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姜維(求投資,追讀)
- 三國:從街亭破局開始
- 夢回沙場點兵
- 2196字
- 2024-03-03 10:03:37
“丞相!”
眾人掌聲過后,只見議事廳外走進一人。
此人身長八尺有余,體態矯健,打量其人,看起來與董休的年齡相差無二。
董休眼神掠過這個和自己年齡相差無幾的年輕將領,他的腦海里忽然浮現出了一個人的名字。
他的名字——姜維,字伯約。
沒錯,就是那個歷史上被諸葛亮贊為涼州上士的姜維。
眾人見姜維來到,眼神也都不由自主地瞥向諸葛亮。
畢竟這個年輕人剛剛投降,就被諸葛亮具表朝廷,征辟他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
魏延都覺得這有些不太合適。
若是讓董休這個后生擔當姜維的一系列頭銜官職,他倒也不會說什么,畢竟街亭一役,首功是他。
一個新降之將,很快就被諸葛亮引為心腹,甚至還直接具表封賞,這就讓在場的一些將軍看不下去了。
甚至,楊儀比魏延更加看不起這個新投降的姜維。
但他似乎忘了自己曾經的身份是什么了。
見是姜維,諸葛亮的臉上喜色更甚。
“伯約啊,來,本相為你引薦一番。”諸葛亮對這個后生感覺甚佳,可能是因為年輕加之其才能出眾的緣故,讓他有了再收一個學生的想法。
這些日子姜維并未在冀縣跟隨諸葛亮,所以不認識這些將領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況,周圍異樣的目光讓姜維有些感到無所適從。
“趙云老將軍。”
“將軍老當益壯,晚輩有禮了。”
“好說。”
諸葛亮又看向趙云身旁的魏延,介紹道:“魏延將軍。”
“久聞魏將軍大名,有禮了。”姜維一個接著一個向在場資歷甚老的將領拱手行禮,但當介紹到馬謖的那一刻,姜維一瞬間感覺到某種壓力在沖擊著他。
馬謖的目光緊緊盯著眼前這個后生,他理解諸葛亮的安排是為了安撫天水各縣的官吏。
而且,在姜維投降后,馬謖打探過他的底細。
在建安十九年(214年)秋,涼州韓遂率領羌戎進取天水,姜維的父親姜冏在冀縣與羌戎展開交鋒時,為保護族兄姜敘等人安全撤退,死守冀縣數月,后力竭而死。
那時姜維年幼,僅不過十二歲,但其知曉兵事,能拉硬弓,拔劍退敵。
姜冏戰死沙場后,一直與其母相依為命,及冠后朝廷按姜冏功績,恩封姜維為天水郡中郎將,但因太守馬遵貪得無厭,排擠人才,一直不受重用。
他的投降不是沒有根據,直到馬遵拋棄城中這些人獨自逃跑后,堅定了姜維投降的決心。
至少,他的決定不會重蹈馬超屠滅冀縣的覆轍。
馬謖朝著他點點頭,“朝廷看重,丞相厚恩,爾當勉勵之!”
沒想到馬謖會說出這樣的話。
董休也是一愣。
不過這家伙自從龍場悟道之后,心智思維都變得極其成熟和靈活,能有這樣的態度,倒也正常。
緊接著,諸葛亮的目光便轉移到了他的身上。
作為這場仗的功臣,當然要以壓大軸的存在登場了。
“伯約,此人便是此役的功臣,董休。”諸葛亮的臉上滿是笑意,任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剛剛初出茅廬的后生,居然能帶著區區一萬兵馬擊退連先帝劉備都為之忌憚的張郃。
有如此人才匡扶漢室,大漢中興有望啊!
但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穿越客,董休能以丞相府衛隊校尉的身份率領一萬大軍出征街亭,屬實是干倒一大片同階段的將校了。
就連他原來手底下的那些兄弟得知他打退了張郃,驚得下巴都掉了一地。
姜維一愣,他仔細打量著面前和自己年紀相仿的董休,滿臉難以置信,“末將久聞大漢人才輩出,卻不曾想……您帳下一名校尉,竟也能建如此奇功!”
什么叫一名校尉也能建這樣的功勞?
董休的內心直犯嘀咕,他看著眼前滿臉盡是對在場眾將軍崇敬的姜維,不由得嘖嘖搖頭,還是年輕人,沒見過大世面。
作為丞相府衛隊校尉,什么大場面沒見過?
天水一個小郡,恐怕想湊齊一萬人規模,裝備齊整的軍隊都難。
更別提統領一萬大軍跟對面五萬兵馬死磕好幾天!
不過這也讓姜維更加堅定忠于漢室的決心,他的選擇沒有錯。
“日后我等便是同僚了,爾自當勉勵奮進。”董休故作深沉地回應道。
姜維面對此役的功臣,自然不敢多加怠慢,他保持著后來者的身份謙恭道:“謹遵將軍教誨。”
因為他清楚,董休現在雖是校尉,但他的資歷看起來是漢軍年輕一代中比較大的,而且這場仗過后,他的功績,官位將不止于校尉。
自己新降之將,能夠親眼見到這么多璀璨的將星,足以證明諸葛亮對他的重視程度。
緊接著,諸葛亮轉移正題,問道:“隴右各縣安撫得如何了?”
“回丞相,各縣縣令、長都已將百姓安撫妥當,并將府庫造冊悉數上交。”說著,門外走進幾名士卒將五個裝有書冊竹簡的大箱子給抬了進來。
安撫了各縣百姓,就等于他們在隴右地區扎穩了腳跟。
諸葛亮的眼神露出了些許贊賞。
姜維這次干得不錯。
說罷,姜維在諸葛亮的示意站在了董休的身邊。
眾人的目光一同看向坐在上位的諸葛亮。
只見諸葛亮開口道:
“諸君,此戰我軍大獲全勝,不日將班師回朝,然隴右于漢魏兩國極具戰略意義,若魏寇再犯連陷數城,我軍此役將功虧一簣,本相意派文長坐鎮隴右,不知文長可擔此重任?”
在場眾將軍中,只有魏延有過坐鎮邊關的軍事經歷,而且防御的都是邊關最前沿。
所以,諸葛亮派魏延坐鎮隴右不是沒有道理的。
聽到諸葛亮的安排,只見魏延眉毛一挑,臉上還有些難以置信。
“怎么?文長有何疑惑?”
豈不知魏延等了這個機會等了許久,當年選漢中太守時,朝中文武都以為劉備會選擇張飛,卻沒有想到會選擇最不可能的魏延。
于是他當年說出了一句最為萬丈豪情的話。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事實上,魏延沒有辜負劉備的期望。
如今諸葛亮肯將隴右放手與他,讓他坐鎮隴右,想來是董休那大膽且沉穩的戰略計劃說動了他謹慎穩妥的戰略思想。
大膽啟用魏延這樣的悍將坐鎮邊關,屬實是諸葛亮戰略思想的一大轉變。
魏延站了出來拱手道:“請丞相安心,隴右有我魏文長坐鎮,管叫那魏寇有去無回!”