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父親的衷言(求推薦票,追讀)
- 三國:從街亭破局開始
- 夢回沙場點兵
- 2368字
- 2024-03-07 08:56:24
回到了府上,董夫人早已在正堂等候。
董允一臉凝重走進堂內,但見到夫人卻馬上硬擠出了一個笑容,看得董夫人都覺著自家良人今天是犯了什么大病嗎?
“夫君,能笑則痛快地笑,笑不出來便不笑……”董夫人滿臉無語。
但當董休緊隨其后地踏進屋內的那一刻,董夫人眸子一瞟,臉上頓時一喜。
“伯善?”
“阿母!”
眼前的阿母已經四十歲了,臉上散發出的盡是母性的光輝,但她的如花似玉的容貌和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卻是一點不輸三十歲的女人,風韻猶存啊。
不過嘛,人不可貌相。
要是被她表面的形象所迷惑可就大錯特錯了。
只見董母一個箭步上前拉著董休那雙粗糙的大手,眸子里盡是對兒子的心疼,“瘦了,也黑了。”
看到兒子瘦削的模樣,董母猛然轉頭,那雙丹鳳眼如刀鋒般凜冽緊緊盯著身后沉默下來的董允。
一見阿母又要對阿父展開攻勢,董休連忙將她拽了回來,生怕倆人再給他來個現場版的“婦唱夫隨”。
“阿母,兒征戰多年,生命于我來說,早已置之度外,我也好,阿父也罷,我父子二人唯有堅守彼此的陣地,才無愧于國,無愧于天地。”董休慷慨陳詞,打動了眼前的董母。
董夫人抿了抿那溫潤的嘴唇,兩行清淚啪嗒啪嗒地從眸中掉落,她那只玉手輕輕地撫摸著董休的腦袋。
孩子大了,有正確的觀念了。
坐在上位的董允也露出一絲笑容,自己的擔心看來是多余的。
“阿母,我和阿父有一些話要說,您先給兒弄些飯菜吧,餓了,想吃您做的肉了,嘿嘿。”董休嘿嘿一笑。
董夫人笑著點點頭,“好好好,阿母今日親自給你做你最愛吃的肉!”
說著,董夫人離開了正堂。
眼前的董允輕咳了一聲,臉上瞬間沒有了笑容,跟川劇變臉似的,臉上的臉譜說變就變。
“阿父。”
“嗯。”
董休坐在下邊看著上座的董允臉色依舊凝重,不知道他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這場朝議你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吧?”董允毫無遮掩地說道。
自家阿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有問題就明說,從不遮掩,在歷史上敢當著皇帝的面罵皇帝身邊最寵愛的宦官黃皓,試問在史書中,有誰敢這么做?
董休眉毛一挑,他自然清楚阿父說的是什么事。
朝議上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有明面上看不慣的,有背地里搞小動作的,還有左右逢源當墻頭草的。
怪不得歷史上從諸葛亮病逝后,蜀漢朝廷一直都充斥著火藥味,而且只重不輕。
“朝廷各派官吏互不相讓,誰也不服誰,都想為自己的利益爭話語權。”董休將他發現的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董允輕撫胡須微微頷首,不愧是自己的兒子,一語道破這問題的本質。
這次的朝議在本質上并不是單純地為那些參戰將領授勛,而是要在這場朝議中將這么長時間以來內部積累的矛盾和沖突全都擺在明面上。
藏在背后的紛爭通常都會導致周圍一系列的“拖后腿”,從而產生互相推諉的嚴重問題,直到最后整個龐大的國家機器完全停擺。
如果李嚴真的勸諫劉禪成功讓其下詔諸葛亮班師,諸葛亮絕對不會違抗詔命而拒絕班師。
而這,便是拖后腿。
至于推諉扯皮,那自然就不用多說,諸葛亮沒挑明李嚴的所作所為,但從他的言行舉止來看,李嚴想把這口鍋扣到任何人的頭上都合適。
“李嚴如今成了挑起朝中各方派系矛盾的禍端,丞相是個仁慈之人,不忍看到朝中同僚反目成仇,而且……”
董允嘆了口氣,“不處置李嚴,是因為先帝指定的輔政大臣中,除了丞相以外,就是這李嚴,倘若丞相真對李嚴痛下殺手,就會徹底打破平衡。”
所以,如果李嚴沒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諸葛亮對他下手,那就是在挑戰先帝生前的決定。
一旦李嚴倒臺,蜀漢朝廷的政治將會徹底聚于諸葛亮一身。
到那時,諸葛亮的身份將會完全改變,那就是軍政大權于一身的權臣。
“丞相想做賢臣而非權臣,有的時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李嚴的態度是偏安一隅,而并非堅守先帝東出之心愿,因此丞相處置李嚴,也是在替先帝處置大漢的禍患。”董休思來想去,也只能得到這樣的結論。
因為他如果不這么想,那反倒證明劉備是看錯了人,相當于把鍋直接甩在了劉備身上。
諸葛亮不是這樣的人。
董允對董休的分析表示肯定,“你能這么想,為父便放下心來了,朝堂之爭,詭譎多變,倘若有朝一日踏入朝堂,你永遠也不要先表現出你的態度。”
作為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客,董休豈能不知道瞎站隊的后果。
不過站隊還是有差別的,在他的那個時代瞎站隊頂多裁員辭退,但這要是一個不慎,那就是殺人不過頭點地。
他可還不想死。
但是令董允沒有想到的是,朝廷居然讓他擔任梓潼太守。
“此去梓潼接任太守一職,為父本就心覺蹊蹺,上任梓潼太守王洪夜里突然暴病而亡,人還沒死幾天,丞相就決定讓你來繼任梓潼太守一職…而且,當你被任命為梓潼太守時,李嚴的臉色稍顯異常,你定要多加小心。”
這一點,董休確實要記在心里。
畢竟李嚴背后捅刀子的時候還少嗎?
董允接著說道:“不光如此,收收你那好戰的性格,多體察地方民情,唯有當地百姓富足,府庫糧草充盈,才是我大漢北伐之根本。”
北伐靠的不僅僅是人力,而且還有大后方源源不斷的補給線作為支撐。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后方糧草補給線實在支撐不了長期作戰,所以才無功而返。
董休感嘆道:“想孝武皇帝北征匈奴,靠的是全國上下的資源支持北征大軍作戰,但我們沒有這樣的條件,也只能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逐漸蠶食雍涼二州,獲得更多的土地,那再談后方補給線,便是手到擒來的問題了。”
以戰養戰的戰術并不適合中原的大兵團作戰
如果沒有一個龐大的資源基礎,談這種戰術,那也只是紙上談兵。
父子二人正談得起勁,董夫人帶著下人以及各種美味佳肴端進正堂,肉味縈繞在屋內之中,這讓饑腸轆轆的董休頓時眼睛一亮。
當一盤接著一盤的肉食擺在眼前的那一刻,董休二話沒說直接上手拿了一個大雞腿開啃。
董允夫婦看著兒子吃得這么起勁,臉上也不由得掛上了一絲笑容。
“唔~好吃!”
瞧把兒子給餓的!
想到這里,董夫人揪著董允的耳朵埋怨一番,疼得董允連連道苦。
我怎么娶了這么一個夫人!
ps:在看了前面的彩蛋章后,作者實際上是為了追夢才寫的這本書,賺出版的錢,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支持!剛剛大一,請各位輕點兒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