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我字系列
- 娛樂:遷大爺首徒,德云救世主!
- 希望下的陽光
- 1521字
- 2024-01-19 22:41:55
這個演員大伙都知道——驢遷。在相聲界......
不不不,于遷。
于?
哎,對了。
馬戶于嘛。
還是驢啊這個。馬戶還念驢。
哪個?
于呀,干勾于呀。
干勾......干勾驢啊?
……
何意寫著寫著就停不下來了。
老郭和于老師早期的作品都是《叫賣圖》、《楊乃武》《批三國》、《大保鏢》這種風格偏傳統的本子。
不是不好,這些本子郭班主和于老師說起來,一樣的滿堂彩,搞笑得很。
但是相聲演員不光是搞笑,還要有辨識度,要有代表作。
要有一些一聽就是某某某的東西。
最典型的甄玲的師父馮先生,只要一張口,“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了。”全國人民都知道是誰。
馮先生的相聲功底當然深厚,情商也高,但是能達到這個知名度,辨識度非常重要。
在何意看來,于老師的捧哏功底沒得說,加上抽煙喝酒燙頭的人設辨識度很高,還是比較容易讓人記住的。
郭老師反倒費點勁,要讓電視機前面的觀眾,通過相聲記住這個小黑胖子,就一定要靠非常有辨識度的代表作。
何意最喜歡的,就是老郭的“我”字開頭的一系列。
“我要上春晚”、“我是黑社會”、“我要反三俗”、“我要鬧緋聞”、“我是科學家”等等。
當然了這里邊確實有很多電視臺不讓播的,不過可以改。
想聽未刪減版的?
對不起到劇場賣票聽去。
這也是積累鐵桿粉絲的重要途徑。
何意越想越來勁,狀態起來了,落筆如有神,鍵盤敲得噼里啪啦。
很快一個又一個的新段子就寫出來了。
在何意策劃的節目方案里面,比賽大概分五輪,兩次淘汰和替換之后進入總決賽。
剛好到總決賽的時候,播出時間在年底,大家都有空,可以搶一搶春節檔的收視率。
到了早晨天都快亮了,何意總算寫好了內容,心滿意足的關了電腦。
點上一支煙,走到自己的院子里,看著滿天星斗和院子里面的葡萄架金魚池。
系統里面德云社的百萬關注度任務已經完成到接近十八萬了。
隨著大棚那邊在電臺不斷的播放德云社的相聲,關注度差不多一天漲一兩萬。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何意趕到德云社,將寫好的新本子打印出來,直接交給了郭班主。
“老郭,這東西可只有你和于老師能看,你們倆琢磨琢磨這些本子怎么樣?還有有些東西上電視臺說不合適,具體怎么改,分寸怎么拿捏,這事兒就交給你們倆了。”
何意不想把所有的活兒都攬在自己身上。
再說了郭班主和于老師的能力那都是拔尖兒的,本子怎么改,怎么潤色交給他們沒有更合適的了。
郭班主和于老師看著何意手上遞過來厚厚的一沓A4紙,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聽說過大才子七步成詩的,但那個畢竟只有幾十個字兒不是,而且還是被親哥哥逼著要殺他的時候才激發出來的。
像何意這種連夜寫相聲段子,而且還一寫就是一個系列的,真是沒見過啊。
等到郭班主和于老師仔細看這些段子的時候,心情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了。
還真的是一個系列。
原本倆人也沒打算何意個個本子都能有《我要上春晚》這種質量。
那是可遇不可求。
沒想到何意拿出來的這一個系列,質量都很硬。
郭班主和于老師可是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
正所謂見獵心喜,倆人也顧不上別的,開始一個又一個的研究起新本子。
怎么潤色,上電視怎么修改,包袱怎么抖,肢體動作面目表情怎么來,郭老師和于老師的狀態也徹底被何意帶起來了。
兩個人都進入到創作狀態,不停的拿筆在本子上寫寫畫畫。
何意可不是那種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完全動不得的。
他知道以郭班主和于老師的水平,不斷打磨潤色,這些本子一定能夠煥發出更大的光彩。
只不過這些光彩的光源,是何意點亮的罷了。
德云社的節目這邊告一段落,何意剛剛松了一口氣,宋慈的電話又來了。
“請替補嘉賓的事情已經在安排了,對了,你下午有空的話來一趟臺里。這個節目你出力很多,沒有你拍不下去,我得跟臺里領導介紹一下,順便給你要個職務。”
宋慈說完之后,停頓片刻,又補充了一句,“算了我來接你,你就在德云社那邊等著吧。”
何意嘴角微微一笑,宋慈還挺有眼力見的嘛,要的就是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