭王的國家是隨國,卻找不到關于曾國的任何記載。此后通過考古挖掘,通過曾侯璵編鐘上的多處銘文記錄,被確認曾國和隨國,其實是同一個國家。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甚至可以說,所有被證明真實存在的歷史,都是從前人墓里找到的。
而此時此刻,我們一行五人,正接近唐朝某個神秘而特殊的人物,以及關于他的歷史真相。
所有的秘密,就藏在頭頂的懸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