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昭有德,寶鼎自至
- 三國:從街亭破局開始
- 夢回沙場點兵
- 2494字
- 2024-03-05 09:46:28
“諸位愛卿起身吧!”
隨著劉禪的聲音在大殿上回蕩,群臣收回了方才那般喜悅的臉龐,板著臉緩緩起身。
朝堂之上,猶如公堂。
身為臣子,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朝堂的規矩,就像家人吃飯,老人先動筷,其次才是年輕后輩,只要做錯了,就要接受批評。
當然,倘若在朝堂上說錯了話,把皇帝說急眼了,可就不是接受批評了,那就是輕則流放,重則直接砍了腦袋當酒器用。
不過嘛,劉禪對于大臣的言行還是很包容的,說得重了說得輕了他都可以當做耳旁風。
而且遇上不懂的東西,直接把事情丟給懂的人去解決,自己絕不下場微操。
就沖這一點,史書就應該給他立個皇帝中“佛系”和“賢德”的典范。
只見劉禪的臉忽然一呆,身體貌似被按下了暫停鍵,他求助般地瞥了瞥下邊的董允,這才想起來自己接下來要說什么。
他清了清喉嚨,“咳咳!此番北伐大捷,我大漢丞相及麾下文武皆功不可沒,如今隴右已定,丞相的戰略藍圖已徐徐展開,還望諸卿共勉,無愧于先帝所創之基業!”
站在最后面的董休板著臉聽完了劉禪這場“動員激勵大會”。
艸!
沒想到來到了這個時代特么也要搞這些畫大餅的東西。
我是不是還得應該陪一個掌聲熱熱場子?
但這次勝利的的確確給了諸葛亮以及那些曾經追隨劉備創立基業的老臣們一個奔頭。
不動員一下,還怎么開展接下來的工作?
過了大概兩個鐘頭,劉禪話鋒一轉,“此役大捷,意義非凡,且有功者甚多,黃皓!”
“奴婢在。”此時還是個小黃門的黃皓從劉禪身邊竄了出來壓著嗓子應答著。
聽到黃皓這個名字,董休那呆滯的目光瞬間變得明亮起來。
黃皓?
就是那個害得蜀漢亡國的那個太監黃皓?
他望著遠處那個長相白凈的小黃門,董休暗自嘖了一聲,還真別說,黃皓要是扮個女裝,簡直就是雌雄莫辨!
古代某些皇帝有龍陽之好,斷袖之癖那就都不足為奇了。
想到這里,董休忽然想起一件事。
北面的曹叡也好男寵啊!
黃皓在劉禪面前領下他親擬的封賞詔書踩著碎步上前。
“大漢皇帝詔曰:朕聞周公佐成王,周朝大治;武安君輔昭襄王,秦國富強。今我大漢雖偏安川蜀之地,然有諸葛丞相,趙、魏將軍等諸文武相佐于朕,使巴川之地倉廩滿盈,百姓富足,兵甲齊整,此皆諸卿之功也!
北伐此役,相父功勞最甚,著領司隸校尉,兼領益州牧,進封定漢侯,加食邑一千戶,位特進;涼州刺史魏延驍勇善戰,遷雍州刺史,鎮北大將軍,進封德陽亭侯;鎮東將軍趙云于箕谷吸引魏軍主力,有大功于朝,遷后將軍,加其食邑二百戶,連同其食邑八百戶,共一千戶……”
董休站在武將之末聽著黃皓口中念著的封賞名單,這次作戰讓那些在歷史當中未曾獲得過如此殊榮的人都獲得了他們應有的封賞。
只是,諸葛亮這個定漢侯的爵位,屬實讓董休意想不到。
正如李嚴所認為的那樣,諸葛亮如今的功績,就算讓他進封公爵都不為過,但劉禪清楚,如今還不是時候,而且朝中大臣也明白諸葛亮心中的想法。
封公封王都不是他想要的,能夠完成先帝的遺志,大漢還于舊都,才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東西。
而這個東西,我們將它稱之為理想。
緊接著黃皓將其余的參戰部將封賞名單也給念了出來,王平因襲擊魏軍糧草大營立下大功,進位討寇將軍,獲封博昌亭侯,跟隨自己作戰的柳隱和句扶二人也被分別擢為偏將軍和別部司馬。
但是作為副將隨董休出戰的陳式卻僅僅獲封亭侯的爵位,并未再封,這讓董休略顯不滿。
陳式即使是在街亭一役當中并未發揮出他明顯的作用,但他作為自己的副將,也理應得到進一步的封賞,軍事謀劃他參與了,戰略反攻他也參與了,可到最后只封了個亭侯再無實質性的封賞,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吧?
不過,相比董休的不滿,陳式就顯得看開得多了。
他不求高官厚祿作為回報,也不求朝廷能夠給他一些什么,他只求自己能夠默默無聞地在前線戰場發揮他應有的作用,哪怕是細微的作用,也知足了。
當念到董休的那一刻,在場所有人幾乎都豎起了耳朵聽,他們都很好奇這個壓大軸的董休,最后會是何等封賞。
“丞相府衛隊校尉董休于街亭一役立下東出之功,以極少兵力擊退魏賊張郃主力兵馬,使丞相的戰略目標圓滿達成,其功勞卓著,特遷昭德將軍,領梓潼太守,封都亭侯,食邑二百戶。”
梓潼太守和都亭侯都很好理解,可是這個昭德將軍又是個什么將軍號啊?
董休愣了片刻,旋即拜謝道:“謝陛下封賞!”
劉禪看出了董休臉上的疑惑,但他的這個封賞是群臣結合實際情況給他定下來的,因為他的身份比較特殊,既是丞相的親隨,又是董允的兒子,而且此役他又立下了難以磨滅的軍功。
所以為了給董休一個適合的將軍號,丞相府留守的官吏們和朝堂上的大臣們為此討論了三天三夜。
這可是大漢日后的新星。
對于他的封號可絕對不能含糊啊!
于是以蔣琬為首的丞相府眾多官吏們以《說苑·善說》中汾陰鼎的典故,上報給了諸葛亮,其中侍中吾丘壽王口中所說的那句“天昭有德,寶鼎自至”才是關鍵所在,故此給董休的將軍號封名為“昭德”。
見董休臉上不解,諸葛亮揮了揮羽扇,為其及在場眾人解惑道:
“伯善之將軍號,乃是我大漢諸多將軍號中最別具一格的將軍號。此昭德將軍之昭德二字,出自于經學家劉向《說苑·善說》一文,孝武皇帝時,汾陰得一鼎獻于甘泉宮,群臣皆賀皇帝得一周鼎,但侍中吾丘壽王卻說,‘此非周鼎也’,群臣和孝武皇帝都被他的言辭所吸引,于是讓他細說并非周鼎的緣由,不然就殺了他。
吾丘壽王說,‘夫周德始產于后稷,長于公劉,大于大王,成于文武,顯于周公,德澤上洞,天下漏泉,無所不通,上天報應,鼎為周出,故名周鼎。今漢自高祖繼周,亦昭德顯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至陛下之身愈盛,天瑞并至,征祥畢見。昔始皇帝親出鼎于彭城而不能得。天昭有德,寶鼎自至,此天之所以予漢,乃漢鼎,非周鼎也’。
這‘天昭有德,寶鼎自至’,說的便是你董伯善就是這一文中的寶鼎,亦是大漢之鼎!而這昭德二字,便是你應當明于品行德性,唯有爾品行德性兼備,方為我大漢之寶鼎!伯善,切不可辜負陛下和朝廷對你的厚望啊!”
聽完諸葛亮的解釋后,董休瞪目結舌看著眼前眾人,他已經無法用任何表達的語言去形容他當下的心情。
天昭有德,寶鼎自至。
他董休這一場仗就成了大漢的寶鼎?
而他的這個封號,也紛紛引得在場眾將側目而視,眼中盡是敬佩和尊重,但難免會引起一些人的嫉妒。
比如文官那邊的楊儀。
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得掉出來了。
不過相比之下的楊儀,李嚴的臉色就顯得頗為異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